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去施秉“聆听”金钟山的钟声

发布时间: 2019-06-18   作者: 王康年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一

  古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黔东南这个苗侗民族风情浓郁的山区,一座山要有一定名气,两个基本条件必须备具,一要有独特的地质景致遗迹,二要有一定的历史或民族文化底蕴。

  在此之前,我从未爬过施秉县的金钟山,也不会去关注金钟山的有关消息。写完散文《香炉山故事》后,机缘巧合拜读了施秉县苗学会吴安明老师的两篇散文游记,《夕照香炉山》和《金钟山散记》,都提及施秉金钟山与凯里香炉山有着“至亲”的关系,两山“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香炉山在西南,金钟山在东北,香炉山由石灰岩和白云岩堆叠而成,沉积于3.6亿年前晚中泥盆世时期的海洋环境,金钟山由砾岩及含砾黏土岩或粉砂岩组成,沉积于0.7亿年前晚白垩世时期的陆地湖泊环境,两山五十多公里直线距离,怎么会有联系呢?不由又勾起了我的好奇。

  吴安明老师在《金钟山散记》中讲述的一个传说故事,广为流传在施秉县金钟山地区。很久很久以前,一群苗族人从遥远的东方沿清水江溯流而上,走过九十九坐山,跨过八十一条河,男人们身佩利剑长枪,边开辟道路,边吹着芦笙前行,女人们携儿带女紧跟其后,一路星夜赶程。有一家女人和小孩,走到了清水江畔的洒遨(今施洞)附近走不动就天亮了,被化成了金钟山,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六月十九。丈夫到了香炉山后等待很久不见妻儿老小跟来,悲痛之极在香炉山上吹起芦笙呼唤亲人,但她们始终没有跟来。每逢六月十九,族人们都会在香炉山上吹奏芦笙呼唤亲人,久而久之,这一习俗被延续下来,六月十九成了香炉山芦笙节的会期。

  另一个版本,这支苗族人从江南沿清水江溯流而上,前有险滩,后有追兵,人们一路奔行。在前面开路的男人们已到了香炉山,吹响芦笙召唤,后面的女人们扶老携幼,在洒遨附近实在走不动了,官兵追来时已无力反抗,突然天云变换,风雷交加,把她们化成了金钟山。所以金钟山有几个高耸入云的山头,至今还遥望着西南方的香炉山。

  为了证实这些传说故事,五一长假我第二次探访金钟山,专程到金钟山一带楼寨、龙颈、杨家湾几个村寨走访。楼寨位于金钟山主峰北东方向直线距离约3公里,有小路直通金钟山主峰顶,是清水江苗族地区极少见的一个汉族村寨,120余户,吴姓就占了80多户,仅几户潘姓人家是苗族。据寨中一位五二年出生的吴姓老哥说,吴姓先祖来自江西,在此地居住已有十多代人,估计是明朝时期了。问起金钟山的事,吴姓老哥顿时来了兴趣:“听老人们说,很久以前,一条龙、一匹马、一头猪从东方而来,不知前往何方,天一亮就走不通了,马被定在东北面的塘头哨,龙被定在更东面,猪跑得快在此地变成了金猪山,老人们说,金猪山原来金灿灿、亮晃晃的,解放前有地质队来勘查,请村民在山下挖了一个很深的洞,快挖到时把村民支走,用白布把金猪包起运走了,后来金猪山就变得如此萧条和暗淡无光了”。看来金钟山传说的汉族版本与苗族版本差别很大啊,也许是文化的差异吧!

  驱车前往龙颈苗寨的路上,遇寨中一老哥,问起金钟山,也是兴奋不已,他从老人们听来的金钟山传说与前述苗族版本基本一致。我都准备上车了,这位老哥还滔滔不绝,说七几年时他才十二岁,就上过金钟山顶与大人们一起拆庙宇,杨家湾苗寨有一大力士,独自一人从山顶把庙宇的一根中柱扛下陡峻的山路一直到家中,山下还有块“和尚田”,由附近村民轮流耕种。看来这趟没有白来,听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除了以上几个故事版本,吴安明老师在《金钟山散记》中还有另一个故事,据说金钟山在明代就已建有庙宇。相传一个来自江西的张氏族人,随明军到施洞(原施秉属地),发迹后,在秉溪河畔有田产几千担,置业家产众多,美中不足是仍无子女继承家业。偶遇一得道高僧点拨,又得苗族老巫师指点,自筹金银行善事,在金钟山顶修建一坐庙宇,正殿一栋三间,后殿一栋两间,正殿中摆放观世音菩萨,房顶有钟楼,悬挂大钟一口。自此金钟山上梵音不绝、晨钟暮鼓,并将观世音菩萨得道之日的农历六月十九定为会期。之后这位商人不仅生了儿子,还当上了大官。

  读完这个故事,我仿若茅塞顿开,凯里香炉山与施秉金钟山六月十九盛会的由来,我更相信后面这个故事,与修建庙宇和供奉观世音菩萨有关的可能性更大。

  二

  清乾隆《镇远府志》中有篇《游金钟山记》这样写道:“吾乡金钟山者,梵净山之支脉也。数百里蜿蜒,中秉岩峰排起,其数十余空洞。其中通体不毛,而中峰独高。左右六七峰挨次低小,酷肖金钟平地矗起,群峭摩天。两翼旁峙,渺无人迹。……当天风扫残云,极目车顾,云台、香炉诸峰毕见到;潕水、台山如在目前。俯视村落,或鱼麟栉比,或星点迷离,或有绿成围,或有烟成缕,红紫万状,云霞相绮,不复辩其为人间天上矣”。

  金钟山其实不是附近的最高山峰,县志记载主峰“中秉峰”海拔仅977米,与标准图幅地形图稍有偏差,周边比其要高的山峰比比皆是,何以在明、清时期的汉书和苗族的口头文学中都有记载?此山奇在何处?我们正好有个科研项目《施秉县金钟山非典型丹霞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四月下旬开展一次野外调查工作,行前除了翻阅地质资料,我又查阅了一些古籍。这是我第一次亲睹金钟山的风姿和峻峭,确如前人所载“通体不毛”,鹤立于苗疆群山之中。

  清乾隆《镇远府志·山川·施秉县山川》首句有载:“金钟山,离城五里,高数百仞,俨若垂天之云”。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添设施秉县丞一员分驻胜秉,“为施秉县丞分驻之地”,所述金钟山至施秉县丞(今胜秉)“离城五里”虽有些尺度误差,与史基本相符。清光绪四年(1878年)徐家干在《苗疆闻见录》有载:“高千仞,形如覆钟,四面陡绝,只一径仅尺许纤折而上”。《施秉县志(民国稿)》载述中赞其为苗疆胜境,“即移之通都大邑,未有不动人景仰流连,叹其为绝无而仅有者也”。

  形成金钟山的地层为白垩系上统,底部岩性为褐红色黏土岩及黏土质粉砂岩,上部岩性为褐红色砾岩夹粉砂岩、黏土岩或透镜体,残余厚度约600米,砾岩磨圆度较好,成分以白云岩、石灰岩为主,沉积于0.7亿年前晚白垩世时期陆地断陷湖泊环境。该套地层分布,南至龙颈一带与清白口系浅变质岩呈不整合接触,北至金洞冲沟一带与寒武系中统白云岩呈断层接触,东至楼寨一带与清白口系浅变质岩呈不整合接触,西至828县道与寒武系中统白云岩呈断层接触,正射投影面积约6平方公里,而形成金钟山独特地质景观的正射投影面积仅2平方公里,规模较小,这也应该是金钟山难以成为大山名山的重要原因吧。

  金钟山通体呈褐红色,除赤水、习水外,是贵州难得一见的丹霞地貌景观。这套沉积于白垩世晚期的陆内湖泊相地层,在黔东也只有零星分布,如余庆大坝、旧州大坝、榕江大坝和施秉城区等,但能成为小景致的,也就榕江的笔架山和施秉的金钟山了。从湖泊沉积,到压实成岩,再到地壳抬升,经历几千万年地质作用的精雕细琢,日晒雨淋,山体“通体不毛”,上削下广,如新用刀凿斧劈,除了岩性差异外,颇有华山花岗岩浑然成体的独特地貌景致,有人称之为黔东“小华山”。数百上千年来,金钟山巍然矗立于苗疆腹地,耸入云端,形圆肖钟,故名“金钟山”。山顶有土一片,方圆数亩,“前人掘蹬而上,供殿宇数椽,围以花草竹木”,庙宇基址迄今依稀可识。

  三

  对于地质人来说,金钟山地区还有我们更感兴趣的东西。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的热潮,我们的地质前辈张秀庭老师对施洞口逆冲推覆构造有着较深入的研究,在金钟山一带发现了飞来峰、构造窗、双冲构造、冲断体四种逆冲推覆构造的典型构造样式。

  区域性三都—丹寨—凯里—施洞口—玉屏—铜仁逆冲推覆断裂带,元古代是江南雪峰隆起西南缘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带,上世纪曾是划分“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我们在828县道扩建工程一处新开挖点,发现逆冲推覆断裂带的底部断层镜面,断面光滑如镜,后期平移运动擦痕清晰,断面倾向155度,倾角60度,断面下盘为寒武系中统白云岩,应该是逆冲推覆断裂带的最底部断层面了。此断裂带,在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上,颇具争议,国内构造地质学界的学者都有不同程度研究,在最新版《贵州地质志》中,是划分“黔南坳陷区”和“榕江加里东褶皱区”两个四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受北东向逆冲断裂构造影响,逆断层隔水条件好,北西盘(断层下盘)碳酸盐岩岩溶水地下水丰富,金钟山地区大流量断层泉尤为典型。早在明·郭子章《黔记·山水志·施秉诸水》中有记载:“巴团有响泉,泉声触石如雷,冬夏不竭”,清乾隆《镇远府志·山川·施秉县山川》中记载的“响泉”,“泉声触石如雷,隆冬不减”,应该都是指巴团以北、金钟山西面那口大泉了。出水口已被封闭保护起来,经专业部门测流,最大流量95升/秒,换算过来,相当于每天(24小时)涌水量8千立方米,现建有巴团水库,是下游巴团、马号等村寨的饮用水源地和农田灌溉水源。《黔记·山水志·施秉诸水》又载:“县北有龙泉”,从地理位置和名称判断,应该是指金钟山与楼寨间的“龙井”了,最大流量75升/秒,相当于每天涌水量6千余立方米,是楼寨的饮用水源地和楼寨梯田的灌溉水源地。这两口大泉水,都出露在北东向施洞口逆冲断裂破碎带上。我们还在巴团东面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中发现一处新泉点,流量也足有30升/秒以上。

  相比地球历史几十亿年,相比地质年代,人类和人类文明的出现,显得如此渺小。此时此刻,站在金钟之巅,此情此景,感慨万千,若有若无的思绪隐约呈现。

  清水江流域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苗族习俗古朴浓郁,苗族风情绚烂多彩,两岸得天独厚的山水田园自然资源,配合打造“施洞苗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古镇”,联接“镇远古城”旅游线路,合理打造,科学规划,金钟山不失为一处好景点。我不由又想起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旅游地学文化”这个新鲜的名词,与地球科学有关,当然也与地质学科有关,金钟山地区能不能复制,能不能推行,在黔东开启科学旅游的新时代,我还不敢断言。思绪时而在风中飘曳,时而沉入谷底,既担心这么好的一处景致,一直埋藏在深山腹地唯孤芳独赏,又担心开发过度景观遭受破坏,不知不觉间,下山的路,就在眼前。

  山之巅飘散着历史厚重的气息,后人孜孜不倦探寻着远年旧事悲壮的美丽,节假五一,风和日丽,金钟之巅在苗疆腹地巍然伫立,高入云耸的香炉若隐若现于西南天际,遥看众山延绵茫茫天与地,一栋一栋现代楼房在崇山峻岭间挺拔亮丽,一幅一幅充满时代气息的秀美画卷尽收眼底,即景抒情的冲动油然升起,不必惊叹地质作用的神奇,不必悲怜先祖漫漫长路的迁徙,不必感伤英雄悲壮的回忆,尘土里永远存留历史的痕迹,山风中依然飘荡着钟声的音絮,今天,如能将金钟山包装打造,这里一定能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