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中国银匠第一村——控拜

发布时间: 2019-12-16   作者: 张文杰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一

  控拜,是雷山县有名的银匠村,在雷公山山脉深处。 一条蜿蜒的水泥村道从山坳向对面的山野延伸,那是通往控拜的路。控拜由上寨、中寨、下寨三个自然寨组成,全村200余户,1000多人,全是苗族。 连接户与户之间的小路大多是石板或石头铺就,不是很工整,但清洁而典雅。踏在石板上,传出咯吱咯吱的清脆响声,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屋檐下,小巷中,不时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苗族老人,或在忙碌,或悠闲地坐在家门口,他们黝黑的脸上留下高原隽永的阳光和劳作岁月的痕迹。和很多乡村一样,年轻人不读书的都去了城里打工了,寨子里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走在寨子里,与近在咫尺的名寨西江相比,我感觉控拜是寂寞的,这里似乎嗅不到商业的气息。控拜,以一种诗意的姿态淡定从容地隐藏在大自然的山水间。

  谁能想到这个眼前寂寞的山寨,它竟是千里苗疆声名显赫的银匠村呢?据寨中老人讲,在明、清两代,控拜是通往今雷山、丹寨、台江、剑河及雷公山的必经之道,那时的控拜村有9个自然寨,人口比西江还要多。雍正年间,清政府以在雷公山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为名,行其征服之实,对苗疆大肆用兵,武力征服。控拜村民不甘压迫,在柱汪、柱利、柱洞带领下起来反抗。1735年12月,清廷以“查控稗一寨,为逆苗盘踞之首险大寨”为由,派兵进剿控稗(控拜)。控拜苗族义军在“索匾富”山坳迎战清军,后战事失利,清军攻克控拜九寨,放火烧毁房屋,九寨尽毁,寨民被迫流亡他乡。清军占领了控稗(控拜),在控拜安屯设堡实行军屯,更改地名叫“堡子”,就是现在的堡子村。控拜苗民逃走后,大片田土搁荒,给清军给养带来困难,清政府不得已制定一些宽松政策,许可外逃的控拜子民回归故土,从事生产生活,但也只有少部分人回来,驻军登记造册,就分别给以汉姓,就有了现在的李、穆、龙、杨、潘等姓氏。原先的家园已被驻军占领,苗民们只好另外建设开发田园,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有了梯田和山地和木楼,建成了新的控拜苗寨。劫后余生的控拜人,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他们农忙时节干农活,农闲时节男人们挑着祖先遗留的银匠工具走乡串寨打银饰讨生活。控拜银匠的足迹遍布苗疆大地。

  二

  控拜银匠以其独特技艺,精湛工艺,整个流程保持手工锻打,成为苗疆最有名气的银饰加工基地,被世人誉为“中国银匠第一村”。控拜银匠制作银饰有多少年?村民们有的说自己是祖传第六代,有的说是第九代。由于苗族无文字,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据传控拜银饰文化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关于控拜银饰的来源,村中流传着一个温暖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控拜有位叫耶久的老人,耶久老人很疼爱自己的孙女,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夏日时节,耶久老人常常带孙女到山坡上玩,遇到路边的野花还会摘下一朵,插花在头上,孙女非常高兴。可是到了冬天,无花可采,孙女又哭又闹,老人慢慢琢磨,最后想出把银子打铸成银花,送给孙女,孙女高兴了,不哭不闹了。银子打铸成的花永不凋谢,于是控拜地区银饰就这样做起来了。

  这个传说只是从一个侧面说明控拜银饰的起源,而苗族人喜欢银饰历来已久,苗族银饰具体起源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苗族人又无文字记载,已无可考据。据说苗族人佩戴银饰有四种寓意:其一是便于搬家时“人走家随”,苗族历史上是个苦难的民族,一路迁徙,一路逃难,把银子打造成银饰穿戴身上,家产可以随身携带,方便逃命;其二是“避邪”之说,把银子打造成银饰图案,穿戴在身上可以辟邪;其三是反应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式,古有银针试毒之举;其四可以起到装饰打扮自己的作用,在苗族银饰上有着很多很漂亮的花纹,十分的吸引人。

  其实,从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来看,苗族银饰不只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蕴含着苗族图腾崇拜、宗教巫术、历史迁徙、民俗生活、财产分配等方面丰富的文化记忆。

  苗族民间谚语有“无银无花,不成姑娘。”之说,笔者的深入苗疆调查苗族银饰文化,发现苗族银饰以女子为主,男子穿戴银饰比较少。苗族银饰为什么以女子银饰为主角?笔者认为这与苗族社会的财产继承分配有关。在苗族社会中,田土、房屋、家产都由男子继承,而女子没有家产的继承权。同是一母生,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了弥补女儿,苗族家庭会在女儿出嫁前,竭尽所能地为女儿制作银饰,也就是嫁妆,银饰作为财产带到夫家。这就是苗族家庭倾其所有给女儿制作银饰的根本原因。 同时,银饰是苗族家庭财富的象征。在苗族社会里,谁家姑娘银饰多,谁家姑娘银饰精美,代表她家庭越富有,社会地位就越高。银饰越多越显示富有,这种观念几乎成为苗族人民共同的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所以,每个苗族家庭户主,都会穷尽一生,为女儿配制一套银饰。

  苗族社会对银饰的需求,银匠这一职业应运而生。据传,在清朝初期,苗疆银匠手工作坊已普遍发展,控拜就是典型的代表村寨。到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控拜从事银饰制作的银匠最多时达到275人,平均每户人家至少有1人是银匠。

  三

  千百年来回荡在大山深处叮叮当当的银锤声,这是蚩尤后代敲出的民族密码与文化符号,银饰文化一直伴随着苗族迁移的脚步遗留在控拜。

  而到上世纪90年代,控拜的银锤声沉寂了,湮没在经济的浪潮里。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这里的男人们像候鸟一样飞走了,飞向发达的沿海城市。留守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老人们年老无力,拉不起风箱,抡不起银锤;小孩们还小,幼稚的心灵是承载不起银饰文化的历史厚重的,银匠村的银锤沉寂了。就像那些往城市迁移的农民工,当农村土地不能满足他们生活的需求,或者说当土地不能撑起他们想要的生活时,就那样轻易地放弃土地走了。当银匠手艺不能撑起他们想要的生活,控拜银匠们“孔雀东南飞了”,奔向发达的城市,去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

  其实,我们无意去谴责谁,毕竟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力。但,人又与其他动物不同,就是人除了物质追求,还有精神追求。人的精神世界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就像一个漂泊游子思乡之情,思乡之情与故乡的贫穷落后无关。于是漂泊的人有的选择了回归,控拜的银匠龙太阳就是其中一位。这位身材高挑,笑声爽朗,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中年银匠,年轻时曾经外出过江西、广东等省打工。现在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他在控拜办起农家乐,守着自己的银匠铺,过着自己悠哉悠哉的生活。他用外出务工赚的钱把自家的吊脚楼改建成农家乐。他的农家乐的一楼是陈列室,陈列各种银饰制品,还有加工银饰的全套工具。扩建的侧楼,安了8张床位,干净整洁。另一侧的楼上,是游客喝茶休闲的地方。由于平时游客少,他的农家乐生意不太好,但他说在家能与孩子、父母在一起生活,其乐也融融。农忙时节耕田种地,农闲时打打银饰,有游客来忙忙农家乐,虽然谈不上生活富足,但吃喝不愁,就是一种幸福。

  我和他开玩笑说,坚守家园寂不寂寞?

  龙太阳说:“一个银匠村,要有银匠坚守,没人坚守,银匠村就丢了她的魂。”我把他说的这句话理解为人类精神的回归。我想,有龙太阳这样坚守家园的人,控拜的银饰文化一定能传承与发展下去。

  控拜村不仅民族文化底蕴厚重,那活色生香清丽如初的田园美景更让人陶醉。村边是一层层的梯田延伸向山野连接着远山,吊脚楼、梯田、山野、树林自然融为一体,似一幅淡浓相宜的中国山水画……村边的稻田,每每稻花飘香时节,稻花鱼就成为餐桌上的盛宴,让人想起唐诗人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控拜的秋天、朝阳、炊烟、黑色瓦楞上让你想起海拔近千米的高寒山区原来也如此美丽动人。凡是从喧闹嘈杂的地方来的人一旦叩开古老苗寨的寨门,不是为了看风景而看风景,而是想体验另一种荡涤尘心休闲减压的生活……控拜村的美不是为迎接谁而包装作秀的,那种清新是自然而然的民俗风情和文化艺术内涵所在,那些穿戴着苗族服饰的苗族老妇,节日里那些穿戴着白花花的银饰的苗族姑娘,如若你来你就会感觉这就是一个曾经出现在梦里返璞归真的世外桃源,如果不在这里驻足就只有留下深深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