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独特文化魅力的下司古镇

发布时间: 2019-08-23   作者: 蒋建民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独特的下司古镇建筑 (通讯员 陈昕 摄)

  建筑文化

  历史上,下司古镇为苗族、仫佬族、畲族和汉族等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因而形成以苗族建筑和徽派建筑等集于一体、交相辉映、借鉴吸收、互相依托、共存共融的建筑风景,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岸江边的古镇核心区内,即清江村内。凡街道两侧,多为成排的一楼一底苗族木质结构建筑,间杂有少数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的徽派土砖结构建筑。

  苗族、仫佬族木楼重檐青瓦,多为三间两进,也有五间两进,中间为堂屋,大门上带有腰门,门窗、吊瓜等雕刻精美。木楼两头外间,多建有长四尺、宽一尺二寸的“壁笼”(货柜),既保留有吊脚楼风格,又增添有商业交易功能。内层卧室多铺木板(楼板),前面房间一般作休息用,冬天可烤火。而清水江东岸的一些村寨,由于环境较为陡险,因而“吊脚”的特征越是明显。其特点为“穿斗式”木质结构,多建造在斜坡上,分3 层,高约7 米,占地约七八十平方米。底层用于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二层为人住,顶层很矮,用于存放粮食。齐脚式楼房风格为一楼一底,高约6 米,分两层,且为“退堂式”三开间,一头附带“厢房”或“偏厦”,占地约八九十平方米。其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生活用品等,也兼作客房,畜圈、禽窝、柴棚、厕所等则建于宅旁。在底楼里,又由于前半部光线充足,为生活区用;后半部光线较暗,为休息区用。其中,正房中间为堂屋,地下设有“火塘”,正墙上设有“祖宗”神龛,为祭祀、商议要事之屋,厨房多设在挡头“偏厦”。早期,楼顶上多盖交错重叠的杉木皮。民国后,逐步盖上平顺严密、整齐美观的青瓦。苗族木楼通风性能好且干爽,很适宜居住。每个村寨,吊脚楼连片建在一起,廊檐相接,聚集成寨,形成鳞次栉比、依山就势、蔚为壮观的建筑群景观。

  具有徽派风格的汉族民居,飞檐翘角,雕柱镂砖,青瓦如鳞,显得宅高院深,其多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搭建,注重内采光。一般高六七米,占地面积约七八十平方米。少数生活富裕人家建有四合院,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甚至采用石雕。自清代起,曾流行“印子房”且风行一时。这种民居在外观上很像官方的印章,四四方方,堂堂正正,故得名,为当时大西南地区汉族民居广泛流行的风格。其高六七米,占地面积约七八十平方米。其每个四方形房间,均以木料作桩和梁,然后配合泥土搭建而成,上盖瓦片,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等功能。畲族民居多为“三开间”或“长五间”平房形式,周围环境较宽,条件好的人家还建厢房。

下司古镇老桥街

  下司镇各民族居住风格和方式,一直流行到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的普遍出现,下司各类民居逐渐被一元化的四方形砖房所取代,特点不断消失。但在古镇核心区,自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 年)以来修建的大街、小街等花街古巷,禹王宫、观音阁、万寿宫、天后宫等多个古殿宇,众多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古围墙等,仍然留存,构成古镇建筑群。2011 年1 月,下司古镇建筑群被黔东南州政府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 年后,下司古镇经进一步升级打造,许多建筑均得到包装改造,且复建和新建了大门牌坊、张先培纪念馆、阳明书院、风雨桥、广东会馆、接官亭、芦笙广场、女子书院、古戏台、字库塔、鼓楼等诸多景观,成为一个楼亭林立、檐角飞翘、古街通幽、宅院幽深、古色古香,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也有“木屋、青瓦、花窗”的苗族民居的旅游景区。

酸汤鱼(图片来自网络)

  饮食文化

  下司自古为鱼米之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而饮食条件较为上乘,很早以来主食为大米、玉米、红薯和小米等。但同时,由于下司为多民族居住之地,各自的饮食文化又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因而形成各有千秋、自成一体的风格。

  元明时期,苗族、仫佬族就掌握了制作腊肉、腌鱼和酸汤等可储存食品的技术,并由此沿袭,逐渐发展成为饮食文化主流,“酸汤”和“腌汤”飘香一地,故很早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圈”(“捞圈”为方言,“偏偏倒倒”之意)说法。在富裕人家,还具有家藏“五坛子酸汤,八坛子腌鱼”的高规格生活。只要来人来客,多数的苗族和仫佬族人家,都会留有好酒好肉热情招待,尤其男子们一有好菜就会普遍大碗饮酒。但在食谱菜系上,大都为“一大锅”的简单方式,在加工上也多是“喝酒喝砵砵,吃肉吃坨坨”的粗加工方式。明清时期,汉族在饮食上从江南带来蒸、炒、炖、卤等风格,即以干菜为主的徽菜风味,在制作上也较为精细。平时里,多数人家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鸭鱼肉类和蔬菜。逢年过节时,都烹饪几菜一汤。一日三餐中,讲求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晚餐时,成年男子喜饮酒。每办红白喜事宴席时,一般要做十八个菜,且有鸡、鸭、鱼,讲究色、香、味。尤其在水上贸易发达时期,下司汉族饮食文化进一步向精细化发展,出现丝条、薄片、颗粒等多形状品种,在味道上追求油厚不腻,口味浓厚,咸鲜兼辣。

  明清时期,由于畲族为江南地区流入民族,因此嗜辣重咸,喜食野味和河鲜,喜热食,善饮酒。但在流入下司后,由于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且与其他少数民族长期杂居,因此,逐渐较多地吸收当地的饮食文化风格。

  1949 年以后,尤其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生活条件提高,下司各民族的饮食质量不断提升,且越来越互相融合,出现苗族的酸、辣、腌、炖与汉族的炒、蒸、煎、卤交相辉映现象,汉族食品中的臭豆腐、霉豆腐、卤肉、煎饼、辣酱,烹饪方式中的油炸、清炖、干锅、爆炒等,不断被少数民族群众接受,而苗族、仫佬族的酸汤、腌汤等,也不断被汉族群众接受。因此,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清的饮食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