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帝师孙应鳌

发布时间: 2021-10-25   作者: 姚瑶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谁也不会想到,四百多年后的某一个早晨,一个写诗的中年人会对此长久的思索。就在我们的身边,距离凯里市三十来公里的炉山镇,因为孙应鳌先生而振聋发聩。

  当有一天,我把笔触伸向四百多年前的某个早晨,我想这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情。

  明朝建国初期,明太祖为了巩固政权,重视教育、兴办学校,试图以儒家教化思想来加强对臣民精神的控制和统治。同时,他多次下诏求贤,征召各地大儒贤才,作为实施“文治”政策的主要传播者,足可以看出其对教育的重视。

  在明、清皇帝的众多老师中,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比如万历首辅张居正,他不仅是一代名臣,更是著名的帝师。从大明万历元年即公元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十岁登基起,身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就一边辅佐、一边教育皇帝。在张居正的辅佐下,明神宗朱翊钧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要说孙应鳌,必须先说张居正。张居正作为大明帝师,与历史上的姜子牙、管仲、商鞅、李斯、张良、诸葛亮、房玄龄、耶律楚材、刘伯温齐名为十大帝师,其能力、才华及治国理政经略可窥一斑。十年的辅政,换来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开花,几乎创造了一个晚明的小高潮,但最终改革戛然而止。

  张居正与孙应鳌叔父孙裒在1547年同科进士,又同为庶吉士。从“愿勉旃自爱,归见令叔虑吾(孙裒),证以山中所得,何如?恐当远逊阿戎矣!”等语,亦足见两家的交谊。

  张居正对人才的重视可以从对孙应鳌的赏识看得出来。张居正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加上作为明神宗朱翊钧的老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一言九鼎,是明代宫廷教育的旗帜性人物,他的教育理念对明朝的宫廷教育乃至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明嘉靖六年(1527年),孙应鳌出生于清平县,传说九岁能作文,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举,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京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历任陕西提学副使、四川右参政、佥都御史,官至工部尚书。隆庆六年(1572)建清平山甫书院,回乡讲学,吴国伦提学贵州时,亲晤孙应鳌于山甫书院。

  在孙应鳌任陕西提学副使时,作《谕陕西官师诸生檄文》16条,详细阐明了他的教育主经和为学之道,曾提出“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理念,通过讲授《尚书》,婉言劝说明神宗不要贪图享乐,应了解百姓的稼穑艰难,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可见其良苦用心。

  孙应鳌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给皇帝讲课的人,他较好地传承了张居正的思想精髓,比如对皇帝灌输重德爱民的思想、树立重勤轻玩的观念,强调重道轻艺和重俭轻奢。

  明代中晚期,正是阳明心学从发展到壮大的重要阶段。从嘉靖初年开始,阳明心学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派并登上中国历史舞台,阳明弟子遍布全国,阳明心学不断在全国各地传播。王阳明谪居贵州龙场期间,先后在龙场和贵阳讲学,贵州成为阳明心学的发源地。孙应鳌作为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在王阳明学说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他继承了王阳明学说思想,成为贵州省古代第一位哲学家。

  因对现实不满,孙应鳌把眼光投向疮痍满目的社会,写下不少直抒胸臆的诗歌作品,《黔诗纪略》收录其诗有457首,他的《学孔精舍诗钞》是贵州最早的一部诗集。

  从庞大的历史资料还原孙应鳌所处的大明时代,那是历史学家的事情。我只是在浩瀚的史料中寻觅先生的点滴,以此对其过往致以敬意。

  漫漫历史岁月见证了炉山的兴衰与变迁,并留给炉山宝贵的精神财富。2018年国家发布全国重点镇名单中,炉山榜上有名。如今炉山的工贸行业正在蓬勃兴起,绘就一个朝阳般的炉山。

  发展,离不开教育,我在炉山第二小学走访发现,学校高标准建设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户外运动场所,保障学生的生活居住水平,同时,开展户外拓展及班级集体活动,不定时开展篮球、足球、诗歌、绘画等团体活动,并设立班级评比奖,让学生把班级当成一个大家庭,激发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这些,无不受到孙应鳌的影响。在这里,重点谈一下他的教育思想,孙应鳌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和人才的培育,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和教师模范作用,主张师道与学道相统一、思与学相结合,并对教学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作了系统论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作为帝师,孙应鳌有力推动了晚明文风的转变。

  1582年,张居正去世。张居正死后不久,明神宗开始清算张居正。1583年,朝廷再次启用孙应鳌,授刑部右侍郎。1584年3月,改授南京工部尚书。孙应鳌均不仕,遭言官弹劾。

  我不知道孙应鳌心里太多的愁苦是如何付诸东流的,“建文君事”这四个汉字一经重新组合后的意义,始终是朱家王朝梗心的事,尘封了一百七十多年,其间无人敢提起,孙应鳌抓住解禁时机,第一个吃了螃蟹,触碰“时禁”,先生的胆识和气节让四百多年后的我,颜面扫地。可以说《明史》得以恢复建文年号,孙应鳌功不可没。

  朝廷对孙应鳌此《疏》的处理结果是“留中”。“留中”,指将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交办。明代官员向朝廷呈送奏折,如果皇帝对相关奏折觉得不合己意,或者认为不合时宜,就会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扣留相关奏折,即“留中不发”。

  孙应鳌《疏》奏之年,为1573年。时年,“建文君事”刚刚解禁。孙应鳌《疏》上后,虽然“举朝目为昌言”,张居正亦有同感,但因其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此《疏》最终“留中不发”。

  1574年9月,孙应鳌入京任大理寺卿;1575年4月,晋户部右侍郎;1575年8月,又改礼部,掌国子监祭酒事;1576年正月,补充经筵讲官。

  1576年10月,孙应鳌以病乞休。

  1579年,朝廷重新启用孙应鳌,授国子监祭酒,孙应鳌不仕。

  孙应鳌的这段履历极富戏剧性。明神宗年幼、张居正主政期间,孙应鳌并未因《疏》获罪或被“冷藏”,反而得到重用。换为四百年后的今天,大凡举荐人才,德才兼备者必推荐,必用之。足见《疏》是得到朝廷上下特别是张居正认可的,“举朝目为昌言”之时评并非言过其实。

  1584年7月,孙应鳌卒于清平家中,享年58岁。孙应鳌谢世后,安葬于城南校场堡右凤凰山下。朝廷鉴于孙应鳌的贡献,便赐祭葬。

  孙应鳌谢世后,贵州巡抚郭子章等要员为其请谥于朝,获诰谥“文恭”。后在孙文恭原书舍处建祀祠,清代中期毁于兵火,清光绪七年(1881年),孙应鳌的后人出资重新修建。

  孙文恭公祠坐落在炉山镇老北门石仙鹤巷口,后人为纪念孙应鳌,特意把此地改为淮海路。据说,孙应鳌少年时曾在此读书。有一年春节,炉山城关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张贴了大红对联,大家为了试试孙应鳌的记忆力,便让他骑着马奔跑过街,要他把两边街各户人家所贴的春联一一背诵出来,孙应鳌一口应承。只见他骑着马飞驰而过,而后竟能一副不漏、一字不错地把街两旁所有的春联全部背诵出来,人们惊叹不已。那时,孙应鳌已经表现出神童的气质,为之后入仕做了铺垫。

  我认识几位孙应鳌的后人,每每谈及孙应鳌先生,都感慨有加,摇头哀叹。几年前,我曾想斥资筹拍电影《少年孙应鳌》,终究没有拍出来。2027年,也就是孙应鳌诞生500年,孙应鳌作为凯里市历史文化名人,贵州历史上第一位给皇帝授课的帝师,也是王阳明再传弟子中成就最高和集大成者之一,对孙应鳌的研究势在必行,这对推动文化繁荣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历史的车轮前进了四百多年,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行走在炉山老城区的街头,临街的建筑层楼叠院、高脊飞檐,复古的徽派建筑依然有当年的气势,这些历史的痕迹并没有轻易从我们记忆里抹去。

  我极其虔诚走进孙文恭公祠。大红朱漆依然呈现新鲜的味道。猛一抬头,正厅房梁上缠绕着红丝带,微风轻吹,把四百年前的历史无限拉近,像打开的史书,一页页翻开。

  在孙文恭公祠外,我写下一首《你在清平》:“此时此刻,抬头仰望孙文恭公祠/天空飘出你的模样/我只能让大明的风吹得轻些,再轻些/我只能把自己当成一粒沙,一粒渺小的沙/在劲风中,慢慢靠近你/让吹响的芦笙/替我把心中的话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