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富荣村:百年古井 千年古桥

发布时间: 2020-04-27   作者: 龙胜洲 吴国熙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富荣村,位于天柱县高酿镇东约3公里,百余户人家稀稀落落散在大山的场坪里。明朝洪武年间开村建寨,几百年发展史,百年环保村,古朴的村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古建筑别具一格,古井、古桥、古建筑百年不变、千年不老。

  百年不变“石拱井”

  富荣村盘场自然寨寨脚有个盘场古井,都是用石板砌成的,又叫“石拱井”。初建于道光二十四年,当时有四十多户人家同饮此井水。富荣寨建房,盛传着一个规矩:房屋要紧傍山峦,依水而修,一来攀山之灵气,二来有水的环带,山水相依紧密,人居繁衍景气。

  到了大清乾隆年,村子又立下了寨规:每个自然寨的住户不能超过六十户,预防火灾威逼;寨人规定:每三十户人家要拥有一口小井,五十户以上的群居要拥有一口大井,水井要备水充足可应急用水。

  富荣村由于居住环境独特,海拔偏高,水源少,到了旱季,都要到白河洞上游的围堰里去担水。

  道光二十四年,富荣村发生一次特大水灾,山边到处可见水泉,然而泉眼又很快去得无影无踪。

  盘场户老龙应甲有一天发现,在寨脚有一处石壁细缝中冒着红水,特感意外,曾听上辈老人们提起,大凡碰到红水之地,定存长久不会干渴的大脉暴泉,如果劈壁为井则经久耐用,甚至上千年不竭。于是,龙应甲、龙应彬、龙应桥、龙应伯、龙应登等人各捐白银二十两,修建泉眼井。

  人们取来18块正方形的石头,砌成高两米、一米多宽的石拱井。水井用方石拱顶,井底用青石块铺就,井台面可以放置两只大木桶,一年四季都有清洌甘醇的净水冒出,即便大旱之年,从不缺水。

  “古井经过了多次修复,每一次的修复我们都保留原来的样式,不准盲目乱动,既要有新的花样,又要保持井的古朴。一口古井不仅记载着村落的发展历史,也展示一个村寨的风土人情。”一位村民说。

  千年不老石拱桥

  富荣村绕村串寨的溪水穿越田园向东流去,一座石拱桥横跨溪上,将东南林木葱茏的山脉连接,当地人称石拱桥为接龙桥。石拱桥长约20米,拱高约8米,宽约4米,跨度约16米。深绿色的藤条盖住了桥身,葱郁茫茫。夏季水涨雷声相伴,冬季枯索漠然低首。真是溪水相约伴韵味,石桥映波范水声。

  石拱桥上,青碎石铺成石级,由于年代久远,桥边虽满是凄凄荒草,但这历经几百年风雨的石拱桥依旧牢固。

  石拱桥建造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富荣村五天赶一次集,临边的邦寨、皎环、老海、地坝、地引、口洞、甚至更远的高酿、章寨,大量的人流涌入,热闹非凡。为了方便交通,寨子里说话有些分量的龙傅万号召族人捐款修筑石拱桥,半个多月募集银子二千多两。

  钱的募捐充足之后,龙傅万请来当时宝庆府有名的石匠谢攀挺打造石墩,高新聘请当时石拱桥架设人罗益通设计,一年后石桥架设成功。该桥与其他石拱桥修建有所不同,先在溪水里用石墩砌满,然后用白灰浆将其粘住,再从石面上开始围砌,使得桥的弧度极为精准、牢固,中间由两种不同长度的石墩压着,整个桥身非常稳固。

  大旱不干“龙宝井”

  上寨古井位于上寨组,是一口大旱不干的老古井。

  古井建造于光绪十五年,首创者为富荣寨龙焕元。当时,龙焕元是富荣寨十八家的族领,为了团结家族,他要让大家同饮一井水。于是,他带头捐钱在寨边修了这口井。此井深约三米,由四根石柱夹着石块围砌而成,石柱头圆如龙珠宝,又称“龙宝井”。 石柱直插井底,里边用青石板铺就垫底,有两个同时冒水的泉眼,井底平板造型。井口可以放下5支水桶同时打水,井台四面用石块平铺而就。从建造之日起,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村人用上了自来水后,这口井一直保持泉水清澈,滋养一方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