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家乡独特的年俗

发布时间: 2021-03-08   作者: 张永文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我的家乡黎平县九潮镇赖洞村坐落在黎平、榕江两县交界大山深处都柳江支流源头的一个田坝上,依山傍水而居,全村共有500余户2270多口人,是一个侗汉杂居的偏远山村,既有侗族传统和谐元素又有汉族文明和谐文化交织共存,世居这里的父老乡亲以敬畏来崇拜自然、以勤劳来守望相助、以和睦来为人处事,构建成了一方舒展宁静祥和、留住美丽乡愁的栖居家园。每到春节,家乡除了流传中华传统的年俗文化,还有许多独特的乡土年俗文化,表现出了这方水土这方人的淳朴善良、和谐共生、感恩戴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列举几项以供分享领略。

  放田捉鱼。家乡坐落在一个狭长坝子的中间,寨子上下田坝长各有5华里,田畴数百亩,阡陌纵横,发源于村境内的都柳江支流由田园村寨中穿流而过,生生不息地浇灌着坝子上的农田。因此,家乡的家家户户都有稻田养鱼的农耕习俗,并且自养自繁,农田里随时都保养有鲜鱼。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要放田捉鱼吃,用鲜鱼参豆腐或萝卜来煮成“酸鱼冻”,过年每家的餐桌都要上这道菜,意为年年有鱼(余)、鱼米双丰。

  接已故亲人过年。除夕当天,在家乡家家户户都派人带着刀头、酒水、糖果、香纸、鞭炮到坟上去接已故亲人来过年,在坟前敬奉、烧香纸、放鞭炮、磕头后,去坟上的人要虔诚地邀喊已故的亲人回家过年,比如在已故奶奶的坟上,就会喊到:“奶奶呀,今天过年了,我们来接您回家去团团圆圆过年,请您保佑我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表达每逢佳节倍思亲,对已故亲人的孝敬、怀念和哀思。去坟上接已故亲人回家后,才做与吃年夜团圆饭。

  砍摇钱树。大年初一,一元复始,为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祈盼财源滚滚,岁岁平安,家家户户的人都要到山上砍摇钱树。摇钱树大多是找树叶较多的长青树枝,砍回家后摆放在大门的两边,既表达美好愿望,也有迎新添财之意,还有避邪驱灾之用。

  砍堆柴。大年初三后,家家户户都集中上山砍堆柴,把采伐的树木截成或劈成一米长左右的柴块堆放晒干后,秋收前便统一去担回家来烧火做饭及取暖使用,砍堆柴成了新年生产劳动的“第一课”,也是家乡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农耕文化现象。堆柴是用“排”来计量,即在地上横着两根木楞子,两头各钉上两根胳膊粗的木桩,把截或劈好的柴块整齐地堆放进去,用大人的双手伸直来测量,长高各测一下为一“排”,一般每家至少要砍三“排”以上,每“排”干柴约有20担(每担60——80斤计)。正月初几,家乡嫁出去的姑娘及女婿都要回娘家来帮砍堆柴,有的甚至还邀年轻力壮的伙伴来突击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发展,家乡电器化的普及,烧柴火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取代,这种年俗已经发生了转变和被淡化,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文明新风尚已在家乡日渐深入人心,成为建设新农村的行动自觉。砍堆柴的年俗只留在了人们岁月的记忆里。

  造新年林。正月间,在家乡家家户户都要在自留山上砍堆柴的空地、田边地角造新年林,表示播种新的希望,广纳财源,永护青山绿水,其实也是传承采补平衡、永续利用的朴素生态观,把尊重自然的生活规律延续下去,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迎新春、添绿彩,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园。

  这些独特的年俗,是家乡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创造的,既是美丽乡愁的重要内容,也是浓浓年味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憧憬,传递着祝福,体现了家乡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勤劳善良、温情孝悌、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