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新闻网讯 农民冬闲变冬忙,“闲田”变“钱田”。11月28日清晨,走进黄平县谷陇镇油菜集中育苗基地,数十名党员干部和村民正在翻犁、起垄、整土、打窝、洒水、植苗等忙个不停,到处都是百姓秋冬种忙碌的身影。
土地不闲置,人也忙起来了。“以前秋收后,我们家的田土都变成了‘闲田’,白白浪费了土地资源。现在村党支部带领我们开展秋冬种,不仅给我们发油菜种子,提供肥料,还派农技人员到田里来指导,真的是太感谢了。”城溪村村民王文成高兴地说。
“今年我镇油菜种植任务为1.17万亩,较上年提升3%,预计总产量达到0.153万吨,并通过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发放油菜种、化肥和给予技术指导等方式激发老百姓的种植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发放油菜种子3000余包、化肥10吨到老百姓手里,完成集中油菜育苗50余亩,有效推进了秋冬种工作。”谷陇镇农服中心技术员兼负责人杨继勇介绍道。
据悉,城溪村繁忙的景象只是该县秋冬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优产业、优品种、提单产、强链条”的发展思路,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秋冬时节由村支部牵头,由村级合作社负责将有限的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探索多作物科学轮作、创新灵活用地模式、建立多元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订单农业的形式,抢抓农时开展秋冬种生产,使冬闲田不闲,群众多挣一季钱,促进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