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岑巩县:发展三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3-15   作者: 肖祥忠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声锦

  近年来,岑巩县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积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大产业”,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杂稻制种产业。该县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动群众在9个乡镇53个村67个村民组发展杂稻制种,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推进杂稻制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逐步做大做强杂稻制种产业。岑巩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 种子除满足县内供应外,还销往州内部分县市和江西、湖南、上海等省市,并远销越南、老挝、南非等国家。2021年,全县杂稻制种面积达3.22万亩,生产杂稻种子1.02万吨,实现总产值1.22亿元,制种农户0.72万户,受益农民3.24万人,人均增收3765元。

  果品产业。该县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发动群众在11个乡镇56个村种植各类果品,严格实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同时积极参加果品展评展销活动,其中“思州”牌文旦柚获得贵州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与奥运推荐果品等荣誉。2021年末,全县果品种植面积达7.91万亩,各类水果总产量2.41万吨,年总产值8582万元,受益农民5.36万人,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

  烤烟产业。该县坚持科技兴烟,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支持措施,发动群众在大有、天星、水尾等8个乡镇52个村145个村民组种植烤烟,并与农户签订烟叶订单合同。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要求,推进烤烟种植基地建设,确保烤烟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岑巩县天星乡河塘、羊桥土家族乡祝坝、天马镇白岩坪和凯本镇沈家湾四个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2021年,全县种植烤烟面积1.28万亩,生产收购烟叶3.21万担,烟农售烟收入4452万元,受益农民达1.19万人,人均增收37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