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留“凯”过年 只为千家万户送“年味”

发布时间: 2022-01-29   作者: 李林果 杨玲 王珺 韦启悬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平日里,家是原点,我们从家出发,逐梦远行;过年时,家是终点,我们从五湖四海启程,如飞鸟归林。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不少人响应号召选择了“就地过年”。网上购置年货,邮寄家乡的味道都成了人们寻找“年味”,寄托思念的方式。在留“凯”过年的人中,有一群人仍在坚守岗位,只为千家万户送“年味”。

  坚守岗位让“年味”不迟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林果

  “就地过年”,年味不减。临近春节,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推出年货促销活动,牵挂子女的父母或思乡的游子互寄心意,快递行业迎来了寄递的高峰期。中国邮政黔东南州分公司春节期间“不打烊”。

  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在中国邮政黔东南州网路运营中心的分拣大厅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忙碌到争分夺秒已成为这里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

  周静戴着口罩,穿梭在进口、包件、出口各个环节的作业现场。作为网路运营中心外包经理,他要实时了解设备总体运行情况、预估每日邮件数量、有序调度员工,以保障春节旺季的平稳运营。

  从凌晨到深夜,是他工作的时间维度;从邮件进口区、出口区到办公区,是他每日奔波的空间战场。

  周静是四川成都人,这是他来凯里的第二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也为了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今年他将第二次留“凯”过年。“每天几乎全州的邮政快递都得从我眼皮下过一遍,所以节假日期间不但不能掉以轻心,还必须严阵以待,确保所有快件能安全、及时送到广大市民手中。”

  黔东南州网路运营中心是中国邮政黔东南区域邮件进出的集散地,所有进出口邮件都会在这里装卸、分拣、封发、投递。这里常年保持着每天8万—10万件快件的处理量,受到年底网上年货节的影响,该处的快件数量逐步增多。

  关于如何应对春节期间快递增长,周静早已有了盘算。“黔东南州分公司已经通过制定旺季预案、增配人员、临时租赁场地、投入自动消杀和扫描设备等一系列举措,确保邮件处理能力和接卸能力的稳定,积极应对春节旺季生产。”

  “春节前夕,年货的寄递明显增多,本地的市民网上‘买买买’,购置年货,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味道,家里也给寄去年货。”周静说,坚守岗位的意义在于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年味”,传递了“思念”。

  周静表示,今年的年夜饭,作为一名四川人,虽不能回家团聚,但火锅总是少不了要吃一顿。新的一年,周静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一切都能恢复正常运行。

  “就地过年”我们一样温暖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林果

  春节临近,超市里各种花样繁多的“年货”摆满货架,店内布置焕然一新,到处洋溢着红火喜庆的节日气息。一家老小一起到超市采购年货是年前最常见的画面,而在那琳琅满目货品的背后,是无数商超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努力的成果。

  “这里水果码放整齐些”“这儿缺的商品抓紧补上”“大家口罩都一定要佩戴好”……在合力超市凯里国贸店,每天早上8点,超市经理庞君都会准时到店巡视卖场,看看商品有没有摆放好、补货齐不齐全、超市消毒情况等,对于春节前夕超市的忙碌,庞君早有心理准备。

  庞君是贵阳人,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今年过年她又要留岗值守,不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这已经是她第六年没能回家过年了。“作为超市员工,一年之中,每逢节假日便是最忙碌的时候,不回去过年也是为了保障超市的日常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保障民生需求,尽量给 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的购物环境,全力做好供应保障。”

  每到春节前夕,超市都会加紧备货,保障过年期间市民的购物需求。庞君介绍:“自‘年货节’开始后,在货品方面,我们重点加强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备货量,加大市场投放量,在严把食品关的同时,全力保障好群众春节期间购物需求。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入场扫描健康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的要求执行,做到超市商品每日消毒,严格落实冷冻食品检验检疫,落实落细安全防范措施。”

  “现在每天前来购买年货的人会越来越多,预计年前三天将达到小高峰,目前,我们日接待量在4000人左右,比平常增长40%。”庞君说,留在凯里过年,不仅是岗位职责,更多的是社会责任。

  虽然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团圆年非常遗憾,但留岗坚守的员工也有属于他们的年夜饭。“预计过年当天我们店里还有80余名员工在岗工作,但本地的员工下午会陆续回家,当天闭店后,我们留岗的外地员工大家会一起做一顿‘特别’的年夜饭。”庞君表示,虽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公司给了他们家人般的关心,“就地过年”也一样温暖,能够在春节期间为黔东南作出贡献,员工们都是非常开心的。

  有爱就会选择坚守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玲

  “几年都没回家过年,我早就把凯里当作自己的故乡了。”和往年一样,虽然临近春节,李红柱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七点,中午只有一个小时吃饭休息时间。

  43岁的李红柱是内蒙古呼和浩特人,1999年来到凯里,期间从事过不同的工作。“我有缘接触到邮政这个行业,被邮政人浓浓的工作氛围感染。”而这一干,就是十年。

  “说是早八点到下午五点,可忙起来都要晚上七点过才能下班,有时甚至要到晚上十点。”李红柱现在是中国邮政黔东南分公司大客户专班揽投岗的工作人员,“除了每天中午一个小时午饭和休息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干活。累,但也早已习惯。”

  由于家离得远,爱人是黔东南人,这些年,李红柱过年几乎没回过家,到了夏天有轮休才能回去看看远方的亲人。

  “邮政人都是全年无休的,我们的口号是‘视邮件为生命’。为了让寄件人能及时寄发物件,收件人能及时收到快递,再苦再累都值得,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作为丈夫,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陪伴妻子、照顾家庭时间会少很多。一开始妻子不理解,曾有过抱怨。“一次,我带着她到单位。妻子陪了我半天,看到我认真工作和辛苦劳动,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埋怨过。”现在,遇到忙的时候,妻子还会过来给他搭把手。

  作为父亲,李红柱心存遗憾。“女儿的童年没有时间好好陪伴,是我最大的遗憾。她特别懂事,12岁就会做菜、洗衣。”说到孩子,李红柱心里有心酸、有亏欠,同时,孩子的独立也让他感到自豪。

  有了家人的支持,李红柱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别人工作按件算,我是按吨算。每天收发五吨货都是正常,工作量大的时候八吨、十吨都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在今年公司的缆车评比中,李红柱拿到第一名。

  他说:“这是公司和客户对我的信任,加油干就对了。”

  他还说:“有热爱,才能坚持。我会一直坚守。”

  今年,李红柱依旧会很晚下班,因为责任大于一切。家人依旧会等着他回家团圆,因为幸福不会推迟。

  瓜子飘香“磕”出年味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珺

  随着虎年春节的日益临近,市民纷纷开始筹备起了年货。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嗑个瓜子,剥个花生,伴随着炒货的香脆,年味儿也越来越浓,炒货店也迎来了一年中生意最红火的日子。

  走进位于凯里二商场的恒之缘炒货店,颗粒饱满的南瓜子在炒货机滚筒里翻滚,远远就能闻到阵阵香味。店主周清萍今年46岁,江苏徐州人,在凯里经营炒货生意已有26年。

  1月26日,虽然已是下午7点,周清萍的炒货店前还是围满了买炒货的市民,“这年味离不开这一把瓜子!”62岁的龙阿姨是十多年的老客户,当天她买了5公斤瓜子、5公斤花生,一边尝着瓜子一边与同行的朋友说:“你放心买,她家瓜子、花生捡得干净,炒得香,每年春节我家都要备上不少招待亲戚朋友。”

  听着客户的肯定,周清萍笑着介绍:“我们家一直在用心做炒货,瓜子也是亲自到内蒙古去收购最新鲜的货源,再尽心筛捡干净。好多顾客吃了我家二十多年的瓜子、花生,要是不打理干净,口感稍有误差,就是砸自己的招牌了。”同等品相的瓜子,周家定价也比别处便宜三至五元。

  20岁那年,周清萍与丈夫带着家乡的炒货手艺从徐州出发,一路向西寻找市场,最后在山城凯里支起了自己的炒货店。最初在拱桥巷现炒现卖,现在她家有了炒货车间,批发加零售一个月能卖1万公斤。

  春节是炒货最重要的销售旺季,周家已连续26年留在凯里过年。“今年我们还是会一直经营到大年三十中午,下午全家一起准备年夜饭。父母和我们一起在凯里过,虽然忙忙碌碌,但也是一个团圆年。”周清萍说,春节他们会坚持营业,初二就开张,持续保障客户的年货供应。“大年初三,不少饭店开张需要瓜子;市民招待亲朋,年前买的炒货也该吃完来补充了。”

  采访结束时,正好有一锅南瓜子完成了炒制,微微焦黄的南瓜子从旋转的烘炒机中倾泻而出,发出“哗哗哗”的脆响。刚出炉的南瓜子饱满、透亮,散发出淡淡的焦香味,又吸引了不少路过的人停下脚步购买,周清萍和三个孩子又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

  为了收寄“年味”不“断流”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启悬

  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在这个时候,有一群人正在大街小巷里奔波忙碌,为人们送去期盼已久的年货包裹。他们就是物流人。

  80后的周跃弟,最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留“凯”过年的外地人,另一个是今年“年味”的收寄人。

  “杨阿姨,您是要把这些今年刚腌好的腊肉寄给您在广东打工的孙子吗?”周跃弟一边打包腊肉一边跟寄件的阿姨聊着天。1月24日,在中通物流永乐路投揽部,周跃弟正忙活着将客人需要邮寄的物品进行打包,期间有不少的快递小哥送来快递件,一件件快递在周跃弟的手中被按顺序排列到不同的货柜。

  周跃弟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是凯里市永乐路中通物流投揽部的工作人员。据周跃弟介绍,他来到凯里从事物流工作已经4年了,在这期间只有一年回过家过年。

  “年底包裹比较多,要比平时多30%左右,所以一到年底我们就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我不能回家过年,但每当看到一件件年货送到客户的手中,为千家万户的春节团圆增添喜庆和温暖,我就感觉我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周跃弟笑着说道。他每天都会认真揽收每一件快递,将一件件承载着对亲人美好祝福和想念的包裹发往全国各地,送至在外务工的家乡人手中,希望他们虽身在远方,也能够品尝到家乡浓浓的年味,缓解他们的思乡思亲之情。

  周跃弟非常热爱自己这份工作,想趁着年轻在这个行业干出一番成绩来。今年他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决定继续留在凯里过年,舍小家为大家,保障节日里人们的物流畅通。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但对家人他却心存愧疚。“每年没回家我都很想家、想爸妈,我也想和家人们好好吃个年夜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越是重大的节日越需要像他这样的人坚守。

  为了让大家在春节期间年味浓浓、放心“买买买”,中通、顺丰、圆通、韵达等物流公司都不“断流”,物流人坚持奋战到除夕,确保派件、收件不“断档”,让大家过一个欢愉、祥和的春节。

  急送“年味”不打烊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珺 杨玲

  临近春节,为满足大家过年期间的快递需求,多家快递企业纷纷响应“春节不打烊”的号召,在严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春节期间生产经营,顺丰同城急送快递员李兵山自愿报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继续为市民派送年味“快递”。

  黄色的摩托车头盔下,口鼻严严实实包裹在口罩下,眉眼之间的皮肤已被冬日冷风吹得通红。1月26日下午,李兵山骑着车风尘仆仆地出现在记者面前,在接单间隙接受了采访。

  李兵山今年36岁,四川达州人,十年前与妻子在深圳打工相恋结婚。五年前为了孩子入学,随妻子回到黔东南,从事同城急送已有三年时间。

  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李兵山已经2年没带孩子回老家过年。“孩子还小,少出门,不染病,健康最重要。”留“凯”的考量不仅是为一家人的健康,也为春节多挣点钱,争取今年在凯里买个新房。

  “春节期间多跑点,一个月能比平时多挣两三千。”春节期间,不少快递员回家过年,但市内快递配送的需求却十分旺盛,留下坚守岗位,不仅每单运费能增加,每天的接单量也能大幅度提高。

  作为同城急送快递员,李兵山的日常派送范围很广,有时从市区到开发区,甚至到下司接单的情况都有。加上冬日气温下降,冷雨频降,冷风冷雨之中长途骑行,辛苦与危险不言而喻。但李兵山却很喜欢这份吃苦就能有收获的工作,“年关越近,能接到的单越多,昨天一个下午,我就挣了200多元,跑完这个月,当月收入能超过一万元。”

  随着本地生活场景的不断丰富,市民需要的餐食茶饮、蔬果生鲜、商超便利、鲜花蛋糕、办公急件等等都是同城急送的主要业务。春节期间,生鲜、美食、蛋糕、鲜花等急件增多,李兵山的快递工作也不断增多,骑着摩托穿行在冷风中、黑夜里,为市民送去欢庆的蛋糕、团聚的生鲜、聚会的小吃,为千家万户的团圆送去浓浓的“年味”。

  今年李兵山与妻儿在凯里吃年夜饭,他的母亲则在重庆弟弟家过年。新的一年,他满怀新的展望:“再奋斗几个月,今年在凯里买个新房,来年就能接母亲和弟弟到凯里一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