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英在自己的金秋梨基地打理果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贵州施秉云台山麓小村里,一个女孩呱呱坠地。随着天地之灵气的滋养,当时“呱呱”的哭闹声变成了当下一个大美女常常的爽朗笑声——哪怕是人生中遇到不少艰难,她的笑声没有间断……
她,就是“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酿酒师”、贵州施秉镜宇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正英。
刘正英的金秋梨基地的系统农活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殷实的收入。
美容之路,“美”了别人,也“富”了自己
1998年二十多岁的刘正英爱美之心跃然心头,护理之得很有体会。她忽然想到:我何不将自己的护理见解用来自我创业呢?
说干就干。这年末,刘正英的美容店开了。订专业杂志、买书,甚至外出“偷师”,不断给自己“充电”。有了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她拓展了纹绣等业务,其小店越来越光亮起来。小店夜以继日的光,“照亮”了更多的“白”“美”来……
“阳光美容”20年,刘正英“美”人不计其数,在这漫漫20年中,她也在专业技巧和人员交流中丰“富”了自己。
这就是刘正英的“白色”人生。
刘正英努力发展助农产业,心系社会慈善,图为她(左二)和同事为扶贫搬迁安置区活动提供支持。
种植水果,尝到“滋味”,更积淀人生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刘正英就去“尝”了那“梨子”的滋味,经历了她的“黄色”人生。
2013年,生性活泼年轻气盛的刘正英在做美容期间,听说种植水果不费事,还可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跟着一颗单纯的心,她稍加思考就确定投资精品水果黄金梨的种植。
在广东珠海务工10年,回到州府凯里开出租车一年的老公“夫唱妇随”,于2013年回到施秉,在白垛乡芹菜塘黄金梨种植基地替老婆刘正英当起了“总经理”。
“这样我就可以在蓝天白云下上山下地享受运动和阳光,在秋高气爽时享受丰收的喜悦了。”刘正英笑呵呵地回忆起当时的动机,好像不是她“空投”了上百万的资金一样。“我当初种植金秋梨没影响我的‘专业’,那时候我投资请人去做,老公负责日常管理,自己当‘甩手掌柜’。”
种植金秋梨的前四年是没有收入的,刘正英凭借“白色人生”的积累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然而“出乎预料”:位于施秉县白垛乡芹菜塘金秋梨种植基地上需要员工的组织、接送,季节性除草、施肥、剪枝、防(病虫)灾、套袋等细节安排都要刘正英决策,特别是寻找市场、筹措资金等大事接踵而至,使她感受到了特别累。
到2019年,刘正英才依依不舍地放弃了“白色”之路,开始亲历亲为当上了‘山大王’。”
“我心态好,跳楼有哪样用,我跳楼了我家崽咋办?哎呀,笑死了,我也不后悔。经历过那些事情,也是人生的一种积累,最起码让孩子晓得创业的不易、人生难免难处。”
讲到“跳楼不跳楼”,办公室里萦绕的还是刘正英朗朗的笑声!
刘正英在查阅资料 。(彭刚 摄)
酿制甜蜜,坚定信心,打造“紫里红”
2016年,看着出售原料葡萄“不找钱”,刘正英在做美容的同时挤时间和老公开始试酿葡萄酒。随之便“上了瘾”:2018年开始每年度到山东葡萄酒酿造培训基地培训学习一次。
2019年4月,刘正英的“贵州省施秉县镜宇酒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21年,当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刘正英经考试合格,获得“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颁发的《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酿酒师证书》。
鉴于资金和精力不足等问题,加上他们的儿子顺利考入施秉县消防大队成为一名消防员,没有了孩子就业的“后顾之忧”,刘正英和老公陶国俊决定“放手大干”:毅然将进入盛产期的近200亩黄金梨果林授予白垛乡管理、收益;百余亩葡萄园如法处理,但负责回收葡萄。
她俩将利用本地原料资源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产值的道路上来,决定充分利用本地葡萄等精品水果资源,全力投入以葡萄酒酿造为主的果酒酿造中来,进行以葡萄酒为主导的果酒酿造。
“2021年因为资金不足,初步规范生产容量不够,生产成品葡萄酒只有4万多斤,但是已经证明这是一条适合自己、有利于民的路子。”刘正英介绍道。
刘正英“严肃”地讲到想发展壮大所面临的困难后,又显示出她的“天性”乐呵呵地说:“已经在这个公司上投入了300多万,没有‘退路’了。这个项目有发展前景,应该能‘养家糊口’,还能解决本地果农产品,让他们多的点钱,也算是做好事嘛!”
白色赋予人美,黄色给人秋实,葡萄终酿“紫里红”,这就是“锻炼”到二十一世纪进入三十年代刘正英的“三色”人生——万紫千红中的“一点红”。
笑声萦绕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肯定,还溢出了窗外……
刘正英的“贤内助”老公陶国俊在采摘金秋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