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苗族根艺创新人——金伟

发布时间: 2019-05-14   作者: 吴兴权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在高高的雷公山脚下,风光秀丽的羊排苗寨里,有位一生痴迷于根雕艺术创作的苗族汉子,他的家中、门前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根雕原材料,还有一尊尊美妙动人的根雕作品,走进他家仿佛走入神化的世界,这里有世纪恐龙、长啸猛虎、金猴大圣、力挺雄牛、提篮美女、横笛牧童等等让人入迷,让人兴奋不已,他就是 雷山县苗族根艺创新人——金伟。

  雷山是一个苗族文化丰富、民族风情浓厚的地方,有中国苗族文化中心之誉,生活在这里的苗族汉子金伟其创作的根雕艺术作品离不开这方水土和民族文化。1977年,他毕业于雷山民族中学高中,曾经当过民办教师、农业技术员,而在中越战事发生之际,1979年他参军入伍上了前线,走进了炮火硝烟的战场;在部队里,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经常被派去负责制作连队宣传栏和墙报,在参加比赛中并多次获奖;1981年退伍回到家,他便操作自己的绘画和雕刻技术走乡村、赶乡场为当地的人们画像、刻章,后来在县城里租门面经营画像、刻章、印字、印横幅。2003年后,他一心用在了根雕创作上,从初识根雕到创作根雕,从挖掘根雕文化到创新根雕文化,他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艺术天地。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金伟说,他自己的根艺重在创作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 ,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要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也就是做到胸有成竹。根雕的制作一般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多年的创作经验,他强调: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如遇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那更是根艺的佳材。在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从稀、奇、古、怪四种入手。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这才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雷公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金伟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创作资源。雷公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雷公山山体庞大,高耸入云,原始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内含丰富的根雕材料。当地工程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中开挖出各种老树根,水雨季节暴雨山洪打下的古树和老根成了他需要的原材料。每遇这时候,他就会到附近山里转悠寻找,到建设工地收集边被丢弃的老树根、烂枝桠,这些废树柴在他眼中都成了宝贝。遇到外形奇特的树根个头太大不好搬运,他花钱租车拉回。回家后,按照自己制定的制作工序:剪枝冲泥、蒸煮消毒、刀切塑形、砂纸打磨等,一点点把树根打磨成心里所想的模样。从挑选树根到后期加工,全靠自己慢慢摸索。他一边琢磨,一边雕刻,摸着展示的根雕思索刀工技巧。渐渐地,那些树根经过他的手开始有了灵气,仙鹤、小鸟、老虎、公牛等各种飞禽走兽惟妙惟肖。

  在金伟家的陈列室里,有个大型太师椅形状的根雕。这是用一棵树龄200多年的杜鹃老树根须雕成的,曾有人开价40万元要购买,他没舍得卖。他说,发现这个老树根时,它被主人丢到沟里,由于树根太大,他雇了一台车,费了好大劲才运回家。多年来,除了农活外,他一门心思搞根雕创作。因为这,妻子没少埋怨他“不务正业”,但他对根雕艺术的痴迷却始终未改,“只要一看到奇特的树根、枝桠,我脑子里就会想适合雕刻成什么。”他做根雕做得越来越好,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慕名而来想买他的根雕。 金伟制作根雕在传统创作技术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当地的民族风情,从创新入手,将手中的根雕融入农耕文化和民族风情,如田间归牛、飞歌苗女、梯田人家、苗祖蚩尤、千年木鼓、飞瀑流水等等都将这片土地上的苗族文化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近年来,他不断创作和进行民族文化的挖掘,创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根雕作品,如今,他的作品远销日本、以色列及全国各地,多次荣获省、州的比赛奖,现为州民间绘画研究会会员、州级工艺师,2010年荣获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基金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