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鸡鸣村:美丽乡村入画来

发布时间: 2018-05-09   作者: 杨鹏 罗尚贤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鸡鸣村挂刀坪新农村 (通讯员 黄学洪 摄)

  黔东南新闻网讯 乡村的四月,万事万物都向着自然地常态而来。身临四月的鸡鸣村,脚下延伸出了无边的翠绿,那是乡村振兴捧出的生活最古朴的原色。伴随盎然的春意,笔者踏访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一幅人勤春早、政通人和的美丽乡村风景画卷尽收眼底:美丽的洋房错落有致,富裕的村庄整洁有序,池塘里的鸭鹅嬉戏,氵舞 阳河畔婀娜多姿的杨柳轻盈招展,迎面桃李花香扑鼻,田园人头涌动。

  鸡鸣村位于镇远县青溪镇以西2公里,距历史文化名城镇远40公里。坐落于氵舞 阳 河之浜的南北两岸,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自然寨依山傍水而居。区位优势明显的鸡鸣村,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这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人才辈出。

  历史的记忆,我们始终难以忘怀。过去的鸡鸣村叫红旗大队,由鸡鸣、铜鼓、对门老、枫木四个片的生产队组成,直属青浪公社(现青溪镇)管辖。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鸡鸣村,自然景色奇丽,生态环境古朴,原本是一个“风景这边独好”的美丽山乡。可到70年代末,这里竟变成了荒凉贫瘠的穷乡僻壤。据原红旗大队80高龄的姚本学支书介绍:全大队没有一幢砖瓦房,都是陈旧或破损的青瓦木屋和茅草房。波逐浪涌的氵舞 阳河虽从寨前蜿蜒流过,却建不起一个小电站,家家户户都伴着马灯、手电筒、煤油灯、枞树片度过漆黑的夜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山崖上有取之不尽的石料,却修不起一条通向公社的大马路,社员们仍在一道道崎岖坎坷的山道上蹒跚爬行;聪慧勤奋的孩童穿着补疤衣服,打着光脚板去上学,只能在几间破漏的民办小学教室里埋头苦读……这就是鸡鸣村70年代末的真实面貌。

  改革春风暖鸡鸣,柳暗花明又一村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农村改革开始向纵深延伸,农村经济又很快活跃起来。在“大包干”50年不变的政策普惠下,鸡鸣村人心稳定,信心倍增。现在,他们在妥善安排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先后动员700多名年轻村民,参加县里组织的劳务输出,陆续奔赴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打工,户均年收入达6.23万元。

  近年来,鸡鸣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还大力发展建筑业和服务业。50多户村民在当地或青溪镇上开起了餐馆、旅社、杂货店,做起了卖豆腐、炸糯米粑、蔬菜批发等各种生意。退伍军人唐政林在青溪街上从事蔬菜批发生意,生意红红火火,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为了扩大规模,他在青溪镇农贸市场附近购置了100多平方米的门面,还在老家修建了一栋两楼一底300多平方米的漂亮砖房,一家人生活过得甜甜蜜蜜。村民晏克木与晏克东、晏克军合伙开办预制板厂年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

  改革开放前,全村泥水匠、木匠等师傅不到50人,他们农闲时节做点小副业,解决自身油盐钱。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从事建筑行业致富的村民晏克祥的带动下,成立了建筑队协会,解决了100余人就业,人年收入达4.7万元。目前全村从事建筑工程师傅3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3.2万元。

  如今,鸡鸣村面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鸡鸣村支两委班子通过采取土地流转方式,流转320亩土地获得的流转金4.8万元来巩固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村还多方筹资和申报项目共投入208.77万元,主要修建了进寨硬化路、串户路、垃圾池、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得到明显改善。全村大多数农户利用山坡空地、田间地头种上了冬桃、西瓜等各类经济作物,新鲜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交易中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许多村民变单一水稻种植为“稻、油、豆”、“稻、蒜、椒”、“稻、瓜、菜”等多种作物轮作,形成了科学使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新格局。目前,全村共有冬桃基地150亩,精品西瓜基地200亩,解决地方贫困农户就业80人次。仅冬桃、精品西瓜这两项收入达135.42万元。鸡鸣村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3210元上升到2017年的8573元。贫穷落后的鸡鸣村在全镇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推动乡村振兴,携手共奔小康路

  进入新世纪初,镇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在农村开展小康新村建设的目标,青溪镇党委将鸡鸣村的上坪地组作为开展小康新村建设的试点。在建设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20字方针,时任鸡鸣村党支部书记的杨胜朝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以农业抓发展、农民抓提高、农村抓进步为核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寨貌为突破口,以“五改三建一倡导,十星六化两提高”活动为载体,以富民兴村为目标,掀起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新村”创建热潮。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鸡鸣村人心凝聚,思变殷切,精神重振,活力迸发,出现了家家奋发,个个勤劳,你追我赶,争先致富的生动局面。村民们在享受足够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尽情追求渴望已久的文化生活。在乡村文明的思想指导下,村里组建了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经常排练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走村串寨巡回演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党的好声音,讲好脱贫攻坚新故事。五年来,鸡鸣村先后获得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农村基层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全省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小康寨示范村寨等殊荣。

  清晨,一阵阵清脆的鸡鸣之后,一轮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氵舞 阳河畔这座美丽的小山村正在焕发新的活力,这里必将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