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扮靓华严洞 吸引游客来

发布时间: 2019-04-23   作者: 雷 刚 吴安明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华严洞景点

  黔东南新闻网讯 4月12日,当挖掘机开进华严洞摩崖保护区之后,华严洞洞前清障工程正式开始。随着挖掘机一推一铲的操作,此时洞前的瓦楞掉落,尘土飞扬,几橦乱搭乱建的建筑物纷纷倒下,洞前成为一片瓦砾。不过每个人的心境各有不同,几个居士有一种失落的感觉,令人同情。而对于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则令人兴奋。惜日还在香烟袅袅的小庙已不复存在,展现在乡人面前的是宁静的摩崖石壁。摩崖上的文字了然于眉间。通过一天的作业,华严洞清障工程全面完成。

  华严洞摩崖位于施秉县城东17公里甘溪乡凉风坳脚,为一天然溶洞,是施秉县一处难得的旅游景点,到施秉旅游的人大多都要去那里看看。 华严洞洞内分两层三岔,在天然石室中,有钟乳石雕大士像一尊。石雕武神像一尊。塑像虽已岩溶流面,仍形象生动、神采奕奕。在洞口石壁上,有明、清两代大小摩崖13处,洞内有摩崖3处。共16处254字。华严洞曾建有华严寺,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后又多次垮圮和重建。最后一次重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解放后,受政治影响,寺院被毁坏,现仅存摩崖文字。华严洞因宗教而闻名,自明、清,至民国时期,这里香火旺盛,多少文人墨客至此游览,或题字刊,或写诗文记胜,留下了大量诗文。使华严洞成为西南一大胜景。为保护文物,1984年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维修,并在洞口嵌竖青石保护标志及摩崖说明碑。贵州省人民政府1982年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之后,民间信仰开禁,当地村民集资兴建小庙,香火渐旺。然而,这些小庙或管理房,均不规范,乱搭乱建,既不防火,又不安全,给文物造成不安全隐患。出于对省级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省、州文物管里部门多次深入文物点进行督查,县文物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查勘,认为有必要对华严洞摩崖洞前及周围环境进行整治。施秉县组成了县文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甘溪乡文化站等单位和部门,组成了华严洞环境整治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深入民间,走访群众,帮助群众认识这些乱搭乱建的建筑文物保护危害性,以及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严重性。对村民进行文物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了村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群众对拆除这些违章建筑不再有异议,为华严洞环境的整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这次共拆除的违章建筑物两间、构筑物五栋八间,所供奉之神象也一并移出。拆除建筑面积210多平方米,让出院落400多平方米。有效确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严洞摩崖得到保护,其周边环境也得以亮化,恢复了华严洞摩崖的本来面目。同进,县文物管理部门对华严洞摩崖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重新划定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