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保护民族村寨 守住民族之魂——保护利用郎德上寨苗族传统文化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0-03-23   作者: 吴正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image.png

  我与雷山县郎德镇郎德上寨结缘,始于1984年。当年,我的工作单位贵州省文化出版厅发出《关于调查民族村寨的通知》称:“我省各族人民在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修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自然村寨,生动地反映了我省各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创造才能,具有重要的民族、民俗文物价值。有选择地保护好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民族村寨(包括汉族村寨),对于研究贵州的建筑艺术、民族历史,进而建立一批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借以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时任文物处长,在调查许多民族村寨的基础上,建议遴选郎德上寨为保护试点。之所以如此,因为我认为,郎德上寨符合《通知》要求:

  首先,历史比较悠久,并有历史见证可寻;

  其次,建筑具有特点,能让人看出是什么民族的村寨;

  再次,民俗具有特色,除建筑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说的、唱的等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好传统;

  第四,风景优美,景色迷人,能作为我省自然村寨的代表。

  郎德上寨的历史文化、村寨建筑、民族风情、自然环境,都具有典型的苗族村寨特点。将其作为典型苗寨加以保护利用,有利于提高苗族人民的自豪感和郎德上寨的知名度,有利于增进世人对苗族文化的了解。

  事实正是这样。郎德上寨苗族村民,以拥有山清水秀、竹木葱郁、吊脚木楼、华丽服饰、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而自豪。共同拥有自豪感,铸成民族凝聚力,这是郎德上寨的民族魂。凭借这个民族魂,强烈吸引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对苗族文化饶有兴趣的观众游人联袂前来参观考察。郎德上寨苗族村民认为,凡是前来参观考察的观众游人都是他们的客人。热情待客是苗族村民的优良传统。客人参观考察郎德上寨,心中留下美好记忆,由此对苗族产生好感,村民感到自豪,认为自己为弘扬苗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悄然成为教学科研基地

  郎德上寨是个深处苗岭腹地仅有百户左右的苗家小寨。由于早自元末明初建寨以来,村民即有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迄今森林覆盖率仍在75%以上,使安装有美人靠的吊脚木楼掩映在竹木葱茏之中。数百年来,村民躬耕自食,传承远古遗风,沿袭秦汉习俗,盛行唐宋服饰,保留明清建筑,宛如世外桃源。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采纳有关部门建议,村民投资投劳,整治寨容寨貌,打开山门迎客,以其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饶有风趣的拦路敬酒,动人心弦的铜鼓芦笙,工艺精湛的盛装银饰,别具一格的苗族佳肴,吸引中外客人。自1987年对外开放以来,仅接待国外宾客、各级领导、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即成千上万。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旅游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同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日本福冈大学和法政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法国巴黎人类学博物馆等数十所名牌大学和科研单位的高校师生、专家学者2000多人。郎德上寨在保护利用中悄然成为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的教学科研基地。

  苗岭山区苗族文化的名片

  沉睡多年的郎德上寨,通过保护民族村寨、开展文化旅游,打开山门迎远客,走出山门闯世界,在欢歌笑语中奔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荣获省文化厅授予的“苗族歌舞之乡”称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之一,并被中国博物馆学会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志》作为唯一的民族村寨博物馆收录。郎德上寨古建筑群,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跻身于“中国景观村落”,2008年成为“奥运圣火走过的地方”,2010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言以蔽之:成了苗岭山区苗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保护利用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村寨保护促进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村寨保护。保护利用,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相得益彰。为满足对外开放的需要,村民身着节日盛装隆重迎客;因为必须身着盛装,就得绣花、织带,传统工艺因此得以继承发展。本为自缝自穿的民族服饰,由于对外开放,萌发商品价值,而价值规律又反过来刺激传统工艺品增加数量、提高质量。许多妇女生产销售手工艺品,收入比农业生产还高。有条件的农户开设“农家乐”“苗家乐”,接待观众游人。如今,表演苗族歌舞、出售手工艺品、开设食宿接待等旅游收入,占全村年度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因为对外开放的需要,人人都得会唱歌,会跳舞,会吹芦笙,会踩铜鼓。铜鼓曾被某些考古学家称为“死亡的青铜文化”,但在郎德上寨,铜鼓文化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获得发展。作为郎德铜鼓文化活动重要场所的铜鼓坪,既古老又年轻。说其古老,是因为村民在铜鼓坪上踩铜鼓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新铜鼓坪又是1986年为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而修建的。村民别出心裁用鹅卵石仿照铜鼓纹饰铺设铜鼓坪,使其酷似一面硕大无比的“铜鼓”。这种艺术构思和建筑手法,是对铜鼓文化的一大发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铜鼓坪,郎德寨的铜鼓文化扬名中外,国内外许多影视单位竞相前住郎德上寨,以此铜鼓坪为场景摄制影视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郎德人为继承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为满足客人的需要,苗族村民热情向客人敬酒、邀客人跳舞、陪客人照相、请客人吃饭、送客人礼品,为客人打“花猫”、拴彩带、挂彩蛋,展示苗家风情,诚心使人感到,前来郎德上寨做客是非常快乐的事。在郎德上寨,客人玩得比主人还开心。宾主手拉着手,踏着鼓声的节拍,围着铜鼓柱转圈,共跳“芒筒芦笙铜鼓舞”,是最为激动人心的。客人争相与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合影留念,并将合影带到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有意无意宣传郎德。客观上,这是力度最大的宣传攻势,使郎德上寨闻名于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郎德上寨开放式保护民族村寨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交口称赞

  对于郎德上寨苗族同胞卓有成效保护自己的家园,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异常兴奋。他在《郎德识苗》游记中写道:“我冒着细雨在石块铺成的人字形小路上穿楼串户,看到郎德人引为自豪的吊脚楼保护得很好,10年间新修的20多栋民居,不仅在整体布局上风格谐和,而且每栋建筑物的式样也严格遵循统一要求,村寨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这种卓有成效的保护使我受到了鼓舞。”

  1998年8月,《郎德开放成就展》在省博物馆展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致函祝贺:“苗寨郎德,是在改革开放中,积极探索利用和保护民族村寨,大力发掘民俗资源,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成功实例。为更好地总结郎德经验,进一步研究郎德现象,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举办《郎德开放成就展》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衷心希望贵州省全体文博工作者,发扬光大郎德经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不断努力,并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参观《郎德开放成就展》时强调:“通过文物保护开展文化扶贫很有贵州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服饰、生活用具、生活习惯逐步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原地保护民族文物,并做到保护恢复与协调发展相统一很不容易。郎德的经验在于抢救保护了民族文物并使之更加优美和完善,这种经验值得很好推广。”

  中外著名民族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耀华为《贵州系列博物馆》书稿作《序》,谈及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时说:“贵州的民族村寨博物馆本身就是一种类型的文化村。它是典型的文化村,但不是‘模型’,而是‘实地’。真实的地点,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风情。贵州建立实地文化村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他们开拓性的历史功绩已经立下了中国民族文化村的里程碑。”

  回首郎德上寨保护苗族文化的历程,让我深刻领悟到:村民具有顽强的凝聚力,他们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苗族文化,视为光荣使命,堪称郎德上寨的民族魂。

  做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关键要有民族魂,这是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