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探访三潮水

发布时间: 2020-11-10   作者: 吴安明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施秉县城东南部的双井镇,有一个名为三潮水的村子,离双井镇仅1.5公里。这是一个苗族村寨,有人家68户,人口300余人。别看这小村,故事却多着,于是我选择了一个秋天的早晨前去探寻,意在找出这里的神秘故事来。

  从双井过关土坳,再向东行一公里,三潮水就到了。三潮水苗名叫“遨忘亚”,也即汪家井之意。村头是一蓬古老的神树,分别是金蛋子树。金弹子树是一种常绿灌木植物,又叫乌柿,瓶兰。它的叶片常绿且有光泽,单叶互生。花朵颜色为青白色,花期在四月到五月之间。果实为球形,嫩时绿色,成熟后为黄色,果期在8月到10月之间。金弹子,花、果尚美丽,宜植于庭园观赏;宜于制作树桩盆景,果经久不落,形似弹丸,故名为“金弹子”。不可以食用,有微毒。金弹子因雌雄异株,所以金弹子有挂果和不挂果两种。金弹子树在苗寨一般长在村前村后,又加之不落叶,是护寨的好神树。古树之下安放着许多的石磴和指路碑。石磴,是专门供人休息之用的。在春暖花的时候,许多年轻人还会邀约着在那里唱歌。

  三潮水虽说是苗寨,但这里并非像其他地方那样,有吊脚木楼,而是一层的三间木房,青瓦,以及略显黑色的板壁。不过,新修的砖房不少,有的则显得十分的大气,现代感十分强。村级公路穿过村子的中心地带,交通方便,入户的道路都已硬化,给人以干净整洁之感。

  三潮水在民国之前是单家村,仅有一户人家,且是汉族人。我们不知道这个建在苗族地区的村落怎么会有这么一户汉人来。这户汉族农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迁入偏桥镇的一个边沿村寨,村子余下的也便全是清末至民国迁入的苗族了。当然,这户汉姓人家至今属于自己的还有屋基,其先祖的坟墓还葬于此。这户汉族是汪姓,而就是这户汉姓人家留下了许多的传奇故事,在这里流传着,至此代代相传。

  别看三潮水寨是个单家村,可却是一个进入府志的村落。乾隆镇远府志载:“三潮水,在新城东,每日三潮,甚为灵异。”新城,又称双井。旧为凉伞营,明崇祯四年筑。为防苗患,“当道特请中立新城以卫之”。我们不知道这汪姓是否与新城有关,但确与这三潮水及象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三潮水,其实是一口水井,一处间闲泉,此井每日出潮水3次,村名也由此而得。这井出水很大,可供冲水碾米,同时还可以借井水灌溉下游200多亩良田。间闲泉古朴幽静,泉边卧龙古树傲然挺拔,呼之欲出,誉为双井奇景。三潮水下方的石池子约宽一丈见方,修成扇形,深三至四尺,水从山脚岩缝中流出,时有红鱼游出。不潮时,只有竹笛那么细,其井沉奫涵蓄,不震不激,泊乎无声。潮水时,水如大腿一般粗,波澜起伏,浊浪涛涛。每次潮十余分钟,淹过前面拱桥即停。一般一天潮三次;天亮一次,中午一次,傍晚一次,因此称为“三潮水”。其实,发水季节一天不只潮三次。枯水季节,不一定潮。冬腊月和正月,通常不潮。发春水以后开始潮。人都以为碰到来潮好征兆,从前要烧香、磕头谢来潮。清代三潮水作为著名的古迹,载入方志。

  清雍正年间,汪氏自湖广迁来,看到这三潮古井的幽雅和这峰峦古老树木的丛生,加之又处在象道之上,于是落脚于此,并开垦了这三潮水下面的百顷良田。这汪氏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汪氏对其后代大加培养。

  据镇远府志记载:汪氏家族出了一个读书人叫汪兆鹏,十九岁时娶陈氏为妻,次年便生一子。儿子出生不到一岁,这兆鹏去世。陈氏“毁容截发,誓不独生”。兆鹏的姑妈劝说,你死后,哪个养育你的小孩?陈氏没有办法,只好强忍着心中的痛苦,并多方培养教育儿子。后来,其儿子汪天培中了武庠(武状元)。陈氏叹曰“死者可以瞑目矣!”再之后,她不仅看到孙子,还见到了曾孙才辞世。乾隆初,其子奉旨给自己的母亲建立牌坊,予以旌表。

  现在三潮水并不见三潮奇景,或者出了人们并不感觉到,听村里的人说,上世纪七十年,人们也还能看到潮水的出现。据八十二岁的耇和几介绍,传说汪氏有一个儿媳妇,她每天都去担水回来煮饭。这一天,早上去担水时,见水井里现出一条大大的红鱼。媳妇舀了几次水,鱼都进瓢里来。媳妇只好连同挑水桶一并带了回来,她用菜油来炸红鱼,可怎么炸,那鱼就是炸不进油,总是活鲜鲜的。其公公见到,说这是神鱼,不能食用,叫媳妇重新放回水井。媳妇当然也大惊失色,惊魂地将其放回了三潮井里。据传,第二天,人们到水井边,还看到那条被炸得炭糊的鱼还活着凫进洞里再也不出来。也就从此之后,这水井三潮现象消失了。人们说,这可能是触怒了神灵,因而不见三潮水出现。

  三潮水地处清水江北岸,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条件良好,树木种类很多。大量的阔叶林区,良好的植被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种植土壤,这里土层深厚肥沃。其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含量都明显优于周边其他地区的产田。其优良的土壤,使得早在清代就作为贡米的“三潮水米”,不仅外观上粒粒饱满,光亮,内质上更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三潮水米其特点是青梗如玉,腹白极小,米白质重。其品质特征粒细长、光洁透明。用此米做的饭松软略糍,喷香扑鼻,可口不腻,或蒸米饭,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喷香馋人,食之似糯不腻口,如粳不稀软,历史上曾是朝贡皇帝的御米。苗族人喜爱自家烤酒,当地人说,用这里的米煮出的米酒出酒率高,口味香甜醇美,能舒筋活血,祛寒提神。

  贡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由盛产稻米的地方经过对本地优质稻米,精心挑选而敬奉给当时给皇帝享用的大米,也称作御米。是对当地稻米的最高褒奖。

  明初,当朱元璋的雄威横扫西南之后,自湖广通往滇国的驿道从黔东一带打通,经过多次的东南亚经营,东南亚各国与明政府建立了藩属关系,从此朝贡也便成为一项年年进行的交往关系。特别是清雍正年间,由平越府(现福泉)经黄平重安、过偏桥(现施秉)到镇远的道路因路险而不适合东南亚入京朝贡的大象行走,于是清乾隆年间,从重安江开通了经谷陇至鼓楼的象道。遇有象差,沿路各村寨将起象棚、割象草等,以供大象经过。三潮水正好在象道之上,服务朝贡的大象也就成了三潮水汪氏家人的必须要务。

  据汪姓后人说,其先辈出过侯爵。侯爵之墓葬于高甸对面。清咸同苗族起义时义军掘其侯爵之墓而取出大量的金子银子。并将其尸骸悬于古树之上,三月而血流不止,其尸体上都长出鱼鳞甲了。新城是咸同苗族起义的大本营。离三潮水不远的竹子寨就是苗族义军将领包大肚的故居。1855年的苗族人民起义,完全由于清朝政府的压迫和剥削而引起。如“苗产尽为汉有……昔日之苗寨今尽变为汉寨矣”。大批失去土地的人民只能给地主当佃农维持生计。贵州养兵“协饷”额增至80万两,负担全被转嫁到各族人民肩上,田赋负担增加,造成“富者以贫,贫者以尽”,当地苗民被迫“自掘祖坟取先人含敛饰物以折价”的悲惨状况。再次是高利贷剥削。甚至到达赊借“一酒一肉,积至多时,有变抵田产数十百金”的地步。另有各地豪绅、土司、亭目、把事等也趁机渔利。他们包揽钱粮耗羡,中饱私囊,将其赋税转嫁农民。也因为苗民的贫困而揭竿为旗,出于对反动统治者的痛恨,他们对汪氏侯爷的墓也掘了出来进行报复。

  不过这汪氏也很义气,清末至民国时,有龙氏先居安顺桥(离此不远的黄平界地),因国民党抓兵,龙氏逃避三潮水,迫于汪氏的压力,国民党不敢进寨抓兵。后来得到汪氏的照顾,许多龙氏族人前前后后迁入三潮水,也就形成如今的村落。

  汪氏汉人,怎么会出现侯爷呢?既是侯爵那肯定不是汉族,清朝赐侯必须是旗人,也就是满人。汪姓的满族老姓是完颜氏,与金主完颜阿骨打同宗。完颜氏是最早汉化的女真姓氏。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中说,完颜氏,汉化后为汪姓、王姓,本意为“王”的意思。由此看来,三潮水汪氏既然能封侯,可能就是满族而非汉族。

  三潮水作为一处景点自然有人纵情,清代有一位叫作张广文的文人曾隐居僻处,纵情山水,以诗文自娱。有诗云:“水抱山环小住家,好将风景度年华。鸥盟白水情同淡,鹅换黄庭信未差。蔓草时除因爱竹,荆榛勤翦为栽花,幽居竟日无多事故,且课园丁学种瓜。”活脱脱一位喜山爱水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