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黄平土司古城岩门司的历史价值

发布时间: 2020-12-21   作者: 张文杰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土司制度与岩门司

  2013年,黄平县谷陇镇岩门长官司城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这个位于清水江畔的偏僻村庄,吸引了很多人对它的关注。岩门司是怎样一个村落?因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笔者对岩门司村进行田野考察,岩门司的历史得从岩门司的“司”说起。

  “司”即“土司”。封建时代,朝代更替频繁,而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大都远离政治中心,朝廷管理鞭长莫及。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事关国家稳定统一,为了巩固边疆安定,朝廷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一些民族管理政策。唐、宋时在西南、华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过羁縻府、州,任命当地土著首领为世袭的刺史、知州。元朝后,以宣慰使、宣抚史、安抚史、招讨史、千户、百户等官职封赠各族首领,土官的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遂形成一定制度,这就是土司制度的雏形。土司制度就是由中央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以土治土管理这些偏远地区,这些民族首领土司在当地就是世袭的土皇帝,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一定特权,但是他们也承认中央王朝的统治,还会上贡和听从朝廷的调遣,例如有战乱的时候派士兵帮助朝廷平叛等。土司制度的推行,不仅加强了朝廷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而且还巩固了边防,所以土司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到发展。土司制度始于元代,明代,土司制度发展到鼎盛期,至清代,朝廷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土司制度渐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土司制度彻底消亡。

  岩门司就是土司制度的产物,它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载体,见证了清水江流域土司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极具历史价值。

  岩门司的兴盛

  岩门司后依高山,前临清水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控制岩门这一苗疆战略要冲,明清政府在这里设置土司进行管理。岩门司设置初期四周建的是土墙,由于屡次受到战乱的冲击,土墙多次损毁,不利于防守。1741年开始,清政府在岩门修建规模浩大的城墙防护工程,用石墙把岩门司围起来。据嘉庆《黄平州志》记载:“原址在清水江南岸,筑有土城。后北迁今址,于乾隆六年(1741年)建此石城。”岩门司城墙依山顺势蜿蜒而上,城墙全长1642.2米,宽2.67米,高4.5米(含垛墙1.33米),于高险处构筑炮台3座,城门有楼,炮台有房,靠江处设有水关2座,扼守清水江咽喉,主宰往来船只命运。岩门司上接重安、凯里,下达沅江、靖州,系清水江上游咽喉,清政府长期派兵驻扎于此,是清政府“约束屯堡”的政治、军事要地。也是清政府控制黔省东南之要塞。

  土司的设置,军队的进驻,南迁的移民,往来的商旅,经过几百年发展,到乾隆年间,岩门司成了当时清水江中游人口密集繁华一时的土司城堡。据现在岩门司的村民说,鼎盛时期,岩门司有四百多户居民,城内设有土司衙门、岩门讯把总和黄平卫千总署,还设集市,南来北往的商人,附近的居民都来此赶集,热闹非凡。城内有商铺、酒馆、旅店……城墙、城门上有士兵日夜巡逻把守,岩门司成为当时清水江中游兴盛一时的军屯商旅之城。

  岩门司古城垣遗址

  岩门司村最出名的就是岩门司古城垣。岩门司古城垣位于今黄平县谷陇镇岩门司村,距县城50公里,南临清水江,对岸为台江县属。岩门司城垣始建乾隆六年(1741年),距今有近300年历史。它是贵州东部修建得最为完整和最为坚固的城垣之一。岩门司古城垣全长1642.2米,宽2.67米,高4.5米(含垛墙1.33米)。城墙以青石精砌而成,墙顶以墁料石,上下安砌墙垛,设有东、南、西3座城门。岩门司城垣临江依山就势而建,工程难度极大。据村民说,当初此城墙的修建,征集了湖、广两地的能工巧匠,以糯米、桐油、石灰熬浆粘接,建筑结构十分坚固。修筑这样浩大的护城墙需要耗费相当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而当时国库空虚的清政府是无力拨划出这样一笔巨额费用的,但仅凭岩门司土司财力也无法修建完成。岩门司村民说,岩门土司想到一个绝妙办法:利用地处清水江要冲的地理优势,修筑水关,派兵扼守清水江这条贵州省通往外界的黄金水道,强制过往的船只必须先运来一船青石方可通航。相当于现在收关税。靠过往船只运来一船船石料,于是城墙就修筑起来了。修建如此规模的城垣,所需石料之巨,仅靠过往船只献石,可见当年清水江航运之繁忙。

  岩门司历经多次战火洗礼,虽城垣的三座城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古城垣主体保存相对完整。1972年当地村民拆取城石修整河道,毁城墙107米,南门无存,东门仅余一侧,其余旧貌依存。目前,黄平县已启动了这项修复工程,并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修复工作,以恢复其当年雄姿。

  岩门司古城垣,对于研究清王朝苗族历史文化、土司社会历史和土司军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岩门司的今天

  当我的车停在岩门司村口的时候,正午的阳光正直射在岩门司的东城门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垮塌了一半的城门,左边的城门及上面的拱门不知去向。但仅凭着半边的断门,就可以想象出以前这个城门是多么的雄伟!

  从东城门往里走,一条宽约两米的花街古道延伸进村中。我能依稀见到岩门司城当年的繁华之后留下的遗迹:鹅卵石铺就的街道,石级,街道两边人家房舍的堡坎和台阶都是由整齐见方的青石砌成,这不知是以前就是这样还是后来拆古城墙上的石块砌成的。卵石镶嵌的花街尽管有后人修缮的痕迹,但从裸露的地方不难看出一个个石子都光滑如镜,那是岁月打磨过的印迹。一栋栋木屋民居就沿着那一条条笔直的花街路依序排列,寨道两旁的民居都是大门对开,很有城市街道的韵味,从这些街道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土司城的痕迹。房子大多是木房,几乎每栋木房子都是三开间的地楼或吊脚楼,房顶盖小青瓦,壁柱黧黑,大门都是双门,大门上又安个腰门,具有明显的江南建筑与苗族建筑结合的特征。 现岩门司村里仅有50多户人家,汉苗杂居。在村中采访了解到,如今村里已经没有何土司后人,何氏家族已全部搬离岩门司,据说一部分去了贵阳,一部分居住在谷陇加巴,一部分居住在施秉等地。现岩门司主要有田、刘、张、潘、邓等姓氏,苗族和汉族大约各占一半,不过这里的汉族人都会说苗话,看来村中的汉族人在长期与苗族人打交道中已融入当地苗族社会。现在村子里汉族与苗族相互通婚,相处和睦。

  岩门司那段烽烟弥漫的历史已远去,那些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你争我夺的主角早已归于尘土,只留下这些时光消磨得很慢的石城门、石城墙、鹅卵石花街……诉说着岩门司历史的过往。站在南城门上凝望,山梁、河流、城墙、村庄、古街……相互掩映,眼前的岩门司村浸染着一种岁月风雨洗礼后的沧桑之美。

  岩门司城的文物价值

  岩门司城是何氏土司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沿用了465年,岩门司城见证了清水江流域土司制度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古文化遗存,岩门司城是极具文物价值的。

  第一、岩门司城是土司制度的见证。

  土司制度由唐宋时期的羁縻政策发展而来,是中原朝廷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方式,朝廷通过“以土官治土民”的方式管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土司制度逐渐衰落。岩门司城地处苗疆前沿,这里地势险要,陆路,往南可深入苗疆腹地;水路,水流而下可达湖广。岩门司是明清时期朝廷设在苗疆的前沿军事哨所。既可以监视苗疆的一举一动,又扼清水江这条贵州通往外界的黄金水道要冲。地理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在改土归流的浪潮中,岩门司因处苗疆前沿而一直保持土司制度。到1935年末代土司何仲文,何氏土司王朝终结,岩门司城见证了土司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第二,岩门司城极具艺术价值。

  岩门司城城后依高山,前临清水江,地势险要,自然风光优美。岩门司的码头文化、城墙文化、石级文化、鹅卵石街道文化、民居文化、汉苗融合文化已成为“非遗”加以保护传承。残存的古街道、古城门、古城墙、古民居、古码头等都见证着这里昔日的繁华与辉煌。岩门司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考古发掘的特点。岩门司是汉文化与苗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这里的建筑既有江南汉文化的特征,又有苗文化的印迹,体现了汉苗文化的相互包容与和谐发展。岩门司城给观赏者美的享受,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岩门司的历史文化无疑是厚重的,正因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历史遗迹,岩门司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