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通知!是贫困户的村民注意了,我们的中药材基地杂草长得太猛,把药材都掩盖了,今天每家派一人去参加除草,中午一点到那里集中。还有,不是贫困户的党员也要参加啊!”9月8日一大早,从台江县革一镇新江村大喇叭里传来村支书杨忠的声音。
脱贫攻坚期间,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贫困户收入稳步提升,革一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新江村林地资源优势,将产业扶贫项目林下黄精、林下天冬、油茶套种丹参等400余亩中药材基地布局在该村,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进行运营管理。根据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和贫困户每年都会得到一定的分红。
在组织大家除草过程中,杨忠又说教般地向大家唠叨道:“你们不要总认为是来帮老板除草,这是国家给我们的基地,公司帮我们管理、帮我们卖,我们能帮上忙的就是除草嘛。药材长好了,你们的分红钱是跑不了的,我们还是老办法,参加除草次数越多,年终分红的钱就越多。”接着他转向旁边的两位贫困户说到:“对了,去年的分红你两家不是都分了一等吗?”听完后,那两位贫困户不好意思地会心一笑。
值得一提的是,新江村党支部将基地除草活动作为每月主题党日的重要形式之一。虽然有些党员不是贫困户,分不了红,但是除草积极性从来不比贫困群众差。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邰昌华同志见证了本村由一贫如洗到脱贫致富,最明白村里需要怎么干。虽年近70,而每次除草活动都来参加。在除草过程中,他谈道:“即使不是贫困户,作为党员参加集体劳动就应该跑在前、带头干,贫困户好了,全村才能好。再说产业也能给村集体带来收入,以后村里路坏了、谁家有困难,村两委才有能力帮助解决嘛!”
这就是这位老党员用他佝偻的身躯默默践行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责任担当,不由让人为之动容、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