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施秉:“以老带新”志愿服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发布时间: 2022-05-30   作者: 潘成婷 李忠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自施秉县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老带新”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共同参与建设美丽施秉,在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用行动传递真情,用奉献书写大爱。

  “小伙子,这木质栈道上是不能骑车的,麻烦您将车骑出去,一起爱护环境……”今年4月份刚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市民梅林珠温和地对在木质栈道上骑车的市民进行劝导。

  “我们县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力度非常大,我就加入了进来,作为施秉县的一名市民,更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行动中来,把施秉建设成为更美丽、更舒适、更休闲、更舒心的卫生文明城市。”梅林珠笑着说。

  从木质栈道到马路边,从家到施秉的每一个角落,志愿者们每天早上7点就出门,集合后,几人一组,在不同的路线开展服务。看见路上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积极进行劝导,看到地上丢的垃圾就顺手捡起来丢进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

  在劝导中,面对不同的对象,志愿者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劝导,遇见老人就慢慢地、耐心地劝导,遇见小孩就给他讲道理、做表率。“我们遇到很多人都是支持工作的,都很自觉,一讲他们就高高兴兴地说‘可以,我们下次不这样做了’。”市民李帮碧做了一个多月的志愿者,也在劝导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我们都是抽时间来监督,每天做两个小时,然后才回家买菜、做饭。”志愿者魏言香说,很多志愿者都和她一样,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做志愿服务,穿梭在施秉的每一条街道,劝导结束后,又回到家中继续忙活或是到岗位上开始当天的工作。

  每天劝导一小点,施秉就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施秉市民的文明程度有了较大提升。作为志愿者的他们,既参与了改变又见证了改变。

  除了新加入的志愿者,很多老志愿者也在其中。今年50岁的周礼明是施秉县早期志愿者之一。这些天,他每天早上也会跟着志愿者们一起进行文明劝导,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志愿经验。

  在“以老带新”模式下,施秉县的志愿服务内容已由过去单一的打扫卫生、扶弱助残向教育、文化、环保、安全等领域拓展,志愿服务形成常态化,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吸纳带动了更多的志愿服务团队加入,更好地凝聚起社会志愿服务力量。

  据悉,2021年,中央文明办确定施秉县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施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从各单位抽调46名业务骨干到县创建办开展日常工作。招募了15支社会志愿服务队400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如今,“红马甲”已成为施秉大街小巷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施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支重要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