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开创非遗保护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州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19-04-01   作者: 杨光洪 康 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非遗汇聚传统文化精髓。站在当下立场,能深切感知到,时代急切呼唤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审视地域需求,可明显看到,民族文化已成为黔东南的一项重要资源。

  放眼时代,立足地域,非遗作为黔东南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作为浓缩了民族文化的精华,理应赢得更多聚焦、获得更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在多领域、多层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位列其中,同样成效斐然。

  回眸过往历程,探寻前进足迹,不难看到,全州非遗保护工作已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丰富成果,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造福广大群众已成为现实的生动图景。

  夯实工作基础——勇争先求突破 开创保护新局

  保护与发展同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黔东南经济社会日益进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非遗保护愈发显得迫切。

  “黔东南州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并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任务一起部署和实施。从2002年起,州委、州政府就将非遗保护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范生姣曾撰文回顾我州非遗保护历程。

  梳理我州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其中最重要一项,就是强化了非遗保护的组织保障。

  2007年,我州组建成立了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更率先全国,推动全州16个县市全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落实人员配备,有力确保了非遗保护工作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健全工作机制,可谓为非遗保护打下了一项重要基底。

  另一方面,作为黔东南非遗保护的主责部门,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抓牢非遗普查申报工作,加快建立完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自2003年启动非遗全面普查工作以来,全州共计收集到非遗线索5000余条,成功申报国家级1至4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项72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2项242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9项416个保护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88项。

  “目前,我州已建立起了完整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州级 、县(市)级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特别是侗族大歌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现了贵州省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零的突破。”州非遗中心主任粟周榕介绍。

  此外,州非遗中心还特别注重发挥理论研究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先导作用。自2007年始,州非遗中心组织编撰推出了一系列丛书,并指导各县市出版了多部非遗项目文集,其中不乏《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2005-2014)》《侗族大歌》《苗族贾理》等深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

  2009年,丹寨县的《苗族贾理》初版发布后,学界一致给予肯定,并对其作出如此评价:“一部结构最完整、篇幅最长、最能代表整体风貌的力作。”

  设立专门机构,确保非遗保护有人管、有人抓;狠抓普查申报,加快健全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深化理论研究,促进非遗实践成果转化。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夯实了工作基础,打开了非遗保护崭新局面。

  唤醒文化基因——凝共识聚合力 增强传承自觉

  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会曾给予侗族大歌如此评价:“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在黔东南,各民族特别是苗侗民族,俱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凝结起来,便形成独属于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基因。

  这一基因流淌在群众的血液里,不因时光的变化而湮灭,它印记鲜明,生生不息,以一种独特的声音、多彩的形式呈示出来,侗族大歌是其呈示的形式之一,为数众多的非遗更是这种基因的集中展现。

  非遗保护的旨归,不仅是要延续文化基因,更要唤醒民众意识,增强其传承自觉,体现其活态性。

  为此,多年来,全州各级非遗部门围绕人,特别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做了大量工作。

  一方面,大力改善传承人的创作生产环境,提高其技艺素养,保障其主体地位,增强其传承自觉,让非遗传统有序延绵。

  “凯里市每年都会给我发放4000元补助经费,我感到有义务用这笔钱做好绣娘培训工作,带动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县级非遗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顾兰花的所言所行,体现的正是黔东南州广大非遗传承人日益增强的传承自觉。

  自2009年起,黔东南将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列入州级财政,实行每人每年3000元补贴政策。2016年起,更增加至每人每年5000元。这一举措,大幅改善了传承人创作生产条件,形成了正向激励效应。

  与此同时,加大非遗培训力度,既提升传承人技艺素养,也引导更多力量参与进来。截至2018年11月,全州共完成银饰、刺绣、蜡染、剪纸、编织、雕刻、医药等传统手工技艺类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共计31期1971人,延展培训达20000余人。

  此外,加强民间艺人身份认定,增强文化认同。截至目前,全州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42人。2017年,我州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大师20名。

  另一方面,从孩子抓起,推动非遗进校园,借助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打造非遗保护后备军。

  近年来,全州各县(市)、各学校自主挖掘特色民族文化,整理后编印教材并开设相关非遗课程。至目前,全州已有1000多所学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我每星期都会到黄平二小给孩子们上一节泥哨课,自2013年至今,从没间断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泥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应魁的做法,折射的正是我州为推动非遗进校园作出的不懈努力。

  这种以人为主的非遗保护方法,不仅有效唤起了文化觉醒,延续了文化基因,更凝聚了共识,汇聚起力量,壮大了非遗传承队伍,为非遗保护工作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支撑。

  完善保护措施——守根脉促利用 助力经济发展

  我州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至今,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抢救性保护、政策性(立法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的完善,让全州非遗保护迈入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阶段。

  2017年起,黔东南州开始启动了抢救性保护工作,对年满65岁以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目前已完成龙通珍、潘刷银花、吴仁和、吴家兴等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验收。

  抢救性保护初显成效,政策性(立法性)保护也不甘于后。近年来,黔东南州不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非遗配套政策,还强化了综合性立法,更针对各县(市)实际,指导出台了非遗保护地方性具体办法。如《黔东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办法》等地方性办法,这些法规、政策、办法的出台,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政策保障。

  非遗与社会人文、自然生态等密切相连,植根于特定的环境,因而加强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势在必行。近年来,黔东南州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深入践行非遗整体性保护。2014年,黔东南州开始致力于推进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编制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批复同意实施。

  非遗保护不能背离本真原则,然而也不应固守僵化,合理加以利用,对接民众需求,是可持续发展应有之义。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直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工作方针。”州非遗中心粟周榕说。

  近年来,黔东南州本着这一工作方针,大力强化非遗生产性保护。自2011年将丹寨石桥黔山古法造纸合作社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以来,黔东南州先后建立87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8个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示范村,并规划一批重要的非遗展示利用产业园。

  这些示范基地、示范村、产业园为非遗保护、传承、展示、利用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助推了脱贫攻坚,造福了人民群众,为非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为例,2018年上半年实现销售超过400万元,带动8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60人,占75%,预计人均年收入超过3.5万元。

  展示非遗魅力 ——搭平台显风采 发出自信强音

  2010年,黎平侗乡的19名青年男女身着盛装,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当他们的歌喉响起,全场为之震撼。

  黔东南的声音,让世界听见,不仅显示了这一声音的独特,也映衬出声音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对比其他分会场的节目,我还是觉得黔东南分会场的歌舞更独特、文化更靓丽,全国观众一定会喜欢。”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落户肇兴,当地村民陆国成道出这样一番内心感受。

  他的声音,是一名普通民众自信的声音,这份自信的来源,恰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非遗是一朵盛开在民族文化冠顶的娇艳之花,保护这朵花,不能教条僵硬,而应敞开大门,让更多人走进它、认识它、了解它。

  非遗宣传展示就是要为群众敞开一扇大门,让群众深入领略非遗之美、非遗之韵、引导大家认知非遗、热爱非遗,进而激发群体的非遗保护意识。

  近年来,黔东南州在非遗宣传展示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7年,从江县小黄村9名侗族小姑娘随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日本,并展示侗族大歌。2008年,黔东南州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节目组合作拍摄了18期反映我州少数民族音乐的专题片,与旅游卫视合作拍摄“让世界听见·民族音乐黔东南寻访之旅”的3期节目,与央视3频道、10频道合作完成了《欢乐中国行-魅力黔东南》。

  2015年,赴德国莱比锡举行《侗族大歌》专场音乐会。2017年,组织各类非遗项目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通过三轮竞演把黔东南民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推荐苗族刺绣、侗族刺绣项目传承人参加由文化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主办的“第五次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

  非遗因展示而魅力彰显,黔东南因独具一格的非遗而名声响亮。黔东南发出的声音越发自信,黔东南人谈起自己的家乡,自豪满满。

  在每一年“雷山苗年”“黎平侗年”“台江姊妹节”的舞台上,非遗群体亮相、集中展示,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在黔东南,人们正张开双臂,带着自信的笑脸,向全世界说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