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一个神秘诱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发布时间: 2020-06-23   作者: 蒋映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地良是天柱县高酿镇的一个侗族村寨,其文化分类属于北部侗族范畴,开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比天柱县建县的历史还早一年。现如今,已发展成一个拥有520户人家,2236口人和14个自然团寨的大型村寨。因历史悠久,“地良”“人杰”(地良崇文重教,人文蔚起,清朝嘉庆时期开始兴办私塾,后来办小学,人才辈出,军、政、教、艺、商等各界人才很多,名流不少,冠甲一方),底蕴深厚,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缘故,这里已荣登“中国传统村落”的名录,被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民族民间民歌传承基地”,被开发成为声名远播、神秘诱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引得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探幽揽胜,猎奇观风……

  到过地良后,我可以肯定地说,地良有大美,山美,水美,人美,文美。在这里,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要,各随其性。研究历史者,可以在这里看到古老的石桥、驿道、宗祠、古井、古碑等承载历史信息的历史文物。爱好文化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独具特色的侗族门楼、风雨长廊、传统民居、花街、服饰、民歌等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和音乐文化。还可以探究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人和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善良淳朴的道德文化等等。喜欢山水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始古朴的田园风光和野性神奇的自然景色,让你拍案惊奇,叹为观止,大饱眼福……

  而我,最爱地良的山水风光和神奇秀美景色。2020年6月7日那天,我随天柱县文联作协的一伙同仁,第一次走进慕名已久的地良侗寨,我真的被这里的幽深宁静,神奇秀美的景色,给深深地震撼和陶醉了,有一种意外的惊艳感觉。以至于,我对这里的厚重历史文化,多彩民族风情,和崇文重教、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文精神,都给轻易地忽略了,只蜻蜓点水般领略了一下,把心思和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对这里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色的欣赏上。

  地良侗寨,隐藏在大山深处的胳肢窝里面,公路在高山峻岭间七弯八拐,才拐进了这么一片开阔豁亮的山冲溪坝平地。如果不是如今修通了宽阔的柏油大道,有谁会知道这地势高峻、山高林密、烟雨迷蒙的大山深处,还会隐藏着这么一个宽阔豁亮、宁静幽深、屋舍俨然的秀美村庄呢?这里处处都是画,是美术家和摄影家的天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走进地良,无论你站在哪个角落,抬头一望,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里,有混莽碧翠、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有气势磅礴、飞流直下的悬泉飞瀑,有铮铮淙淙、清澈透亮的曲水清流,有层叠有致、如锦似绣的梯田,有错落有致、依山傍水而立的吊脚木楼,有参天耸立、荫翳蔽日的古树名木,有清幽浓密、秀雅高洁的翠竹,有亭亭玉立、卓尔不群的棕榈,有丛生密集、苍翠碧绿的芭蕉,有生机蓬勃、枝叶浓密的瓜篷豆架……形成了一幅幅幽深秀美、清丽明亮的乡村田园风景图画。

  在地良境内 有许多别的地方难以见到的美妙奇景,这是地良这幅精美大图中最堪夸赞的地方。

  龙盘古井:这处景色位于地良大寨中间的左侧山边位置。我们在向导汤昌奎先生的带领下,沿着溪边的一段图案精美的卵石花街大道,蜿蜒前行,来到一处山脚下的秀美山谷前。一条浅浅的山壕,从大山深处斗折蛇行而下,带来一挂瀑水,三折而下,在最下一折石壁上,挂出一匹白练似的飞瀑,倾泻而下,发出铮铮淙淙、哗哗啦啦的混响,如鸣琴瑟,如弹古筝,充满了立体感,十分悦耳动听,这是大自然的美妙音乐,能让人进入某种境界。瀑布脚下,一潭清幽的白水,回旋翻腾,潺潺流下田野中的溪沟。一座小巧的水泥石桥,横跨于清澈的溪沟上,桥边和溪沟边,用仿木的水泥围栏围护着,古朴苍劲,十分雅致。山壕瀑布两边山崖上,丛生着茂密的杂树榛莽,点缀着丛丛碧翠的芭蕉。此情此景,本就是一幅意境优美、清丽雅致的美妙图画。

  古石拱桥:从一片宽敞的田坝边,涌来一股清澈的溪流,进入一个幽深婉转的大山谷。不同方向的三条道路,在这个谷口交会。这个道路交会的三岔口,一座古老沧桑的小巧石拱桥,圆月般横跨在哗哗流淌的幽深清流之上。宽不过两三米,长不过五米余。桥栏已破损,桥面乱石平铺,但桥体却很坚固完整。整座桥,石块苍黑,苔痕斑斑,野草、杂树和藤蔓掩映。两端连接古老的通山青石板台阶驿道。桥下急流淙淙,轰然作响,如鸣古筝。桥的上游身旁,新建一座飞檐翘角、青瓦重檐的侗家风雨桥。石桥头一株一抱多大的千年古树,参天耸立,繁枝密叶,苍劲虬枝,遮天蔽日。更兼两岸斜坡上,古树参天,榛莽杂树密布,蓊蓊郁郁,荫翳蔽日。使这里形成了一处阴凉幽深,浓荫碧翠,时光沧桑,檐角隐现,具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般意境的绝美风景。据向导汤先生介绍。石桥始建于清朝嘉庆十七年,是从天柱县通往锦屏县的古驿道必经之地。那些经此驿道前往黄哨山白云书院(天柱、锦屏交界处的一座古老书院)求学的读书人,都要到这里纳凉歇息,赏景吟诗。余风遗韵,撒落于此,使得地良文风昌盛,才子文人众多,文脉不断。这座新修的风雨桥上,就张贴有地良才子们的诗词对联。游人到此,不仅能欣赏到绝美的乡村原生态自然风景,而且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气息,一不小心,就走进了古人的诗情画意之中,让人大发思古之幽情,心灵受到深深的陶醉。叫人怎么不流连忘返,恋恋难舍呢?

  地良的瀑布:据说,地良的瀑布有六十多个之多,正在申报“世界最多瀑布的村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到过的只是离大寨最近的一个。然而,就是这最近的一个(未必是最美的一个),也叫我们大饱眼福,拍案惊奇。这个瀑布的位置在公路边的一处山谷里,不知叫什么名字,向导没有说。我只记得我们先在一个莽莽苍苍、遍眼堆浓砌绿的大山深谷前打了一望,看见烟雨迷蒙里,一团团轻薄的乳雾,缓缓地氤氲在大山绿肤之上。然后沿着一个涓涓流淌的清溪小口,钻进了一条幽深浓密的丛林“隧道”中去。头顶全是暗无天日、在昼犹昏的密林榛莽和藤蔓,只有曲折蜿蜒的溪道一线幽光。我们弓着腰,沿着先驱们用盘刀开辟出的毛毛小道,溯溪而上。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撑着拐杖,脚上穿着高桶胶鞋或塑料凉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蓬草乱石中艰难前行。溪床上,乱石横陈,卵石密布,苍苔杂草遍生,其铮铮淙淙的喧响之声伴随我们左右。

  行走约两公里远,就到了溪的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头顶洞开,露出天之一角。一堵高峻的绝壁上,一挂据说80多米高的雪白飞瀑,飞流直下,飞珠溅玉,倾泻而下。犹如抖开一张白色的巨网,“哗啦”一声,撒挂下来,上小下大,气势磅礴,声震十里,轰然鸣响。那瀑水,先集中成一股凝脂般的激流,奋勇一跃,然后被石崖上的尖石草丛所阻挡,分流成千万缕玉带雪练,顺流而下,如珠如练,似网似络。最后,一头扎进脚下的碧水深潭里,翻卷出千万朵雪白的浪花,犹如一锅沸水般,翻腾不已,跳荡不绝。站在潭边的卵石草丛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水雾升腾,如梦如幻,随风飘散。

  因为,我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不全在瀑布的神奇壮美上,而是被这里的生态环境所震撼。由于这里海拔高峻,地处偏僻,加之侗乡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理念,所以,这里的森林植被和水源,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被人为破坏的程度不深。这里,至今还保存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在如今这个城市化现代化席卷一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清幽宁静的世外桃源已再难寻觅,人类心灵已无所归依的烦躁喧嚣时代,地良能够保存这么好的一块野性的净土,实在很难得和弥足珍贵。也许,这就是我喜欢地良这个地方,一来就被深深震撼和陶醉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