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保护遗产 助推脱贫

发布时间: 2020-03-30   作者: 吴正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在贵州山区,有许多这样的村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村民生活相对贫困。40多年前的丹寨县石桥村,就是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村寨。

  石桥造纸历史悠久

  1979年,贵州在国内率先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在调查常规文物的同时,分外关注民族村寨和传统工艺。1984年春,我所在的文化厅文物处(我忝任处长),与丹寨县文化馆组成联合调查组,到苗族聚居的南皋石桥调查,重点是大簸箕苗寨和石桥白皮纸作坊 。

  据石桥王氏、杨氏、刘氏等几大姓氏的苗族村民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洞庭滨湖平原”辗转迁徙到“贵州苗岭山区”的。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科学文化落后,皮纸用途不多,销量不大。辛亥革命后,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各地纷纷创办学校,民间契约普遍实行,文人互赠书画,民间剪纸、刺绣逐渐增多,纸张供不应求。当时石桥大户投资兴办纸业,在天然石桥对面的大石壁下设槽造纸。由于纸质优良,很快打开销路,村民纷纷开槽造纸,20世纪30年代初,槽户30多家,产品远销贵阳、遵义、重庆、长沙、武汉等地。1934年在贵阳举行画纸评比,石桥荣获第二名。此为石桥白皮纸生产鼎盛时期,当时110户居民中,有80户人家造纸。苗族民间流传至今的《造纸歌》《找书找纸歌》,歌唱苗族先民制造竹纸、白皮纸,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反映。抗战胜利后,王尤金、王尤方等又在河两岸建槽造纸。内战爆发,销量大减,产品积压,不得不贱卖赊销,部分亏损倒闭。解放后,石桥白皮纸生产获得新生。1951年恢复到24家,从业人员120人。1953年发展到48家,从业人员153人。此时,雷山、都匀纷纷创办纸厂。雷山聘请王能、王习斌、杨国清等7人去作技术指导;都匀蜡纸厂聘请王时芳、王仲庸、王文科等6人去作技术指导。因机制纸大量投入市场,石桥白皮纸销量下降。1955年成立同心造纸工业社。1957年改建为公私合营丹寨县纸厂。1958年改为国营丹寨县石桥纸厂。1978年改名丹寨县国画纸厂。

  造纸作坊受到保护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作为古代造纸技术的物证、古老文明的遗存,为数不多了。所幸石桥还保留着传统造纸作坊,理当予以保护。但意想不到的是,听了我们的汇报,有的领导居然说:“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土法造纸已是过时的老古董了,还有必要保护吗?”

  其实不然,用传统工艺和设备生产的白皮纸,在民用和军工上,特别是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还是供不应求的商品。古老的传统生产工艺,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国际上对我用传统工艺生产白皮纸颇为欣赏者,大有人在。198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今称国家博物馆,下同)组织一个包括传统造纸技术在内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在加拿大多伦多科学中心表演了几个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100多万人。外国朋友称赞我造纸表演“就像变魔术”,把造纸工人誉为“魔术师”。殊不知,操作表演的技术工人和传统设备,来自遥远的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

  1984年2月28日,我们与主管工业的潘副县长(苗族)研究石桥白皮纸生产工艺保护问题。次日,与时任文化馆馆长李葆中等同志考察石桥白皮纸生产工艺,拍摄造纸设备及操作技艺。访问一些中老年人(图2),主有王启华(苗名“酒衣修”,50岁,南皋中学校长)、王启芳(苗名“勾依修”,37岁,会做木工)、王德轩(苗名“佑勾酒”,61岁)、王文林(苗名“宜虾里”,67岁,会做木工,会念巫词)、王文亮(苗名“纠翁党”,58岁,会做木工)、王朝福(苗名“豆保纠”,60岁,会唱酒歌)。回到县里,以文物处的名义同县轻工业局签订《保护石桥白皮纸作坊合同》,用文物经费资助保护传统工艺。此举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传统工艺的中年专家、负责组织《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的工作人员祝大震建议的。他的导师是中外著名的文博专家、古代科技史大家王振铎,对贵州保护民族文物、传统工艺十分关心。1984年12月11日给我来信称:“听到您省一些设想和初步计划,铎认为很好。贵州为多民族地区,这是非常重要的,祝你们成功。”

  1985年秋,我们邀请文化部文物局文物保护研究所(今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对石桥白皮纸作坊全面录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同年8月,县政府将石桥白皮纸作坊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月2日,省政府将石桥白皮纸作坊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桥皮纸用途多多

  石桥一带,漫山遍野生长当地人称“构皮树”的楮树(图4),其皮是生产白皮纸的上等材料。树皮造纸,古已有之,《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本草纲目》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苗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楚地,是较早养蚕的民族,丝织品在苗族中普遍应用。苗岭山区丧俗,素以丝绸殉葬。若无丝绸,用白皮纸。石桥生产的白皮纸,被苗族村民用于剪裁刺绣图案,包裹盛装银饰,制作祭祀用品,如“保爷”“花竹”“花树”“花桥”“花幡”(图5)“清明”“小山神”“口嘴标”等等,其社会功能独具民俗文化价值,是苗岭山区苗族村民的服饰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祭祀文化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石桥,因一座天然“石拱桥”(习称“天生桥”)连接河岸山崖而得名。造纸作坊即建在天然石桥下方50米外“大崖脚”石壁下。石壁宽约百米,高约80米。石壁前倾,上丰下俭,可以避雨,堪称天然厂房(图6)。

  用“构皮”造纸,须经十余道工序:剐皮、晒干、蒸煮、河沤、漂白、漂洗、选料、扬清、碓打、袋洗、兑水、打槽、兑料、抄纸(图7)、起帘、榨干、晒纸、揭纸(图7)、打捆。其中多道工序离不开水。村民还用水力冲碓,用水碓打料。有的槽户就在河岸上、崖脚下、山洞里,架锅、建槽,利用天然水源制料、抄纸。苗岭主峰雷公山森林茂密,竹木葱茏,溪水、山泉终年不竭。石桥水源极为丰富。水质特好:水中含有碱,有利于漂白,这是石桥白皮纸质量优良的先决条件。石桥不仅生产白皮纸,还生产彩色纸,其中彩纸又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由于石桥白皮纸运用手工操作,工艺独特,纸质优良,具有韧性强、光泽好、吸水性强等优点,深受国内外青睐,远销东南亚、澳大利亚和西欧。军工上,用于擦拭枪炮。金融业,用于捆绑纸币。生活中,用于制作油纸、雨伞和书写契约文字、裱糊门窗花格。

  石桥苗族村民沿用古法生产白皮纸,其工艺流程与《天工开物》图解基本一致。石桥使用的水碓、碓杆、水轮、曲柄轴等,与《天工开物》如出一辙。一些主要设备,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了“国宝”。

  保护遗产助推脱贫

  2005年,退休7年的我,被省文化厅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分工修改《石桥古法造纸工艺申报文本》,撰写《省级专家评审意见》《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我在后者写道:“石桥古法造纸设备及工艺,是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的产物。白皮纸被苗族村民主要用于剪裁刺绣图案、包装盛装银饰和满足宗教活动需要,其社会功能独具民俗文化价值,是苗岭山区苗族村民的服饰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祭祀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意将石桥古法造纸工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出所料,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列有“丹寨石桥皮纸制作技艺”。

  石桥村民以省级“文保”为依托,国家“非遗”为抓手,传承弘扬皮纸制作技艺,将石桥打造成一座以传承皮纸制作技艺为招牌的“村寨博物馆”,通过保护历史遗产,开展文化旅游,助推脱贫致富,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