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剑河县敏洞乡圭怒村看到这里的农村妇女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手捏绣花针,脚踏纺线机,其乐融融的场景。她们利用闲农时间,一针一线互学互绣,相互交流,通过技艺“传带帮”的形式,传承和发展苗族锡绣,带领农村妇女绣出了新生活。
“家里就我和我老头子在家,儿子在外面务工,老头子身体不好,年龄偏大,农活基本干不动了,还好我没忘锡锈这门手艺活,每天到这里拿布料回家上锡,一个月也有近3000元钱的收入来补贴家用,给家里减轻了很多负担。”前来拿蜡布的刘老怒说道。
“在敏洞乡党委政府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帮扶下,2019年成立了剑河县杨珍锡绣加工厂,采取‘公司+订单+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寨留守妇女80余人在家就业,实现周边留守妇女致富增收。”48岁的手艺人向杨珍笑呵呵地介绍,“别看这一张小小的蜡布,它可大有玄机,你看它两面花纹呈现是不一样,单一张市场价格就在2000元左右,如果加上锡的价格可就翻一倍多。”
据了解,锡绣从纺线、织布、染色、上锡到最终的成品工期一般在1个月至2个月时间,一张完好的锡绣产品市场价在5000元左右。如今,杨珍锡绣加工厂产品销路顺畅,主销广州、杭州等地,每年收入都能有二三十万元,真正实现了增收发展,开启致富新生活。
近年来,剑河县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通过“技艺人才+基地+订单”的模式,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利用锡绣特色手工艺品,衍生开发“指尖经济”特色产业,让小手艺变为大产业,逐渐完善“1+3+N”产业发展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打下坚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