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黄平县:“四好农村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发布时间: 2023-01-19   作者: 潘胜天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初冬,贵州苗岭山脉深处,谷陇至翁坪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正酣,几十名施工人员紧张忙碌着,大型摊铺机、压路机轰鸣着往返作业。谷—翁公路改扩建项目是黄平县实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之一,也是该县近年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推动农村公路上等级、变模样,逐步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平县先后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农村“组组通”公路、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等工程,基本形成了外联内通的交通路网。“十年时间,黄平县完成农村公路投资79990.7万元,改扩建农村公路1035.887公里,新建677.2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2323.057公里,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及养护工程181.605公里,改造危桥30座,安防工程1115.642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64%。”该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主任龙敏杰介绍,这十年农村公路从“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从“村村通”水泥路发展到“组组通”水泥路,从保障通行向“畅、安、舒、洁、美”迈进,人民群众出行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路通,则民心顺;路畅,则百业兴。“过去从村里去县城赶场,是出门天不亮,回家月亮上;现在公路铺油了,客车开进了村里,在家门口抬脚上车就能进城,赶场回家还能赶上早饭。”黄平县野洞河镇龙井村时仁碧老人在村口农村客运招呼站高兴地讲述着“四好农村路”给群众带来的便利。

  目前,黄平县农村公路修成了水泥路、沥青路,不仅宽了、平坦了,而且路路相通连成网,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前几年基地没有通公路,采收的脐橙全靠肩挑马驮走砂石路到村里,一番倒运后才能装车运出去。近一半的收入花在驮运上,人累点不说,丰产却没有丰收。这几年路修好了,有商贩到村里收购,还有游客开车到村里来采摘,加上县里的电商助销,脐橙变成了‘致富果’。”说起交通变化带来的好处,黄平县纸房乡金河村脐橙种植大户何克伦如是说。

  刚刚过去的2022年,黄平县利用“四好农村路”的景观资源、平坦绿道举行系列户外竞技和娱乐体验比赛,让半程马拉松、公路骑行活动参赛者感受公路的美,“交通+体育”得到深度的融合。除此之外,黄平县“四好农村路”创建后,野洞河心栖谷、上塘白岩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打造起来了,木江村脆红李基地、滑石板蓝莓基地“黔货出山”便捷了,旧州镇“游方”文化旅游节、星空音乐节、低空飞行、滑翔伞运动等旅游体育文化活动也成功举办,村民发展起水产养殖、林下种植的同时,还开起了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去年夏天,野洞河景区日突破5000人的漂流量。”谈到农村公路的变化,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龙志成这样说,“四好农村路”不仅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更给公路沿线村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展现了“公路+”的蓬勃活力。

  农村公路连接的是乡村与城市,改变的是从贫瘠到富足、解决的是由困顿到希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畅通了乡村“血脉”,催生了乡村面貌“蝶变”,打通了小康“幸福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平县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725.377公里,公路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33公里,群众出行安全便捷,货物运输顺畅通达。

  如今,黄平县修建好了一批以群众出行、产业基地、乡村旅游为重点的致富路、产业路、旅游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让群众实现进出有好路、产业有出路、致富有门路,把“四好农村路”铸成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