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遗世独存的“汉文化孤岛”——隆里

发布时间: 2022-01-04   作者: 张文杰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image.png

  在贵州东部边缘的茫茫林海中,有一座明代遗留的军事城堡——隆里古城,其独特的形象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犹如镶嵌在贵州高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清《龙标志略》这样描述,古之隆里,“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规模之大,人烟之旺,可见一斑。虽然历尽沧桑的隆里古城作为军事驻防要地的威严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一座集古代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典型城堡完整保存至今,这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极为罕见的。走进隆里,仿佛走进一段古老的历史巷道,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在这古老的山乡得以完整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明清古风今犹在

  从古镇东边的青阳门入城,恍如踏入了一条远古时光隧道。鹅卵石铺就的街道,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其铺就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辨。街道两旁的建筑,清一色的翘角凌空,镶嵌彩色花纹框边,其间或精绘花鸟虫鱼,或勾勒山水人物,惟妙惟肖,灵动自若,仿若走进的是江南水乡古镇。

  史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朱桢率大军征剿古州吴勉暴动,暴乱平息后,在隆里实行“军屯制”,设立了“龙里千户所”,屯集重兵并修建城垣。此后,明朝又推行了“就宽乡”的移民政策,鼓励人口稠密的江南、江西一带的人口迁徙到贵州,并给予土地,形成了“民屯”,这件事情被称为“调北填南”。隆里古城四周有城墙,设立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城门出口采用“勒马回头”设计,巧妙绝伦,并建有城楼和瓮城,城墙外还有护城河。城内街道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虚实结合。现城门、城墙、街道依然保存完好,典型民居宗祠40余幢,建筑宏伟各异,木质结构风火墙,后院设有后门,户户相连。隆里古城设计巧妙独特,攻防一体,布局合理,是目前贵州保存最完整的古镇之一。

  明清时期,古城内的居民自我封闭,与周边少数民族不通婚不交往,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纯汉族居住的独立城堡,被誉为“汉文化的孤岛”。

  现如今,古城内的居民多为明代“调北填南”时军人的后裔,明清的遗风依然在这里传承。每年春节,玩龙灯、演汉戏、迎故事等具有鲜明中原文化特征的习俗仍在这里盛行。这里人饮食、穿着、习俗等仍保留“明清特色”。穿梭于隆里古城,每家每户的八字门楼前、门匾上,仍能清楚识读“关西第”“洛阳第”“三槐第”“科甲第”“书香第”等字迹,这些昭显昔日房屋主人身份的“堂名”,无不流溢着明清遗风之鲜明特性。

  状元桥与万人碑

  隆里是一座军事古城,围绕这座军事古城发生的悲欢离合已远去。那些在这里上演刀光剑影的将士,已经归于尘土,谁还能记得他们的名字?武力并没有使他们名垂千古,而隆里却为一个文弱书生所征服,流动的岁月里,隆里人用不同的方式纪念他,他就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

  隆里是王昌龄贬谪地。据历史记载,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廷贬谪龙标尉。故其又被称为王龙标。其好友,著名诗人李白同情其遭遇,遥赠一首:“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来到隆里后,王昌龄为隆里人民做了许多实事,为隆里人民所爱戴。“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北上途中遇害,隆里人民修建状元桥来纪念他。

  状元桥修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后在兵荒马乱中损坏,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元年(1821年)先后重修。该桥长34米,高10米,宽3.5米,全桥用长方形青石砌成,面铺石板,桥上没有栏杆。

  万人碑是明清两代官宦文人作的“状元桥碑记”,位于状元桥东头。“状元桥碑记”是并排的四块6.3米宽、4.8米高的大石碑。中间一块立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年代最早,南康府教授王之臣(龙王人)写的碑文,文采飞扬,字体苍劲古朴;左边一块是在隆里有“北开科”之称的王师泰(西王人)写的“重修状元桥碑记”(桥因岁久而圮,重建),立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右边一块是黎平知府陈熙写的“重修状元桥碑记”(桥历年久,渐就倾圮),重修,立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如今,碑林前四季时香火不断,在隆里人的心里,已把王昌龄奉为神灵,在自己崇奉和热爱的文豪面前毕恭毕敬地上一炷香,祈求平安,祈祷昌盛。从唐代到现在,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王昌龄,他至今仍活在隆里人的心里。

  龙标书院文蔚兴

  从清阳门进入,顺着鹅卵石巷道,往右有一条街,走进便可见龙标书院。据《开泰县志》记载:“隆里之有龙标书院,创建院内景观自唐王昌龄公。”由于战乱,兵焚荒残,仅存遗址。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依旧址修建。清顺治六年(1649年)地方战乱,郝永忠破所时,书院被毁。后里人张应诒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以鸿胪寺少卿告官归里“汲汲以培养人才,训导乡里为己任”,联合乡中多士及父老子弟捐金在遗址上重建龙标书院,同年,建成“正厅五楹,大门五楹,廊庑庖湢,甃以石级,缭以垣墙的龙标书院,张应诒奉命任山长(校长)”。重建的龙标书院,旧时号称黎府八大书院之榜首,足见它在当时黎平府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为造就更多的人才,阁所士农工商投资,大兴土木,复兴一座庭院式的龙标书院,巴万育奉命任“山长”,设置“时文”“古学”“蒙养四斋”,人数达110多人。王师泰撰重修龙标书院碑文称:“龙标书院根于唐王少伯(昌龄)先生,重修于明梓里先辈,当年鸿胪寺少卿为之重建,而今日诸君子雅意更新者也,又因夫旧地,拓而大之,较以前规,高且美矣,瓦砖木石,栋宇池桥……为亡?为桷,细大各成其材,折革斯飞,诵弦广癖其深地。”此时重修的龙标书院,面墙是青砖叠砌古式牌坊图案,坊宽14.3米,正中开方形大门,门高2.7米,宽1.7米,青石条门槛,两扇木制大门,门前两级石阶。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拱形侧门图案,宽1米,高2.2米,大门上方用青砖镶砌横匾,上画“日龄跨鹤图”,一层左右侧门上方横幅各写“圣域”“贤关”二字,二层左右两边上方横幅各写“山高”“水长”二字。

  据地方志和有关族谱记载,仅明清时期隆里就涌现出文举人16人,武举2人,明经8人,贡生52人,监生、庠生、生员100多人,其丰厚的地方人文的积淀于此可见一斑。一座龙标书院,使隆里人文蔚起、风开百代,成为隆里的传奇。

  结 语

  隆里古城是中原文化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隆里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特别是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儒、佛、道家文化都植根于这块土地上,同时也杂糅有当地苗侗文化元素,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

  走进隆里,如果运气好,你还可以观看到民间花脸舞龙表演。被文化部门命名为“舞龙艺术之乡”的隆里,每逢新春元宵佳节,都要把玩“花脸龙”作为传统绝活向世人展示。执舞者,无论男女老少皆涂花脸,旦末净丑们在锣钹铿锵的乐鼓声中,或盘龙压顶,或神龙穿雾,或倒海翻江,令人争相观睹。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戴蒙斯德看了舞龙表演曾赞叹,隆里舞龙是东方的“狂欢节”!

  缘于过往几百年历史凝聚的音符,缘于丰厚斑斓的屯堡文化元素的积淀,隆里古镇享有了“中国生态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美誉,其独有的魅力越来越受世人关注。著名学者余秋雨走进隆里古镇后感言,这里呈现的“汉文化孤岛”现象,是世界人类文明之间冲撞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