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蒲洞:六百年的文化古村

发布时间: 2018-05-07   作者: 龙 迅 粟振雄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今年的春风,来得特别强劲。一阵春风吹过,满山遍野的红杜鹃全都开放了。

  在这杜鹃花放的季节里。我们从黎平县城乘车,沿公路驶过一片片农田,翻越高路入云的一道道山梁,来到了李克强总理曾经视察的文化旅游古村蒲洞。

  一

  蒲洞古村的文化旅游史,是一部沉重的兵燹生态史,是血染蒲洞大塘的风采史。从洪武三十年(1397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黎平府志》载:在明朝洪武三十年,十洞地区农民抗明起义,烽烟四起,义军攻打黎平守御千户所(今黎平所)。洪武三十一年二月,湖广五开卫总兵杨良佩,向皇帝朱元璋禀报,杨领兵镇压古州(今罗里一带)暴动,俘获三十江、蒲洞等处义军2970人。相传其中有400多名义军是在蒲洞寨上大塘被诛杀的。

  蒲洞,不仅有厚重的兵燹文化 ,而且还有风趣的林业生态文化。清朝时期,蒲洞寨老吴宗义,组织制定了护林公约村规,并带头执行公约而传为佳话。一次吴宗义的儿媳妇,砍一株风景树,违反了村规公约,于是,他组织款约人员对儿媳妇进行处罚,抬儿媳妇的猪。他的公道、公开、公平的处罚,在村里产生了巨大影响,森林保护之风,延续至今。现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亦成蒲洞村一道亮丽的景区。蒲洞村,不仅风景古树维护完好,而至今仍保留有许多民族历史的古迹,诸如鼓楼、风雨桥、亭阁、萨坛等古老木制建筑,还有感恩节、三月三、六月六、重阳节、春节等多彩的风情节日活动,依然传承至今。这里每逢佳节,村民们穿着的盛装,进行民族节日活动,有吹芦笙、唱侗歌、踩歌堂、演侗戏,热闹非凡。

  二

  秀美的村寨环境,是蒲洞古村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上午九时,从路头观景楼台上眺望,蒲洞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但见村上家家户户木楼瓦上,炊烟袅袅升腾,汇成一朵淡淡的云彩,横浮在村子上空。大概是炊烟的熏陶 ,闲游寨上的雄鸡啼唱了,溜走村上的狗儿嗥叫了,游荡水田的鸭子高歌了,班车也从村路中鸣笛走了。这些家禽车子的动态,炊烟的升腾,展示着蒲洞祥和的美丽动感,洋溢着蒲洞康泰的农家之乐。

  蒲洞的村域疆界分明,其东接德凤镇黎平所,西连坝寨乡连洞村,南与岩洞镇新洞村交界,北与坝寨乡井团村毗邻,海拔790米。有蒲洞、母交、归信、归冷、美听、边大、边秀、已乜8个自然寨,有吴、杨、刘、林4个姓氏,村民均为侗族。 这里古树参天,树种主要有杉、松及阔叶混交林。自然风景区中有珍稀古树3800余株,属国家级保护树种红豆杉7株,胸围分别为100至400厘米。这些风景树,环山而立,如高大威猛的武士,林立守卫在村寨的身旁。再往远处观望,由远奔腾而来的四条山脉,一同莅临村边。四条山脉形态各异,有的犹如象鼻绞水,犹如青龙翻腾,犹如黄龙过江。奔流的九曲之水,穿寨而过,余水东北而去。如此标致的风水景致,显得格外灵性和优美。

  三

  精准扶贫是蒲洞脱贫致富,发生天翻覆地变化的法则。在蒲洞采风中,我们就读到法则厚重的一页和产生的效能。

  信步蒲洞村委会,办公楼是一幢两层三间木瓦结构的木楼。我们往里边看时,有县里住村书记和十来个村干们正在开扶贫工作会议。村书记杨昌发和村主任杨胜明,见我们来了,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喊我们上二楼的办公室座谈。健谈的杨昌发书记说:2015年前,蒲洞侗寨,贫困、脏乱。说实话,有村民木房还盖着木皮,甚至十几年没有加盖,木皮上生了一层厚厚的青苔,屋里的楼板腐烂了,连走都不敢放重脚步。村里贫困,18岁至50岁的青壮年男女村民,全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2015年2月13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我们蒲洞村视察后,各级党政领导大力帮助扶贫,兴修公路,改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三年来, 国家资助百万资金来做这里的村寨扶贫建设 ,村里新建了一条长6公里长宽5米的柏油公路,建了水泥硬化的步道,还有三条消防通道。现在村里的木楼都盖上青色的白鸽瓦和琉璃瓦,农户居住的木楼,都进行了一全新装修。村里木楼旧貌变新颜了。村里村民的居住环境变了,思想情感和精神,观念和素质,也发生了飞跃的变化。在县外打工的一部分青年人,他们返回家乡来搞发展经济,搞种养殖业。在短短的三年里,村里的村民们,有的也发家了,有也脱贫富了。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老人们个个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和贵州电视的新闻节目。青年人个个都使用4G手机,在手机网络上,了解国家大事,学习科学信息,科普知识,科学种养殖业。

  目前,全村有11个生产小组,488户2320人,田土面积920亩,成立了28O户的强民种养殖农民合作社,45户的建筑有限责任公司,8户贫困的华胜养殖合作社,8户贫困户的龙华养鸡合作社,10户贫困户的开凯养猪合作社,8个贫困户组成了生态养种合作社。全村开展中药材经济作物青钱柳种植,还种植了香莲100亩,稻田养鱼200亩。

  现在村里又新建面积32亩的蒲洞新村区,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

  在我们游览蒲洞的当天,就有好几处的外地游客,他们游览观景后赞美地说:蒲洞是一处秀美的农村乐园,是一处景色迷人的风水宝地,是一处亮丽的旅游文化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