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黄平县浪洞村:特色食用菌产业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 2022-02-21   作者: 郑振涛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基地大年初六就开始上班了,现在工人已全部上岗。目前,年产6000万棒食用菌菌包生产车间开足马力,正加紧生产。公司主要以菌种研发培育、菌棒生产销售、菌菇种植加工为核心,主要培育黑木耳、黑皮鸡枞、猪肚菇等产品,已初步成为集智能化生产、育菌、培训等为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在位于黄平县浪洞镇浪洞村大坝的特色食用菌基地,贵州远鸿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钢说。

  走进黄平县浪洞村大坝食用菌产业示范园,连片的大棚整齐排列,棚内食用菌长势喜人。经过引进企业落户带动发展,该基地已从菌种的消毒到冷链运输全部在园区内一条龙完成,正在形成“接二连三”的产业。

  正在大棚里采摘木耳的浪洞村村民周万琴告诉笔者,在这里一天工作8个小时,可得到100元务工费。在家门口就业真好,既能够挣钱,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

  近年来,黄平县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党建为引领,将浪洞坝区的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围绕食用菌产业的政策导向推动补链、强链,不断强化利益联结,推动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

  “以前这片大坝就种传统水稻,村民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勉强维持生活。如今,大坝变成大菌园,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变化实在太大了!”对于浪洞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该村土生土长的朱江丽最熟悉不过了。

  “时下黑木耳生长茂盛,迎来采收旺季。现在有50余名群众在采摘,平均每天可以采摘1000多公斤,每天人均收入100元左右。当地村民每年可通过在基地务工实现增收2-3万元。公司将借助(国发〔2022〕2号)文件的东风,铆足干劲加油干,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谈到在浪洞村发展食用菌产业,贵州远鸿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志成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