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农妇“炫”新米 专家竞相购

发布时间: 2022-09-03   作者: 杨仁海 廖尚海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70岁的苗族大妈杨廷翠万万没想到,原本只想让“客人”尝一口新米,不料家中当天脱壳的50余公斤大米竟被几位水稻专家全部买光。数着崭新的钞票,杨大妈心中乐开了花。

  8月31日,州农科院水稻所所长、正高级农艺师浦选昌在凯里市农业科教与农村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农艺师刘茂桃等专家的陪同下,来到凯里市大风洞镇都篷村村委会,对该村优质稻密度栽培试验进行指导和评估。

  会还没开完,一位70岁的苗族大妈提着一小袋米径直闯进村委会会议室,热情地对专家们说,“哎哟,今年种的这个米太好了,产量高,喷喷香,到我家吃新米饭吧!”

  会议室里的人顿时都因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发了懵。

  经询问得知,杨廷翠家因头天刚收割了稻谷,抑制不住丰收的喜悦,大清早在家开机打米。煮了香喷喷的米饭尝了一口后,便匆匆跑到村委会“报喜”。

  此时,会议氛围由起初的安静变得沸腾起来。

  村支部书记、主任兼合作社理事长吴飞接过米袋,抓了一把新米放到眼前仔细查看,然后将几粒米放进嘴里品味片刻,连声说:“确实香,米透明,又大颗!”

  会场的人都被支书这句话吸引过来。

  就在此时,而杨廷翠才认出了其中的一名水稻专家刘茂桃,激动说:“你们送种子、送肥料,太感谢啦!”结束会议,一伙水稻专家在杨廷翠邀请下,一起去她家尝新米。

  “看,一点碎米都没有,亮晶晶的!”到了家里,杨廷翠率先进屋,撮来一瓢大米向大家展示。

  紧接着,杨廷翠从电饭煲中舀起米饭,直接放到每个人的手心里,让大家品尝。

  “好吃,真香!”鼻子上粘着米饭的71岁的村民段元江,连连竖起大拇指夸赞。

  浦选昌介绍,由于近端降雨量较少,水稻恰好处于在灌浆期,受了点影响。但野香优油丝优质稻这个品质产量高、米质好,抗旱能力强,影响不大。

  “你这米卖吗?几元一公斤?”突然,人群中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卖,8元一公斤。”性格爽快的杨廷翠随口答道。

  几位水稻专家和随行人员齐声说“成交”。

  于是杨廷翠找来口袋。十公斤、二十公斤……一大盆新米瞬间被抢购一空。

  今年,凯里平良贡米核心生产区之一的大风洞镇都篷村等引进新品种——野香优油丝,由当地农业部门免费发放种子、肥料,统防统治病虫害,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由水稻专家们亲自示范和指导,探索凯里平良贡米核心生产区的最佳栽培密度,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据该市农业科教与农村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刘茂桃介绍,明朝名臣大儒孙应鳌进京履职将平良产的大米献给嘉靖皇帝品尝获得赞赏,并下旨要求年年上贡,“贡米”由此负有盛名,其米质晶莹剔透并富锌、硒、铁、钴等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青睐。

  2016年以来,凯里平良贡米进行规范种植技术,实行品种、收购、加工和包装销售“四统一”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先后种植了凯香1号,野香优油丝,宜香优系列等优质稻。目前,仅都篷村种植户420户种植面积达2800亩。亩产量约为500至700公斤。

  2017年,“凯里平良贡米”成功注册“黔溪谷”商标。2018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