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加强与广东省佛山市对接联系,通过输出广东转移就业、州内就近吸纳就业、联合培训促进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四个一批”措施,大力推进劳务协作,帮助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今年以来,全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8100人(脱贫劳动力4453),其中输出佛山2115人(脱贫劳动力1055人)。
一是输出广东转移就业一批。加强驻佛山劳务联络平台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在广东佛山建立“1+16”个劳务联络站,筛选工资待遇高、福利保障好、企业信誉优、吸纳黔东南籍务工人员较多的佛山企业建立劳务输出示范基地31个。以脱贫人口、易地搬迁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为重点,采取送岗到村到户到人、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广东佛山就业,今年以来州县两级联合佛山市开展专场招聘会共32场,达成就业意向5342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通过包车、包专列、给予交通补贴等形式,多措并举开展常态化、“点对点”有组织输出广东就业,今年以来全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8100人,其中佛山市2115人。
二是州内就近吸纳就业一批。大力推动黔东南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引进广东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积极组织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充分利用乡镇闲置老厂房、学校旧址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预留场地,通过“企业出资、部门援建、返乡创业、村级所有、引企入住、社会参与”的方式,推动帮扶车间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促进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今年以来,通过发展产业、引进企业、建设帮扶车间等措施,促进全州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12人。
三是联合培训促进就业一批。结合黔东南农村劳动力意愿和佛山市企业用工需求,创新“黔东南培训+佛山就业”培训模式,对有意愿到佛山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电工、焊工、叉车等“定向输出”技能培训7期257人。积极借助佛山技能培训师资优势,组织劳动力到佛山进行技能培训,目前榕江、台江、黄平、施秉、从江、剑河等县组织劳动力到佛山参加“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培训218人。创新建立“黔东南培养+佛山实习”培训机制,拓展“校企合作”培训模式,组织州内技工(职业)院校学生到佛山企业实习和就业,目前凯里、三穗、从江等县市组织技工(职业)院校学生赴佛山企业实习215人。
四是公益岗位安置就业一批。针对年龄较大以及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的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扶持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州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93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