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他让深山野藤绽放风采——记雷山县传统藤编工艺非遗传承人杨国超

发布时间: 2019-11-25   作者: 吴兴权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传统藤编工艺非遗传承人杨国超

  黔东南新闻网讯 今年9月20日,2019BCI国际盆景赏石大会在贵阳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500余盆造型各异、姿态优美的盆景作品参展,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捷克等国家盆景赏石专家代表以及来自安徽、福建、河南等国内省行业协会组织、会员代表参会,并有上万名盆景爱好者齐聚贵阳。大会为市民带来顶级的盆景艺术盛宴,近距离观赏盆景艺术之美,进一步推动了盆景文化。大会组织了对来自特别困难地区——雷山县大塘镇手工艺品的专场拍卖,数十件盆景及手工藤编工艺品拍卖成功,累计成交额近3万元。 而这些手工艺藤编制品的开发者,正是来至 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镇交腊村的传统藤编工艺非遗传承人杨国超。

  2018年,杨国超发起成立雷山宏鑫工艺加工厂,其生产的藤编制品因造型新颖、质量上乘备受人们的推崇,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工艺品很受当地民众和广东、浙江等外省游客喜爱。

  交腊苗寨,一个深居雷公山腹地的苗族村寨,这里森林茂密,古树藤蔓丰富而形美;这里山水相依,悬瀑飞舞,流水如帛,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给世人呈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也是这样的环境给这古藤花篼创造了独特的生产资源,为杨国超在此拓开一片天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桌面花篼的由来有渊源可考,工艺流传脉络清晰。交腊苗寨的祖祖辈辈系地道的苗家人,世代以农耕为生,男耕女织,有着浓厚的农耕文化传承,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早期生产力和经济落后,没有先进的农用工具,更没有都市里完好的基础设施,山再高也不能挡住思维的开阔,路再远也不能阻止前进的步伐,勤劳的苗族人用智慧巧妙的双手就近取材用野藤、方竹等材料做出了自己的农用器具、生产设备、娱乐和装饰编织品(菜篮、腰篓、米箩、草箩、饭篓等)。当地苗族传统藤编工艺流程有十五道工序:1、采藤2、煮制3、去皮4、漂白5、晾干6、选藤7、伐竹8、去枝9、裁切10、造型11、编织12、精修13、杀菌14、抛光15、上漆。藤编的原材料主要有野生青藤、方竹,所用工具有刀、锯、钻子等。由于历史的渊源,村里老人就有了自制烟丝和烟斗的传统,而今天的花篼则从自制烟斗中演变而来,花篼原型是用于烟斗上面的一个装饰物件同时也起到保护烟嘴的作用,工艺从此世代相传。

  从小生活在交腊村的杨国超,心系乡土一心想把家乡建设起来。1988年,年轻的他在家就开办了选矿厂,并开采了5个锑矿井,后因锑矿市场行情一再跌落,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创业的失败;1995年由于政策允许,为了家乡能够用上照明电,他毅然决定将村有山林承包经营,将承包金给予村里用作购买电杆电线,期间由于国务院下文禁止砍伐天然林,二次创业失败,也因此陷入了人生的低谷,银行的贷款无力偿还,住房也被法院强制执行回收抵债,一家人至此流落街头,只得外出谋生。2000年初,杨国超再度迈上了回乡的路,并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在家乡境内修砌了3口高山养鱼塘,经营两年后由于遇上百年罕见的山洪暴发,3口鱼塘中有两口被冲毁了,在此外出谋生而漂泊到浙江义乌等诸多地方。义乌是一个创意饰品满天飞的城市,善于发现的他在一次回家过年时,无意间看到爷爷留下的烟斗嘴上有个竹编类似球状的物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是老辈留下的装饰品,烟斗嘴上的藤编小球让他受到了启发,拿着这烟斗就去咨询年长的叔辈们藤编工艺技术,年后回浙江就一直着手研究,经过几次的实验,一个在继承了传统工艺并凝聚了苗家人智慧的工艺品——桌面花篼应运而生。2017年过年之际,他带着作品和专利证书再次返乡,遇到了村支书杨昌华村主任杨正华带驻村第一书记赵广书记来入户调查,这件作品引起了赵广书记的关注,在村支“两委”支持下,在2018年8月,杨国超正式创办了雷山县宏鑫手工艺加工厂,经他传承和发展的传统工艺产品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认可,获得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其开发的桌面花篼更是在黔东南科技局组织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藤编制品是一个劳动力进入门槛低,生产场地不受限制的加工产业,通过解决就业覆盖全县八乡镇易地搬迁居民,给贫困户提供就业的渠道。下一步省盆景艺术协将会成立培训中心,通过加强对当地村民进行手工艺产品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艺。杨国超表示,将深入开发桌面花篼工艺品,四脚系列花篼3种,五脚系列花篼3种,积木与藤编结合的2种。2018年,杨国超的雷山县宏鑫手工艺加工厂产值24万元净利润12.41万元,带动就业31人其中贫困人口26人。目前在岗就业为30余人,后续可带动300人左右的在岗及零散贫困人员就业。目前签约订单3000只/月,预计通过一至两年的时间,届时可预期订单量不低于30000只/月,杨国超的雷山县宏鑫手工艺加工厂以花篼为引子,通过带动一片,联动一大片,以雷山为出发点,汇聚各种闲散资源,花篼项目将由单一的桌面花篼转变成一个涵盖办公、旅游、家居工艺品在内的多品类产业。

  藤编工艺自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苗家人敢于创新创造的精神,将在产业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中不断被发展与创新。在21世纪,藤编作为拉近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既符合现代人的环保理念,又具有质朴元素和时尚韵味。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研发、改革、创新,对传统工艺藤编花篼系列产品的不断开发,杨国超,这位苗族汉子,用他的智慧和勤劳,让这古老的苗族非遗工艺技术走出大山,绽放出了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