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让非遗插上时代翅膀—— 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 2021-12-20   作者: 余天英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学“刻道”、刺绣技艺,观水龙节、独木龙舟节……施秉县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古朴浓郁,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从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由此,施秉县非遗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施秉县有民族特色村寨300多个,民族服饰80余种,民族节日135个。县域内有非遗项目国家级1个、省级11个、州级2个、县级121个,有非遗传承人国家级2名、省级6名、州级6名、县级74名,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省级2个、非遗展示馆1个、非遗传习所2个、非遗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1个。

  让非遗传承生根发芽

  非遗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它虽是历史的表达,但却不是对过往的迷恋,而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活化石。施秉县通过非遗入校传承,为学生创造多元体验,丰富日常经验,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在施秉,有一个别具一格的非遗传承基地——杨柳塘屯上“刻道”展示馆,展示馆由杨柳塘镇屯上村屯上苗寨村民吴通贤管理。作为国家级非遗苗族“刻道”传承人的吴通贤,近10年来,利用农闲时间收徒传艺,为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刻道”展示馆也成了各地学生寒暑假最喜欢去的地方。

  平日里,吴通贤会到学校去授课,寒暑假时就在家里“开课”,向爱好传统文化的各地学生们传授“刻道”文化。“刻道”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施秉县及其周边苗族历史文化载体之重,是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依据。

  让非遗技艺开花结果

  近日,记者在施秉县马号镇六合村刺绣扶贫车间里看到,绣娘们坐在绣架前,灵巧的双手飞动,上下穿行,一幅幅精美的苗族刺绣作品就被绣了出来。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可如今,刺绣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产业。绣娘在传承过程中,积极将苗族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让生产出来的苗绣产品既能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在市场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六合村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该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苗族文化特色,村里的绣娘所制作的苗绣产品不仅做工精美、寓意美满,更具有实用易用等特点。目前她们已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让清水江苗绣走出大山。

  让非遗融合展出魅力

  走进施秉县 氵舞 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便是五彩斑斓的苗族刺绣成品,领带、围巾、披巾、苗族时装、壁挂绣片、民间风俗画……

  “哇喔,这披肩绣得太美了。”

  “我突然觉得好想学习刺绣,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绣片。”

  “我们这里可以体验的,我们会教您绣,作品可以带走的。”来自贵阳的几位游客一边参观 氵舞 水云台刺绣工坊,一边感叹,工作人员也耐心地讲解。

  据介绍,该公司是一所集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观光文旅体验为一体的非遗苗绣传习中心。中心苗绣手作大师团队拥有州级以上非遗传承人4人、高级工艺师3人、绣艺精湛绣娘52人。

  近年来,传习中心与省内外各大高校开展合作,不断引进新鲜血液及创新理念,倾力将其打造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传习中心。目前与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关系,合作设计的系列非遗产品已投产投入市场。

  几年来,该公司坚持深入探索以“非遗+对外交流展会、非遗+文化旅游、非遗+就业扶贫”为主的发展模式,为传统工艺振兴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有效扩大民族手工文化从业人群队伍。目前,该公司在刺绣工艺及生产技艺方面已申请专利15项,累计带动1000余位村寨手艺人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