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门迎宾、鼓楼习歌、花桥对歌......11月26日,“歌舞之乡”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2023年“月吔肇兴·享侗族大歌盛宴”在此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体验,共同见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月吔肇兴·享侗族大歌盛宴”活动现场(石卫勇 摄)
现场,精致秀美的盛装巡游、盛大热闹的侗族哆耶、笙歌鼎沸的芦笙踩堂、欢声笑语的篝火表演、喜气洋洋的抬官人、高朋满座的长桌宴......都给在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了一幕幕精彩瞬间。
芦笙阵阵,吹奏生生不息之歌;歌舞飞扬,一展民族文化之美。随着青年钢琴演奏家宋杨倾情为听众演绎《布谷吹春》、《欢迎你到侗寨来》等经典曲目,当钢琴与侗族大歌的奇妙相遇,这“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似乎有着荡涤灵魂的神奇魔力,令现场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在这里,沉浸式体验这边的风土人情,感受原汁原味的侗文化魅力,真的很不错,这里的侗族同胞真的太热情好客了。”来自广东佛山的游客刘女士对此次肇兴侗寨之行印象非常好,她说:“风景优美、文化浓厚、山好水好人更好,不虚此行,会推荐给亲朋好友来玩。”
“月吔肇兴·享侗族大歌盛宴”活动现场(石卫勇 摄)
据了解,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月吔”意为集体游乡做客,是侗乡的一种社交习俗;侗族某一村寨的男女青年按约定到另一个侗寨做客,期间要举行对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该活动流行于黔、湘、桂三省区交界的黎平、从江、榕江、三江、龙胜、通道6县,尤以黎平县南部和从江县北部地区的侗族村寨盛行。
“月吔肇兴·享侗族大歌盛宴”活动现场(石卫勇 摄)
而侗年的“月吔”最为隆重,期间,由歌队、芦笙队、侗戏班组成的“也哼年”在走村串寨时,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吹奏不同的曲目,包括过寨曲、通报曲、进寨曲、拦路歌、开路歌、祝福歌、告别曲等。2011年5月23日,月吔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吔肇兴·享侗族大歌盛宴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侗族大歌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播强度、保护力度以及创新深度,还让非遗在新时代里焕发新光彩。”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黎平县依托丰富的侗文化资源优势,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平台,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月吔肇兴·享侗族大歌盛宴”活动现场(石卫勇 摄)
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黎平县聚焦旅游产业化,深挖非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侗民族文化演艺,强化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节庆期间,在肇兴景区举行盛装游行、鼓楼习歌、田园牧歌、稻田摸鱼等非遗文化活态展示文化活动,以肇兴景区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485.22万人次,同比增长29.77%;旅游综合收入51.88亿元,同比增速37.58%;而肇兴景区则接待游客60.29万人次,同比增长270.56%;旅游综合收入5.94 亿元,同比增长278.23%。其中,肇兴景区以村级合作社为载体,鼓励支持群众参与民族文化展演活动,共开展篝火、侗寨大歌等表演168余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群众分红6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