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亮司:一个独具江南田园景致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0-11-03   作者: 张文杰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亮司村秋色美如画

  “十一”黄金周,一个人驾车在苗岭山脉间闲游,从隆里古城出来后,不经意间,就走进了这个被誉为“黔东第一苗寨”的锦屏县敦寨镇亮司村。

  来亮司之前,我根本不会相信,在黔东边缘居然隐藏着这样一个具有江南水乡山水田园韵味的苗寨。印象中的苗寨大多依山而居,吊脚楼林立。而眼前的亮司却是矗立在河边的坝子上,一条主街从街头延伸到街尾,房屋沿着主街向两端延伸,紧密而有序。亮司的房屋一般是三间一进,且都是土墙外围至屋顶,富庶之家则建的是窨子屋,都建有门楼,进去是庭院,再后是正屋,两边是厢房。窨子屋两侧有砖砌的封火墙,墙的三分之二以上处用石灰粉饰,并绘有花草鱼虫彩色图案。街头巷尾建有凉亭。寨中建筑有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

  无疑,我对亮司是好奇的,一个苗寨怎么处处皆是江南文化的影子?于是带着猎奇的心情走进了亮司,去寻觅亮司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时空。

  “亮司”由“亮寨蛮夷长官司”演变而来。亮司又名亮寨,亮寨名的由来,要延伸到烽烟弥漫的三国时期。三国,历史太久远了,以致那是亮司一段模糊的历史时光。“亮司”要从诸葛亮南征诸蛮说起。三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服蜀国的管制,起兵叛乱。诸葛亮为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亲自带兵平乱。“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才有“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到亮司应该是南征这段时间吧。《贵州通史》载:三国武侯诸葛亮南征“平蛮”时,亮司是其派属军队安营扎寨之地。亮寨、亮江皆诸葛亮而得名。当时,这个地方“芜秽本丘墟”,一片不毛,没有人烟。后来才“民人渐集居”,具体是那些人先到这里定居,由于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从三国到宋朝,这段历史亮司的影子是模糊的。到元朝后,亮司的面容渐渐清晰起来。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设亮寨军民长官司,元至治二年(1322年)改置亮寨长官司,这就是亮司土司制度的设置雏形。元朝灭亡后,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用了元朝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明洪武四年(1371年),龙政忠因立军功授亮寨长官司正长官之职始,至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龙家谟止,亮寨司龙氏家族20世,计23人相继世袭亮寨蛮夷长官司长官之职,亮司的土司制度延续了470余年。在近500年的时间里,土司制度下的亮司龙氏家族得到长足发展,人口发展到近万人。亮寨龙姓土司家族成为清水江流域影响深远的世家望族。

  亮寨土司的衰落要从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说起,“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朝廷中央委派。清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贵州实施改土归流,流官的进入与屯兵的涌入,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从发展角度看,“改土归流”结束了土司割据的状态,由国家统一管理,促进苗疆经济发展。但从民族关系上看,“改土归流”却加深了民族矛盾。在实施“改土归流”中,清朝统治者对苗疆稍有不从或反抗的村寨,强行武力镇压,用武力征服后,在苗疆各险要处安屯设堡,派屯兵驻守,弹压挟制诸苗。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歧视虐待,苗族子女不得入学,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加剧了民族矛盾,苗疆暴动时有发生。治理苗疆成为清代贵州官吏头疼之事。康熙十三年(1704年),时任贵州封疆大吏的于准上疏朝廷谏议《苗民久入版图请开上进之途》称:“贵州遍地皆苗,种类颇繁,官士斯者,视苗如草芥;居斯土者,摈苗为异类,既不鼓舞,又不教习,遂使若辈沉沦黑海,罔见天日。应将土司族属人等,并选苗人之俊秀者入学肄业,一体科举,一体禀贡,既久苗民渐可变而为汉,苗俗渐可化而为淳,边末遐荒之地,尽可变中原之邦”。上疏获得议准。这一时期,亮寨苗民为了摆脱民族歧视与压迫,不得不违背根本,“自损以受用”于汉人,把“苗族”改成“汉族”。村民们学汉语、习汉俗,学习外来文化。亮寨的万元桥、龙氏宗祠、二樟堂佛寺、双樟书院、文昌阁……这些有明显江南文化特征的建筑就是修建于这一时期。于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亮寨由一个苗族村寨逐渐由演变成汉族村落。民族身份的转变,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清代科举考试,亮寨涌现了龙潜、龙祖甲、龙亨极、龙文广、龙绍讷等优秀科举人才。

  “改土归流”促进了苗疆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加剧了民族矛盾。“改土归流”实施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苗疆的管控,在各地安屯设堡,掠夺苗民田土,苗民稍有反抗,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官吏对苗民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民族矛盾更加激烈。《贵州通志·前事志》记载:咸丰初年更令苗人将军粮折银交纳,“提押追征,狱满为患”,使苗族人民“自掘祖墓,取先人含敛之物折价矣。”被逼得走投无路的苗民起来反抗就成了一种历史必然。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台拱(今台江)苗族人民在张秀眉的领导下举行反清起义,苗疆风起云涌,起义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亮寨也受到起义的冲击。按理,苗族义军一般是不会攻击苗族村寨,但亮寨苗族人为了摆脱民族歧视与压迫,已经改变了自己民族身份。作为为朝廷统治阶级服务的土司村寨,亮寨成了苗族起义军攻击的对象。史料记载:咸丰六年(1856)十月,亮寨被古州杨占先与阳洞土民数千人围攻烧死,庵庙皆毁;次年二月,又被金山寨一股与清台之众千余人掳掠打砸索钱捉人;第三年又遭乱兵劫掳财物,捣毁民房,任意杀戮。苗疆苗民“十八年大反”,这一时期,亮寨饱受战乱及匪患之苦,村民流离失所,亮寨一度衰落。

  从清“改土归流”到新中国成立,两百多年历史中,亮寨人一直以汉族人的身份登上历史的舞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亮寨人被迫改变民族身份,他们学汉语习汉俗,其语言、服饰、风俗等受汉化较深。因而亮寨有明显的江南文化特征,这些特征不仅表现在建筑文化上,也表现在亮寨文化教育上。其实,亮寨人心里是矛盾的,在外人眼中,亮寨人是汉族人,而在亮寨人心中他们是苗族。不然,他们不会把自己祖先的族别写在族谱里。清道光版亮寨司龙氏族谱《迪光录》记载:“亮寨龙姓的祖籍源于江西及吉安府泰和县,后迁至湖南绥宁东山(此地为苗地),再迁至湖南会同岩壁村,最后到龙政忠(第二十三世)则由岩壁村迁至亮司而成为亮寨龙姓始祖,龙政忠成为亮寨蛮夷长官司第一任世袭正长官。”《迪光录》“户口篇”有“亮寨司户口人丁俱系黑苗”,还清楚记载当时苗族人民的语言、服饰及习俗特点。《迪光录》清晰记录了龙氏祖先的迁徙的足迹及祖先族别。亮寨民族身份的再次转变,时针已指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亮寨龙氏族人商议并提出恢复苗族身份的申请,1986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亮寨龙氏489户苗族身份。

  千年的文化沉淀,凝结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迹。受汉文化的影响,亮寨的布局与建筑有江南文化的影子:街道建设工整划一,主街道从寨头至寨尾总长近千米,宽3米多;两边小街数十条,每条宽2.5米左右,大小街道主次分明,均以白方石铺中,鹅卵石镶边,把整个寨子划为若干住宅区,如曲子湾、八家巷、店子街、沟边街、三岔街、大字街等。街头巷尾建凉亭门楼,寨中开凿吊井、池塘、水渠,寨前建鼓楼。 亮司至今民众还有唱酒令歌、玩花灯、舞龙狮和阳戏表演等传统习俗。

  亮司是苗文化与汉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独特苗寨,逢年过节这里既有苗族芦笙歌舞,又有汉族舞狮花灯表演……如果你想探寻苗汉文化碰撞的历史痕迹,想领略似江南田园风光的苗寨景致,你不妨到这个尘封千年的亮司苗寨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