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新闻网讯 近日,走进三穗县八弓镇新美村,只见平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连片的果园里,30余名群众正忙着疏果、除草。
“桃树开花前要进行一次除草和松土,开花后要修剪枝条和疏果,之后还要施肥、套袋等,基地里的活路是一年忙到头。”村民杨顺勇在基地上班,除了每年有流转土地获得的收益,每月还能拿到将近3000元工资,每年增收1万多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前些年,新美村的村民每家守着几亩坡地,种点玉米和红薯,一年下来剩不了几个钱。
近年来,八弓镇依托山地资源,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把乡土人才培养融入产业发展之中,着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产业和养殖业,走特色立体种养产业发展之路,稳步走上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发展,农技先行。
“黄桃及红心青桃已进入盛产期,一定要按时进行疏果,剪掉过密的短果枝,摘除畸形果、疤痕果。”基地负责人吴自勇介绍说,黄桃种植需要精细化管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通过精心呵护,桃子才能长得个大、味好、汁多。
据悉,八弓镇仅新美村水果种植面积就多达1200余亩,利益联结149户502人,可常年解决20余人稳定就业,预计年产量75万公斤,年产值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