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屯堡文化正在被世界看见

屯堡文化大会主论坛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杨 摄

明“潮”市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杨 摄

情景歌舞节目《屯堡观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丽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相康
黔中论道聚群贤,屯堡遗风映日妍。
11月9日至10日,一场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以探寻“屯堡文化的历史意义、当代价值与核心内涵”为主题的屯堡文化大会在安顺举办,钱理群、毛佩琦、葛剑雄、王华祥、陈支平等名家齐聚贵州,论道屯堡文化。
作为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的重要活动,这场大会意在深度挖掘、全面呈现屯堡文化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历史意义、时代价值,持续提升屯堡文化影响力,让屯堡文化绽放时代光彩,更好塑造贵州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自信。
这是一场共研屯堡文化真谛的大会。
“何为屯堡文化”“在当下研究屯堡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如何推动屯堡文化保护、研究与传播”……大会现场,专家学者展开一场场具有深度且富有思辨的辩经论道——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呼吁,不可忽视屯堡文化“大自然资源背后的文化资源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毛佩琦认为,屯堡是“历史的活化石”,屯堡人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发展统一的生动历史见证。
在复旦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葛剑雄看来,由军事移民催生的文化现象并非孤例,但在贵州的集中性与完整性堪称典范。
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陈支平表示,在屯堡文化的影响下,贵州成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较为和谐先进的典范之一。
…………
大会期间,贵州发布屯堡文化研究推广工作成果。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发布屯堡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时指出,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命题下,屯堡文化的当代价值愈发凸显,是承载着宏大国家战略、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重大时代价值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的生动缩影,是一个融多种文化特性为一体的“大文化”,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学术研究价值正日益凸显。
据了解,大会系“屯堡·家国六百年——屯堡文化交流传播系列活动”的主体活动,包含开幕式、主论坛及“屯堡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分论坛暨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会议,“六百年古韵,新时代回响 ——探寻屯堡文化的‘出圈’之路”分论坛、“屯堡文化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分论坛。
活动期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国家民族画院名誉院长王华祥创作的大地艺术装置《地戏神将·甲彩昭忠》在安顺古城揭幕。大会还发布了多彩贵州“屯堡·家国六百年”经典游学线路,举办了明“潮”市集、调研采风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文旅活动。不少参会学者表示,贵州屯堡文化正在被世界看见。
近年来,贵州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这一过程中,贵州立足国家站位、彰显贵州特色、坚持守正创新、突出立心赋能,突破长期以来把屯堡文化视为一般地域文化的局限,持续挖掘阐发其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推动屯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蒋丽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