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苗家的“祭秧节”

发布时间: 2019-06-10   作者: 张少华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好雨知时节,“奋战”栽秧时。当前台江全县村村寨寨的苗族群众都在如火如荼地下大田栽插秧,为秋季的粮食丰收种下了希望。

  千百年来,苗族群众为了获得八月粮食丰收,他们都遵循着古老的农耕习俗。即人们在下田栽秧之前,都要先由寨中的“鼓头”进行“开秧门”祭祀活动,大家才跟着“祭秧”和栽秧。此节称为“祭秧节”。

  近日,笔者有幸到本县南宫乡白邦村亲眼目睹了该寨“鼓头”邰金发“祭秧”的全过程。这个祭秧节,当地的苗族群众一般选择在农历四月“子”日或“辰”日、或“巳”日、或“亥”日进行。“鼓头”邰金发“祭秧”的这一天是“辰”日。在举行“祭秧”的头一天,“鼓头”邰金发先到山上砍得一根多杈的五倍子树,并将每根树丫杈的树皮削成斜纹。“祭秧”的这一天,邰金发就在拂晓前带着一个鸡蛋(替代以前的公鸡)、白石头、大蒜颗、香纸、酒壶、糯米饭箩和头天准备的五倍子树杈、秧苗上山去祭秧。到了预定祭秧的田后,“鼓头”邰金发就将带去的大蒜颗放到嘴里嚼烂成蒜泥,之后再将蒜泥涂在秧苗根部。然后烧纸焚香,摆开蛋、饭、酒等祭物,并向田坎边倒酒、弹饭和蛋等祭物。他在烧香纸、倒酒、弹饭和蛋等祭物的同时,还口中念祭词,企求祖宗、神灵保佑,让禾苗长得粗壮、不受虫灾、病害危害,保证夺得粮食丰收。做完这些仪式后,“鼓头”就手拿秧苗、白石头、五倍子树杈、茅草、枫木树叶或五倍子树叶下到田中间,先将五倍子树杈插在田中,将白石头放在五倍子树杈中间,之后将茅草、枫木树叶插在五倍子树杈脚,最后将秧苗插在五倍子树杈、茅草、枫木树叶周边。之后,还用茅草打了一个大草标插于田中。

  这个祭秧节,还有一首祭秧歌唱:“子日祭秧母,丑日去栽秧,叫女孩祭秧,女孩羞去祭,叫男孩祭秧,他到田坎下,割得把茅草,五倍当大哥,白石当两盐,他俩同去祭,相随栽大田,行直像什么?行直像书写,像官家写字,挂墙的书页……”

  苗族群众为什么每年在栽秧前要先由寨子的“鼓头”去“祭秧”?据当地群众说,每年在栽秧前要先由“鼓头”家先去“祭秧”,大家才跟着“祭秧”和栽秧。如此,以后的庄稼才长得顺,否则就不顺。白邦苗寨“鼓头”邰金发家的祖宗最早到寨子居住,因此大家才公认他家是寨子的创始人(始祖)、“鼓头”。于是寨子在每年的开春动土、栽插秧、割蓝靛染布等农活,均由他家开头,就是在灾荒年代无粮吃上山挖蕨粑,天旱无雨抬狗祈雨,也都要由他家带头和主持进行,村寨举行的斗牛活动,也要先由他家的牛先斗,其它的牛才跟后斗。大家认为“鼓头”家到寨子最早开疆辟土,是值得大家的尊敬,做一切事情,只有以“鼓头”家先做,一切事情才顺利,否则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鼓头”去祭秧,预示着一年一度的插秧时节开始了,“号令”大家抓紧时间不误农时插秧了。“鼓头”带头祭秧,会给村寨带出希望、带来丰收!“鼓头”在祭秧中嚼蒜泥涂秧根,是希望秧苗会像大蒜那样根深叶茂;放白石头在五倍子树杈上之薏是它会像盐巴那样养育秧苗粗壮成长;插五倍子树杈、茅草、枫木树叶有避邪、驱邪和防虫等作用。打草标插于田中,表示栽上鞅苗的田为主人所有,其它妖魔鬼怪也别想来作弄!

  “鼓头”在上山祭秧途中,忌讳遇见他人。在遇见人时不打招呼,也不说话。在山上“祭秧”结束后,“鼓头”回家到自己家的火塘边(或神龛)烧香纸,倒酒肉。之后,“鼓头”就邀约村干来与家人一起吃饭喝酒过节。

  “鼓头”邰金发在祭完秧后,他就去通知各家各户,告诉大家栽插秧已开始了,要大家抓紧去栽秧了。大家得知“鼓头”家已祭秧的消息后,便先后择了吉日带着祭物到自家的田里去祭秧和进行大田栽插了。

  这种古老的祭秧方式,是苗族群企求栽插秧顺利的一种愿望,期望秧苗栽下大田后不遭受病害、虫害的危害,让秧苗长得快、长得粗壮结实,希望谷穗粗如牛尾,颗粒壮如薏苡,粮食获得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