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乡贤赋能旅游兴—— 天柱县三门塘景区揽胜

发布时间: 2021-06-08   作者: 陈光昌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村姑农忙归来晚,闲暇门前舞蹁跹。”夜色朦胧,华灯初上,清水江边,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一群村姑踏着鼓点,与游客一道,莺歌燕舞。

  “这段时间,来这儿观光的游客真多,一个个兴高采烈。”三门塘村新建了景区入口广场、石拱桥、寨门、游客服务中心、木栈道,房屋建筑做了风貌改造,民宿民居古色古香,阁楼、观景长廊飞檐翘翅,怀旧与新奇并存,现代与乡愁融合,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门塘景区是全省100个旅游重点景区清水江百里画廊的核心景区,是天柱县脱贫攻坚的重点项目,是天柱县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天柱县承办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重点观摩项目。该村通过旅游景区建设,“本真古文化、侗家民族风”扑面而来。据村民介绍,该村依托村庄的石、水、树、祠等特色景观和文化,以及乡贤的大力支持,倾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镇、少数民族旅游胜地,以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产业发展,通过生态+旅游度假+乡土文化,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效益,构建三门塘全域经济体系。美景和美业相得益彰,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在建设过程中,淳朴民风在当地已内化于行,蔚然成风,涌现出无数的动人故事,成为旅游村寨建设的动力源泉。

  在三门塘村刘氏福记木行,一栋高大巍峨的封火砖房,墙脊高耸,装饰不同图案,显得雄伟、美观。砖房内有一口太平缸,缸体用五块大青石板嵌成。正面的石板雕刻各种精美的图案,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百鸟鸣春、鱼跃龙门等,镌刻细腻传神,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这栋砖房是村民刘武才、刘慧、刘跃明的老屋,三人很开通,听闻村里正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旅游村寨,自愿将自己祖传200多年的窨子屋开辟为古建筑、侗文化、木商文化研究阵地,对外开放,供人观赏。屋内的雕花古床、镌刻门窗、古石门枋等保留完好,外商出巨资也不出卖,用来教育激励干部群众自觉保护古建筑,奉献乡村振兴,为建设旅游村寨作贡献。

  乡亲们对旅游村寨建设,拥护支持有加。

  74岁村民王扬林主动将自家70多个平方的菜园让出来给村里建设,看到村里将这块地建成一个草坪、绿化带,王扬林很开心,“这样一建设,漂亮多了,我家只不过种菜远一点而已。”

  王扬铎、王名德、王名隆等村民踊跃拆除废旧猪圈,用于铺设岩板路,房前屋后焕然一新。王扬波、王万林等村民让出自己的菜地,用于修建公厕、路道,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游客。全村90多户村民积极把自家的菜地、猪圈地等让出来给村里建设旅游项目,水榭歌台、水上乐园、国际酒店等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里的村民也表现得非常积极。“我一直在这里干活,铺岩板、砌堡坎、拌灰浆我都干!”村民吴厚礼说,为了早日建成各种项目,为了让村民早日吃上旅游饭,他辞去了在浙江包箱厂6000多元月薪的工作,一心一意投身家乡建设,哪怕工资少点也愿意。像他这样投身家乡建设的村民达40多个,工地上到处是村民加班加点忙碌的身影,美丽三门塘在村民的忙碌中逐渐展露娇容,清新脱俗。

  这不,村里的10多名村民主动请愿,参加志愿行动,支持村里协助开展卫生整治活动。晴天里,雨天后,三门塘都显得格外赏心悦目。淳朴民风像春天雨露,沐浴三门塘这朵山花带露绽放,不仅宜居宜业,而且宜游。

  近年来,天柱以乡村文明建设为载体,涵养淳朴民风,助力旅游村寨建设。像三门塘一样,其他的村寨借着县里旅游产业化的东风,自发投工投劳,捐资捐物,建设旅游村寨,迎接全州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到来。渡马镇共和村甘溪侗寨自发捐资修复秦岭坳、两岔路、凉亭形等古建筑,为“中国功夫村庄”增加看点;高酿镇地良村村民自备了腊肉、香肠、腌鱼等10余种旅游特色产品,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增添美味;蓝田镇东风村村民积极流转土地,种植百香果150亩,为魅力东风采摘亲子游打下基础……

  天柱县315个村的乡贤和村民借着县里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契机,争先恐后,积极开发森林、水体、农业等业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向甲级旅游村寨、乙级旅游村寨建设进军。届时,天柱将村村是康养中心,寨寨是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