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梦里水乡·青草雷屯

发布时间: 2021-08-17   作者: 伤痕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沅水,在贵州境内称清水江,穿过苗岭山麓,两岸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路险难行,民风淳朴,历史上是各朝各代的边地。溯江而上至锦屏县城,有东西两 条大河相会于此,形成了奇特的“三江共一水”奇景。

  亮江,因三国时诸葛亮征南蛮于此驻军而得名。流域内地势平坦,多为丘陵山地,万亩大坝比比皆是,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方之一,汉代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雷屯,离龙标故城不远,位于亮江中游,居民为朱氏族人,是明朝屯田制的产物,也是亮江流域汉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村寨之一。相传,雷屯朱氏是明朝皇室后裔,有着汉家皇室血脉,由此,六百多年来充满了种种传奇。

  公元2017年清明,雷屯朱氏举族到铜鼓城外的楚王妃子墓祭扫,正式认祖归宗,才揭开隐藏了六百多年的神秘面纱。铜鼓城外的妃子墓埋葬着楚王朱桢最宠爱的妃子,她随军征战时客死铜鼓城,未能入王陵。

  雷屯一经入世,其淳朴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即惊艳世人,其军事屯堡的性质和原汁原味的汉文化成了千里苗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来了各方的关注,成为各类人士最喜欢的美丽乡村打卡地。

  雷屯,最初是作为军事屯堡存在的。朱氏先祖焕文公随楚王朱桢镇守铜鼓城时被封忠勇都尉侯,负责大军的粮草保障,焕文公选址雷屯作为屯粮之所。后朱桢因靖难之役回京师而不得归,焕文公因此留守雷屯,屯田归民。

  雷屯寨门“大明楼”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是近年新造。老寨门已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只在“朱氏族谱”里有图纸遗存。但寨门以内的街巷和民居却基本保存完好,向我们打开了一页历史的窗户,得以窥见历史的画卷。

  屯内民居为典型的北方四合小院,门开外八字,外筑封火墙,中有天井,两旁是厢房,堂屋正中置神龛。街巷皆为“丁”字结构,四通八达有如迷宫。陌生人入屯,会左右碰壁,若没有人指点就很难找到出路,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设计是明代军事屯堡的主要特征,体现了攻防一体的军事思想。“丁”字设计的妙处是街巷子多为“死”胡同,胡同两边是高大的封火墙,中有射击孔,便于防患兵匪。屯中居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是明代屯田制的根本。

  屯内朱氏宗祠是黔东地区现存最大的宗祠,占地极广。其建筑是典型的徽派风格。青石打底,青砖黑瓦,上涂白石浆,门楼三叠,斗拱翘翅,高大气派。中间有大匾,上写“朱氏宗祠”,每一叠又多圆拱画壁,上画龙凤麒麟和花鸟虫鱼。

  门楼三间,中为正大门,上有一联“述仁智勇还须猛着祖鞭,存忠孝廉不愧后起肖子”。左右有偏门,中间是六面巨大白壁,上书朱熹的“礼”“义”“仁”“信”等理学思想文字,体现了雷屯朱氏的治家情怀。

  门内是一个大天井和两进三间的木楼,是为宗祠重地。原来是三进三间,大天井前为戏楼,由于历史原因已被拆毁了,只剩下墙上的几截废柱。后楼主要供奉着朱氏先祖牌位,牌楼为神庙造型,肃穆神圣。

  这些历史遗迹是雷屯留给后人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财富,但雷屯的更神奇之处却是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国农业部命名其为“生态家园示范村”,省、州、县命名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最适宜人居乡村”。

  皆因有一条亮江从村前经过,江水奔腾而来,于屯外两里被古老的石灰岩山体阻挡,冲刷出一个深潭,潭崖山体上岩石洁白如玉,于是取名玉龙潭。潭水回旋,千百年来在岸上形成了一个千余亩的小平原,雷屯就因此得名。

  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这样的地形非常适合修建军事城堡,这也是焕文公选址于此的原因。江水为天险,后山为屏障,又屯中多石头,沿岸而铺,砌为堡坎,一为城防,二为防备洪水侵蚀。六百多年来,得以保存耕地不失,城防不丢。

  屯中还多古树,尤与古柏为最。或直,或曲,或立于岸上,或垂落水中,或生在关隘,或横亘寺前,都要数人方能合抱。中有老藤纠缠而上,结有绿色果实,乡人采来做凉粉,也有的寄生着骨碎卜,村乡人采来做药材。

  当玉龙潭水漫漫而出时,罕见地于江中分流为四条水道,水道中形成了三个沙洲,沙洲斜卧,形似几条逐波的鱼,被乡人形象地称之为团鱼洲、鲤鱼洲和草鱼洲,真是惟妙惟肖。团鱼洲最小,不过两亩,草鱼洲最大,有十数亩。

  洲上江风习习,温润凉爽,是消暑的好去处。四条水道绕洲而过,不急不缓,清澈见底。江上有鹰击浪,有鱼逐波,江边有人挑水,有人浆洗。也有人拾级而上,手牵着小童行走,像极了桃花源里的人家。

  沙洲上古木葱郁,多为河柳,春来发枝,秋来落叶。树下是青青的草地,四时常青常绿,很少变化。乡人在洲上放牧牛羊,在河中放养鸭鹅,自在悠闲。沙洲离岸二三十米,村民又于水中铺设卵石,跳跃来往,名曰“百步跳”。

  有人来此,于水中捧起一捧清冽洒在脸庞,泪流满面,他是归乡的游子;有人呆坐草上,看着水中的影子发愣,他正在经历沧桑;有人追逐着,在一棵树旁停了下来,彼此拉手,他们是世间的有情人。

  这样一处广阔的江中草甸,无论是谁来了都会心生欢喜,各自亲近;这样一处幽远恬静的田园,无论是谁来了都会有如牛羊吃草,回归自然;这样一处独立绝世的梦里水乡,无论是谁来了都会悄然看穿人世的清凉,魂兮归兮。

  水上绿洲,可以说是雷屯蜚声在外的名片。近年来,雷屯人也有意围绕着这张名片来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在国家的支持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修建了很多硬件设施,特别是“一事一议”项目的完成,极大改善了旅游环境。

  为了方便游客停车,修建了专门停车场;为解决吃饭问题,建立多家餐饮门店和烧烤屋;为方便游人行走,修缮了江边走道和风雨长廊;为了游人过江,重新把百步跳打了硬桩;又买来许多帐篷,出租给喜爱露营的人……

  水上绿洲是雷屯的名片,但其实雷屯的旅游资源还有不少,养在深闺人未识,尚待开发。比如,在绿洲之下就还有三百余亩水面,雷屯人叫它烧鸡笼,虽不知何意,但江水湛蓝,平滑如镜,有数百亩宽阔。

  神奇的亮江在这里停下了她的脚步,回眸一笑,留给了雷屯一个镜子似的湖泊。湖岸上有古老的渡口遗址,是旧时的官道。渡口上有精雕细刻的柱石遗落,是将军庙的遗存物,庙旁那块突兀而出的巨岩却是将军的死难地。

  湖对岸还有大岩倒卧一侧,似一只扑水的獭猫。相传江上的三个沙洲就是被它撵上岸的大鱼。又有岩山形似一只狮子,匍匐在屯后,在把屯子静静守护,前些年修路挖出一个溶洞,深五十米,里面有顽石活像一尊观世音菩萨。

  这些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都是雷屯未来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所在,是一笔宝贵财富。当然,这些环境和景观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是与雷屯人数百年来所受的朱氏理学熏陶分不开的。

  历史上,雷屯人多地少,就因地制宜的发展了以果蔬为主的经济,在锦屏有“地步的韭菜,欧阳的姜,雷屯的黄瓜堆满仓”之说。近年来又发展了多种新产业,引进了石斛和西兰花、油茶、药材等经济作物,也效果显著。

  2019年全村八百余人口全部脱贫,这为雷屯发展乡村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抚去历史的埃尘,当古老的雷屯向我们走来,它的温婉秀丽就再也不需要用面纱遮住,如一个飘逸的女子,站在水的中央,展示着巨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