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传统村落棉花湾 红军故事永流传

发布时间: 2019-02-18   作者: 杨长荣 张维军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棉花湾位于岑巩县凯本镇向东七公里,属凯府村的自然村寨,坐落在四面青山环抱之中。寨前一条小河缓缓流过,寨后古树参天。向远眺望,群山连绵、山势挺拔、奇峰峻秀,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四季青翠欲滴,鸟语花香。可谓是远看山有景,近听流水声,春去花常在,人来鸟惊飞。山清水秀的棉花湾,其自然景色优美、传统村落悠久,集青山秀水、奇峰险洞、古寨村落、红色文化于一身。

棉花湾(黄俊东摄)

  清清河水腾细浪 溶洞相连呈异彩

  寨前一条河流向东流去,清清的河水清澈透底,只看水中的鱼虾栖息游耍。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河水映照两岸。每在盛夏,人们在河中游泳嬉戏,干净清澈的水流沐浴着人们的身体,抚摸着人们的面孔。而河道两旁的白果树、柳树绿树成荫,高大宽阔的树枝绿叶覆盖在小石桥和对岸的河坝上。石板桥旁有古庙、白果林,趁着天热,大人带着小孩在石板桥上乘凉,微风吹过,凉爽宜人。据先辈们传说,在庙门和石板桥的草坪上还举行过庙会、山歌对唱、下棋等娱乐活动。洞湾山沟飘来的一丝丝凉风吹在人们的身上带来了阵阵凉爽,是一个天然避暑的好地方,让人十分舒服痛快。

  古代村落风貌全 人杰地灵永传承

  棉花湾是一个古老的村寨,已有上千年历史。当人们走到寨前,拾级而上全是石梯步,踏着石梯步进入寨中,两侧是用青石岩垒成的石巷,用大石块铺成石板路约两里。若在寨中漫步,看到的是木房青瓦,再仔细察看,会发现很多古民居,五处四合院屋基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有正房、厢房、院落、围墙、大门等完整设施,因建造历史久远,大部分已损坏搬迁,只留残存的基脚。现只保存有部分老木房,全寨仍能发现有石梯步、石巷子、石拱桥、石水井、石阶阳、石院落、石兑、石磨、石庙、石巷路、纺车、织布机,现存的石院落、保坎、石梯步都是匠人用大青石砌成四方料精雕细刻而成,木房的门窗也是雕刻精美,古朴大方。试想:若恢复当年的全貌,可以想象是一个恢宏壮美,风景如画的山村。一定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建成,若现在来建造,需要花巨资才能完工。

  棉花湾杨氏宗族来此居住已有二十余代,繁衍生息四百多年,历代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四代期中,先贤杨如山雍正年间考起贡生,乾隆间在遵义任巡抚。历代先民勤劳智慧,精忠爱国、尊老爱幼,历辈都出现一批乡村绅士、殷实人家购房置产,积累财富而富甲一方,受人仰慕。

  如今棉花湾有43户200余人,全寨村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爱党爱国,爱乡爱家,爱学习、肯钻研,勤俭节约,勤劳致富,奉公守法,严于律己,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守信用。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现在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经过多年努力,有的经商办企业,成了小老板、小包工头、特种养殖专业户,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村民都能做到自强不息,就是残疾人也能自谋出路,自讨生活,全寨村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奔向小康社会。

棉花湾红军住过的老宅

  革命征途漫漫路 红军长征驻此村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一九三五年腊月长征途中宿住平牙、棉花湾、凯阳、寨庆。棉花湾本寨见证人杨德恒、杨德昌、杨祖恩三位老人回忆讲述,当年红军到达凯本的平牙、棉花湾、凯阳、寨庆等地,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腊月初十日,阳历就是一九三六年一月十日,贺龙军长率领红二军团长征途中进入贵州岑巩凯本的平牙、棉花湾、凯阳、寨庆,上午红军先头前卫部队经过棉花湾时,径直奔向凯阳、寨庆,下午红军机关部队进驻棉花湾,后卫部队在平牙。

  红军部队进驻棉花湾后,首先把电台发报机安放到棉花湾对门坡顶上,收集发报。另外,红军部队的机枪架到棉花湾的半坡山顶上,堵住棉花湾进出路口的通道,红军把棉花湾四周山坡全部包围起来,都有人站岗放哨。站岗放哨的地点,棉花湾后山、朗梅、长甘岭、后头坡。前面放哨的地点,向家坡至大湾、半坡一带,上至凯阳,下至平牙,离棉花湾距离二至三公里远。所有通往棉花湾的人行路,红军部队砍树砍刺堵路二至三层防线,防止国民党土匪侵入棉花湾。

  红军进入棉花湾寨上给老百姓说,我们是红军,我们是自家人,你们不要怕,我们是为百姓打天下,后来五个大院的户主在院子里为红军烧起大火取暖休息,红军战士的所有枪支架到五个大院中间。红军在棉花湾自己挑水吃,自己砍柴做饭。红军部队分三个地方居住,一支部队住棉花湾后山响水洞出口,一支部队住寨上,另一支部队住棉花湾大湾,总居住人数上千人。棉花湾群众把自家的稻草拿来给红军楼上楼下打地铺睡觉,第二天全寨人为红军做事,男人为红军打草鞋,女人为红军缝补干粮袋。红军不乱拿群众的东西,有需要的东西红军用钱买。

  几位老人印象最深的是,当年红军住棉花湾第二天中午,看见红军领导到第二大院堂屋里开会,堂屋中间摆起两张大桌子合并在一起,桌子四周摆起椅子或四脚长凳,桌子四方坐起红军领导开会,桌子上放着一张大图纸,红军领导边讲边看,这位红军领导手里拿根小烟杆,边讲话边抽烟。上辈老人知道贺龙军长机关部队住在棉花湾。杨德恒的母亲喂了一头大肥猪,红军就出钱买了这头肥猪杀了,改善红军战士的伙食,红军不拿不抢老百姓的东西。

  第二天,红军在棉花湾写了很多标语,住房的板壁上和进寨的围墙上,老人们对那些标语还记得很清楚,如“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打土豪、分田地”“上等之人欠我钱、中等之人听我言、下等之人和我去,肉里困来酒里眠”等等。还有红军会址,所写的标语因年代久远,已被损毁清除,现仍有一幅标语模糊地呈现在一家老宅堂房的板壁上。

  红军进出棉花湾时间三天,十一日从平牙、棉花湾、凯阳、寨庆出发上罗家坡走大环路进入石阡地界。

  红军离开棉花湾时,全寨人站到大门送别,有位老人还被红军叫去做向导。

  现在我们怀念红军长征在棉花湾寨驻宿,是为了铭记红军部队在棉花湾纪律严明、秋豪不犯,宣传革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