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寻病根 开药方 去顽疾从“软弱涣散”到“战斗堡垒”的破茧之路--丹寨县龙坡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3-09-22   作者: 通讯员 蔡光英   来源: 编辑: 罗宇

      2023年初,丹寨县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全面推动“老弱病残”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提升,丹寨县兴仁镇龙坡村因“无固定办公活动场所及便民服务设施”被戴上了“软弱涣散”的帽子。半年来,龙坡村不等不靠,化被动为主动,从“后进”到“先进”,开启了从“软”转“硬”的“变身”之路。


“把脉会诊”找准症结“定措施”


      “村村走到”是丹寨县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的规定动作,以村级自身查、乡镇全面查、部门配合查、县级集中查的方式,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拉网式”排查,逐村摸、挨村找,“把脉会诊”,精准“识别”,全面研判。通过全方位、多维度摸底,共排查出1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占全县党组织总数的8.2%,而龙坡村就是其中之一。


      “唉,我们村‘两委’一直都是租用原小学教学点办公,这个学校是70年代建的,现在年久失修,房顶漏雨,墙体也出现脱落和裂缝,村干们在这上班我们经常担心嘞!”摸底排查时龙坡村村民刘国良皱着眉头说道。


        龙坡村深知自身“痛点”,在摸排时就主动上门“求医问路”,通过“四诊法”(村级组织“自诊”,乡镇进行“会诊”,县级领导“问诊”,县委督导组“巡诊”)逐级“体检”,“拍片画像”,由表及里找准症结,建立“病历”,全面“就诊”,开启了“治病”之路。


       “要想根治,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修建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增添便民服务设施。”在村支部委员会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说干就干,龙坡村“迅速出击”,以“五定”方式定方案、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定人员,同时全面向群众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哈哈哈,我们村终于要‘改头换面”了。”会议结束那一刻,龙坡村党支部书记刘学手里攥着新建方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抓整改”


      “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好是好,但钱从哪来呢?”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刘启和一针见血提出。


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最大的难题就在于资金,面对这个棘手难题,村“两委”挠破了头。


     “我来说一句,修建村活动室是人心所向,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还有64万元,我建议全部投入修建。”“这笔钱本来就是村‘两委’积极发挥作用,克服重重困难收回被侵占的集体山林,又找出路流转了出去才有的集体资金,现在拿出来修村活动场所,对我们村是一件大好事,我全力支持!”“我也支持”“我赞成”,在大会上,村民们纷纷发表意见,举手表态。


       有了村民的支持,龙坡村村“两委”决定不等不靠,先试先行,采取村集体经济先出资建设主体,后政府协调资金负责装修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力解决村办公“无场所”,活动“无设施”问题。


       龙坡村按时推进,限期整改,上级部门从严把关、定时督查,实现整顿提升“双向奔赴”。丹寨县探索创建了县级领导联村、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第一书记驻点、县直单位结对的“五个一”联系整顿机制,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到点的方式,以“一月一督查”“一周一调度”模式,常态化督查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度。截止目前,县级领导、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等到村指导30人(次),协调解决问题4个,帮助协调资金30余万元。


       此外,龙坡村围绕“补齐工作短板、提升工作质量、筑牢基层组织”全面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聚焦“六有标准”,打造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促进党支部阵地建设转化提升。聚焦“民生问题”,村内工作“日清日结”,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聚焦“干部培训”,开展专题培训、“三会一课”等,不断提高村干部“七种能力”“八项本领”。


     “我们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了,也终于有‘家’了!”看着新建的四层高楼,村副主任、文书刘涛笑容满面。


“招商引资”产业合作“促发展”


     “我们村以前集体经济薄弱,是在县委的关心和镇党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了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又在州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曾菲的指导下,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突破口,推动问题整改,现在村里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村支书刘学忍不住脸上的喜悦。


       龙坡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产业模式,利用地域、土质优势,引入贵州锦润农文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目前,已流转1400亩村集体山林种植蓝莓和茶叶,收取土地流转费17.8万元,出租1个门面,租金收入1.8万至2万元,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20万元。


     “这几年,蓝莓和茶叶种植基地每年吸纳群众用工达6000余人次,累计发放务工工资50余万元,‘抛妻弃子’出去打工已经不是必须的选项,即使是老人妇女在家也有就业机会。”原驻村第一书记宋鑫满脸欣慰的说道。


     “经过整顿,村里变了一个样,产业有了,工作有了,议事和活动场所也有了,现在民心更齐了,战斗力更强了,现在大家干活都是铆起劲的,心里乐得很!”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村民刘国良高兴地说。


       龙坡村,一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经过“求救”“治疗”“康复”“超越”四个历程,不断晋位升级,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由“弱”到“强”的深刻转变,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后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