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是继国发〔2022〕2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之后,我州获得的又一重大政策支持。
近日,州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建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未来发展提出了“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实施意见》则充分结合了我州西部、内陆、山地等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从省级层面赋予我们“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旅游康养区、双向开放先导区、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与新国发2号文件形成了有效衔接,且赋予我们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更接地气。
吴建良说,“桥头堡”不只是建一个“堡”,而是要修一座“桥”,为全省建设内陆开放性经济新高地探索经验和路径,为全省扩大开放合作作贡献。州市场监管部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贯彻落实“桥头堡”政策,服务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建好“桥头堡”的重要保障。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市场监管部门将统筹好全州上下各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以“多做增量、优化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为目标,做大做强“四上”企业,做多做好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力培育重点行业市场主体,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金融财政等各项扶持政策,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二、把加快民族医药发展作为建好“桥头堡”的重要抓手。我州中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药库”。要充分利用国家、省政策支持,发挥我州中药材资源优势。鼓励符合条件的医药产品申报入《药典》。目前,贵州飞云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益肺止咳胶囊”正在积极申报2025版《药典》。支持对疗效好、市场销量好的品种进行探索性研究,如贵州飞云岭药业有限公司的隔山消积颗粒、贵州苗仁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痛可舒喷雾剂等,对其处方中的药材进行科研,争取先将药材纳入2030版的《药典》,为今后州民族药(苗药)进《药典》作准备。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入驻,加大研发力度。跳出民族药局限,鼓励我州非民族医药的企业发力,对符合条件的医药产品申报入《药典》给予同样支持。
三、把推进酸汤产业发展作为建好“桥头堡”的重要举措。目前“凯里酸汤”是全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已成为不可复制的特色知名品牌。一是大力推进酸汤产品质量提升。指导制定凯里酸汤系列团体标准,打造“凯里酸汤”区域品牌,不断巩固和加强我州酸汤产品在全国的领导地位。目前,“凯里酸汤”已成为黔东南州第一件区域公共品牌集体商标,已指导发布“凯里酸汤”团体标准7项。二是进一步提升酸汤检验检测能力。《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我州筹建贵州发酵酸性食品(酸性调味料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要主动对接省局和州有关部门,积极申报筹建检测中心,积极解决所需的场地、设备和人才等要素,有效促进酸汤产业。目前,已向省局呈报筹建贵州发酵酸性食品(酸性调味料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可行性报告,并已经完成全州酸汤产品的收集检测,下步将对省内其他地区酸汤产品进行调研,收集检测数据,全面掌握全省发酵酸食品数据。
四、把建设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作为建好“桥头堡”的基本要素。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促进市场充分开放、经济由大到强的基本要素支撑。一是深化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和信用约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二是创优市场竞争环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对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实施全覆盖监管,以良好的市场环境,营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