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的“客楼样板”

发布时间: 2022-05-17   作者: 张能秋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荷塘秀色

  近年来,岑巩县客楼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围绕“党建+乡村旅游”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挖掘乡村旅游新业态,将桃花、荷花、苗木、茶叶等产业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了以农助旅、“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客楼样板”,探索出一条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如今的客楼镇,处处呈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一个桃”演绎乡村旅游的兴衰

  素有“高原凉乡”之称的客楼镇,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交通不便等原因,过去一直是贫困乡镇。客楼镇能够如期实现减贫摘帽,全都得益于“农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增收。

  提及客楼镇的乡村旅游,还得从“一个桃”说起。1993年,做水果生意的客楼镇安山村中街组村民陈智到湖南省芷江县水果批发市场采购水果时,被当地自产的水蜜桃吸引住了,他买回100公斤供亲朋好友品尝。没过几天,他再去采购水果时,发现市场上已经见不到销售水蜜桃的摊位了。之后,陈智得知水蜜桃市场好,季节一过就没货,他眼前一亮,客楼如果也能够种植出水蜜桃的话,肯定也会供不应求吧?第二年,他投入10万元率先建起水蜜桃种植示范园60亩。三年后,他的桃树开始挂果,当年创收8万余元。他的水蜜桃试种成功后,在全镇进行推广,成立了岑巩县楼外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全镇已有80余农户种植水蜜桃,面积达7000亩,已经建成100亩以上连片种植示范基地7个,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

  人间四月芳菲尽,客楼桃花次第开。每到四月,走进客楼镇白家坝村大龙塘水蜜桃基地,连片的桃园一个接着一个,那盛开的桃花漫山遍野,团花簇锦,芳香四溢,淡红的花瓣像是一片片胭脂,渲染着这片富饶的土地,美不胜收,让客人流连忘返。从此,客楼的水蜜桃产业便催生了乡村旅游。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客楼镇推出了“党建+乡村旅游”模式,在“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就确定了全域“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战略,立足“全域皆景、村村是景、村景相融”的发展目标,以党建促乡村旅游助全域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本地特有的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客楼镇持续举办了五届桃花文化旅游节、“桃王”争霸赛,激发乡村旅游活力。在每年的桃花盛开的时节,前来客楼赏花观景的游客多达1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过亿元。

  然而,由于水蜜桃花的花期短,前后观赏时间仅为半月左右,难以维系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加上近年来水蜜桃市场行情不好、桃树老化等原因,导致一些果农对桃园进行改造,桃林面积逐年减少,让桃花景观失去往日风采,水蜜桃产业逐渐衰落,导致乡村旅游也不景气。

  路在何方?客楼镇党政“一班人”进行了认真思考,一条新型“农文旅”融合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正在延伸……

  “一朵花”让乡村旅游更加美丽

  在客楼,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森林茂密,农户依山而居,中间是一片广袤的农田,宛如一个小小的盆地,这便是秀美而迷人的下寨村。

  近年来,客楼镇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对下寨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多方筹措各类资金2000多万元,打造以下寨村为中心的“森林人家·荷韵下寨”生态休闲康养村庄,对下寨村“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进行规划,建成农家乐、乡村客栈、百米休闲长亭、莲藕扶贫产业园等项目,对村庄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完成120户农村木房改造,加宽硬化村寨主干道路面5.6千米、支路路面8.5千米,通村及村内路网主干道硬化率达100%,架设太阳能路灯100盏覆盖近2千米,路、水、房、电、讯、寨等6项均达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指标,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完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了特色寨门。同时,在田间连片种植荷花360余亩,从赏荷花,到收莲子,再到荷叶、莲蓬深加工,形成“产、供、销、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发展,促使“小荷花”变成“大产业”。

  荷花是绿色产业,也是富民产业。下寨村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结合本村水田连片的优势,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规模化发展荷花产业。成功打造“岑巩红豆杉景区”,逐渐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该景区有千年红豆杉、荷花园、紫藤长廊、云雾茶园、荷塘垂钓、牡丹园、飞山公主庙等景点,让“荷花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不止江南可采莲,客楼荷塘别样美”,在下寨村,每逢周末,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体验亲手采摘莲蓬的乐趣,领略农村田园风光。

  如今,下寨村的荷花产业,既为客楼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亮点,还弥补了桃花景点观赏时长不长和逐年衰退的不足,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让客楼乡村旅游更加美丽。通过生态优势做强荷花产业,近几年来,客楼镇分别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国家卫生乡镇”“贵州十大最美赏花地”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了国家3A级景区,这一个个荣誉,成为客楼“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的见证。

  “一棵树”领略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

  祭树,是客楼人一直延续至今的习俗,体现了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智慧。体验祭树仪式和了解民间祭树文化,让人感悟到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在下寨村周家湾组的后山上,有一处枝繁叶茂的古树群,进入林中,只见翠竹郁郁葱葱、古木遮天蔽日。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木在此同时出现,其中最高最大的那棵野生红豆杉便是村民日夜守护的“神树”,树龄长达2000多年,树干直径1.86米,树高30多米,需要5个成年人牵手才能合抱,偌大的树冠枝繁叶茂,覆盖约500平方米的地面。经专家考证,这是亚洲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棵野生红豆杉,被誉为“红豆杉之王”。

  当地村民把这棵千年红豆杉当作“神树”,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他们会来到这棵红豆杉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在祭树仪式上,前来祭树的村民会摆上猪头、点心、水果、酒水,还要给“神树”系上红布、表演傩戏。祭树结束后,村民们都会自觉把树下周围打扫干净,因为这里是“神树”的家。

  在祭树仪式上,最吸引游客的便是思州傩技傩戏表演。岑巩古名思州,思州傩技傩戏源于东汉,至今传承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属于“宫廷傩”,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岑巩全县境内有傩坛上百个、傩文化民间艺人500余人、傩愿脚100多种、傩文化表演队伍近100支。参加祭树仪式表演的是思州傩技傩戏传承人肖光华带领的戏团,他们表演的“上刀梯”“下油锅”“喊竹”等50余个惊险神秘的傩戏节目赢得了游客阵阵掌声……这也成了客楼乡村旅游的知名景点。

  祭树完毕后,还要祭飞山公主庙。据碑记载,飞山公主庙位于思州府都素司客楼洞治地上高寨庙湾,由本地吴、梅二姓先祖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自发集资修建,至今160余年。相传,客楼吴姓先祖得威远侯王托梦,言明途经此地,并将红头巾捆在红豆杉上,众人均认为这是威远侯王显灵,于是修庙于树下。

  一棵树就是一种文化,一棵树成就一个产业。如今,客楼镇调查发现,全镇境内仍生长着千年以上的红豆杉两株,还有两个庞大的红豆杉聚生群落,数量均在60株以上。近年来,客楼镇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了600余亩的牡丹园项目建设,与岑巩县润峰公司签订合同,在下寨村、安山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种植红豆杉、香樟、桂花等20多万株,在助推乡村旅游的同时,又带动群众实现增收。

  如今,在国家倡导“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乡村旅游成为游客休闲观光的新方向。在客楼,红豆杉成了游客观赏的景点,祭树文化转化为当地的一种旅游资源,给村民带来致富希望。

  春游桃园夏赏荷,秋摘桃莲冬品茶。在乡村旅游方面,客楼镇打造了桃文化、荷文化、树文化等品牌,发展壮大了水蜜桃、荷花、云雾茶等特色种植产业,还带动了全镇肉牛、思州鸡等绿色养殖产业,形成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格局,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实现稳定增收。2019年底时,全镇7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02人,已脱贫681户2813人,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3%。2020年,全镇贫困户均实现脱贫摘帽。

  如今,客楼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机遇,依托下寨村红豆杉群、三层洞、白水滩等自然风光资源,地莲何氏土司衙门、香粑车等历史遗存文化,对全镇乡村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投资建设黔东避暑度假胜地,深入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全域旅游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