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黎平弄相山:观光旅游好去处

发布时间: 2018-12-12   作者: 龙迅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弄相山,是 黎平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大山,是一座苗族人聚居的大山。苗语叫“务老”。驴友旅游后称之为金山银山。黎平文人也并不甘寂寞,以“文军扶贫”的明目,大张旗鼓地进行采风活动,于11月24日直向地坪镇弄相山这座金山银山挺进。

  凌晨6点半,20来人的文军扶贫采风队伍,从黎平文化广场出发,乘车颠簸了两个小时,行程108公里,到达地坪镇已是上午8点半了。

  从地坪镇政府步行到地坪风雨桥,有半华里路程。我们来到地坪风雨桥的大石碑前,拜读碑文了简介,石碑阴刻有汉文英文两种,碑文载。地坪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2004年毁于洪水,200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由当地工匠修复。桥长56.6米,宽4.5米,离水面8米,为两跨石墩伸臂木梁廊桥。桥廊上有桥楼三座,中桥有11.6米高的五重檐四角攒尖顶桥楼,两端均为7.6米高三重歇山顶小楼,桥内绘画侗族风情壁画。全桥不用一钉一铆,全系穿榫衔接。除作为过通道外,此桥还是当地侗族人民欢迎娱乐的场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地坪镇着力巧打“古风雨桥”国保,依托国保与文旅相结合。依托地坪风雨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按照“文化引领,抢占旅游产业制高点”的思路,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着力打造一条以地坪风雨桥为核心、探寻弄相山原始森林古生态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点串点成线,尽展地坪风雨桥“古、奇、特”之美誉,吸引中、外游客来旅游。在旅游上产生良好的效益,仅2017年地坪镇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

  从地坪风雨桥上,可观余水南去,可见鱼翔浅底;可观河岸两边,百株古老大叶榕树,枝展于河中,荫盖于寨脚 。可见一团一团的翠绿绵竹,秀绿于岸边,芳翠于寨中。寨子上木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几条弯曲的小径,铺满着大小不一的卵石,宛如过水的花蛇,曲铺于寨子上。行走寨中不时闻听麻雀、喜鹊、雄鸡的歌唱。这样生态环境尚好的村子和寨子,在黎平境内,也难找几处了。

  旅游车沿公路蜿蜒而上高青半坡,公路两边是满山遍岭的古油茶树花。车停下来,欣赏一下成片的古油茶花。但见成群采花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飞来飞去。导游说:弄相山,现有油茶2.85万亩,其中古油茶2.5万亩,新建0.35万亩,这里人均有茶油树1.18亩。弄相山茶油籽饱满、脂肪酸和山茶甙的含量特别高,山茶甙有抗癌、强心、抗衰老、降脂降糖、促进消化、强化骨骼等作用,外用可以消炎、杀菌、祛斑之功效。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2018年山里油茶籽丰收,产量10万余斤,收入近5000万元。

  婢否寨,有4O户苗家。据一姓陆的寨老介绍说,相传开寨始祖是陆氏两兄弟,他们是肇兴侗寨人。在清朝初,由肇兴迁到地坪的高青苗寨居住,生活很苦,但他们养了一头大牛。当时婢否还是一大片荒山野岭,全是茅草坡。两兄弟商量合计后,把这头大牛同当地山主兑换了婢否这块大片荒山。然后开垦这片近千亩的大荒山,主要用来种小米,维持家人的生活。寨子里住居的陆氏,发展至今已是十三代了。先祖们在保护弄相山的原始森林,下了很大决心。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远处的蛮夷土匪,要砍弄相山的树木,把木材运往柳江去卖。婢否先人,不怕蛮夷土匪的抢劫,联系高青和滚大等几个寨子苗族同胞,一同阻止砍伐弄相山森林,并在山上与蛮夷土匪打了一仗。土匪们停止了砍伐,才得保存近万亩的原始森林。婢否、高青等寨的山民,被当地周围村寨人们称之为弄相山原始森林的守护神和坚强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