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遇到良师 读懂教育—— 读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

发布时间: 2023-09-08   作者: 张 婷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侯丽

  读书遣长夏,乐而忘暑热。

  盛夏时节,阅读是许多朋友的避暑“良方”,而读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充实时光,也能让我们把每一个瞬间都过成良辰。

  当风撩起窗帘 ,

  我躲进书里,

  翻开第一页,

  走进《我在苗乡当校长》。

  陈立群校长是我仰慕的一位教育家。

  今天我要以一个受益者的身份,向你推荐这本《我在苗乡当校长》。

  书漾全体书友为此都已经兴奋了好久:因为非常荣幸,获得陈立群校长的信任,做他的本书分享会,筹备这场活动,我时刻都有种,能量被重新灌满了的感觉。

  我是这个此次活动的推动者,更重要的,我相信书漾的书友们一定会成为这本书的受益者。每每听到看到书友们对此书的精彩讨论,我都会庆幸自己积极参与,受益颇多。

  自从认识了陈校长之后,我就好像抓到了救生圈,凡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我就第一时间向他求教。

  也因此思考何为“教育的本质”,回顾了自己的成长求学经历:小镇,小镇初中,高中是第一次离开小镇去到县城,普通二本,贵州毕节……这些很有可能被随手划过的词语,组合起来,真是一条曲折生长的成长轨迹。

  天地逆旅、人生多憾、因为不足的天赋、环境的束缚、自身的懦弱虚荣等一系列导致的命运破洞打上华丽的补丁。

  当我有些自暴自弃地用这些标签定义我曾浑浑噩噩走过的路,又好像人一旦被标签化就会变得干瘪,仿佛还没来得及浸泡成人形就被过往匆忙地盖上钢印,薄薄一页,塞进堆积成山的历史归档文件里。

  好在内核不是这样的人,还有阅读这个“避难所”。“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就如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回望与思考,让我想要变得勇敢与智慧,想要探索无穷的真理……

  《我在苗乡当校长》这本书所散发出来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满溢教育的激情和希望。

  我想倡导全民阅读的书漾,有必须要去回应这种力量。

  作为贵州本土读书会的发起人,书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多少让人有卷入漩涡的晕眩感,越深入了解,越被作品的力量所触动,

  进入他无比丰富奇诡的世界,也便有机会在穿过漩涡后与他一起共鸣生命的诗意、神秘。

  一整天一气呵成读完本书,涌上阵阵感动,一下就把我的心揪起来,顶到了嗓子眼噎着我。

  快三个星期过去了,仍使我潸然恻然,掩卷而思。翻阅书卷,与书中人物并肩,感受其命运起伏与微妙情感,无疑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本书能够给读者一种在场感,其行文透露着晶莹剔透的气质,也许,一个人的命运会透过各种细节渗透出来。

  里面的好多孩子让我心痛,会不自觉地代入自我,让我着实体验了一把什么是教育的本质,纯粹的爱与责任,甚至联想到陈校长在写那些角色时的心疼和痛心。

  这本书,从他个人经历切入,面对悬殊差异的办学基础、迥然不同的办学体制、参差不齐的教师专业水平,以他在台江民族中学当校长为起点,挖掘和呈现他的思考方式,对中国教育问题作出不一样的分析。

  陈校长用细腻的笔触,行文间充满“爱与责任”和“无问西东的诗意”,独属于他的带有全域性视野的全景“我在苗乡当校长”。

  真实有力量的文字记录他在台江那些年的所思所感,宛如缓缓地展开一幅贵州苗乡教育的长画卷,让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细节逐渐灵动起来。

  每个时代的进步都有一些伟大的力量来推动,陈校长无疑是这样的一位教育家,他在教育一线引领广大教师,用他的智慧和力量做出伟大的实践,也为我们带来可借鉴的经验。

  他用冷静、温和的眼光,审视当代中国西部教育的许多难题,从具体的现象里,梳理出一套方法来。

  本书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悲悯之心与深情在他的笔下如火焰般又亮又暖。与其说这是一本有关于支教的故事,不如说这是一本为社会和教育变迁寻找背后根本动因的思考与回答,陈校长以丰富细腻的触角,来感知现实,不能忽视作品本身的真情实感,以及作品背后丰富的思想性和现实土壤。

  在这本书里,陈校长既诚恳又直接。等到他切入问题时,我们看到,他就用明明白白的语言,来展现敏锐深邃的思想,能用大白话把大道理说清楚,是一种通透的思想风度。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个苗乡孩子的求学故事,背后就这样的一条这些年西部教育的主线,为读者呈现一个有着东部校长30年工作经验的关于西部教育的一套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在学术精神中,又在学术规范外,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和用到。

  他的教育思考特别鲜活,特别有启发性,常常跳过那些艰涩的理论,把问题表达得更加清晰直白。将他充满教育哲思的实践经验娓娓道来,让聆听者感受到所谓的教育难题都有简单却有效的破解方法,并且可以因校制宜,在借鉴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陈校长在那么多学子的成长史里面,织进了历史洪流的经纬。“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与责任”,这一句的深刻感慨从扎实地叙事中沁出,水到渠成,感人至深。

  这是把整个生命融入进去的一次情感共振。这感觉就像阳光,不但冲破了阴霾,而且日光如瀑,泛出彩虹。

  我觉得,一套理论的价值,不在于新不新,也不在于深不深,更不在于正确不正确,而在于能不能形成启发,调动起新的思想和新的行动。

  一个人是很难超越既有的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而成长的,只有教育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种超越。

  至少,他教会我:写不出来就读,读不进去就写。读写两难,就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