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羊坪镇:小小桑葚果,闯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21-05-16   作者: 曾帮胜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五月的清风吹拂着客人的发丝,空气中飘着果香味。在镇远县羊坪镇朱砂村子母坡桑葚种植基地里,只见树上挂满了乌黑的桑葚果实,惹人垂涎。

  “采摘桑葚要摘乌黑色的,这样的果实熟透了,味甜口感好,鲜红色的果实都还不成熟。”桑葚园的老板张家政对正在园里采摘桑葚的客人讲解到。七八个慕名而来的客人正在桑树下采摘桑葚,不时传来一片欢声笑语。

  一个附近县城的客人到其他地方采摘桑葚后,又来到张家政的果园里,他品尝过后向老板竖起了大拇指,说这里种植的桑葚果实又大又甜,对此赞不绝口。

  据张家政介绍,其实他一开始并没有种植桑葚的想法,2017年他的老乡跟他介绍,说浙江的桑葚价格贵,而且桑葚有防癌,降血脂,延缓衰老等作用,这种果实受人追捧,即是水果也是药果,是一个宝,要是拿到本地来,肯定能买一个好价钱。听到老乡的介绍后张家政动了心,心动不如行动,他坐上车亲自去浙江的桑葚基地考察,学习桑葚的种植技术。

  从浙江回来后,张家政就开始种植桑葚,两年后就挂果了。“现在拿到市场上卖的桑葚,20元一斤,客人自己来园子里采摘,可以随便吃,而且价格也有优惠,15元一斤。”张家政笑着说。每天都有几十人亲自驱车前来,附近的乡镇和县城的客人也有人来采摘。

  除了来采摘桑葚的客人,果园里还有6个工人在种植魔芋。“我们在这里种植魔芋,有80元一天,而且桑葚树可以遮挡太阳,还凉快。”有工人说到。据介绍,这些工人不仅在种魔芋,还负责除草、剪枝、采果等工作,总体来算,每年大概有2个月的时间可以在果园里工作,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桑葚的采摘周期有一个月,因地制宜采取“林下套种”和“长短结合”的模式,发展魔芋等产业,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壮大乡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看着桑葚丰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人来采摘,张家政心里乐开了花。他拿到市场上售卖的桑葚不一会儿就被人抢购一空,市场需求大。下一步,他打算将桑葚打造成羊坪镇朱砂村的一张水果名片,远销周边县市。桑葚种植不仅让张家政看到了希望,还带动了附近群众就业增收,共同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