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文斗:一个注重环保的苗族村寨

发布时间: 2020-06-08   作者: 张文杰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黔东南新闻网讯  那是个因林业契约文书名震清水江流域的寨子,有个儒雅的名字叫“文斗”。文斗是个苗族聚居的村落,位于清水江下游河畔,属锦屏县河口乡管辖,距锦屏县城21公里。文斗苗寨包括文斗上寨和文斗下寨,全村10个村民小组,共有300多户15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5%以上。文斗,苗语叫“染都”,文斗是由苗语“染都”的音译而来,“染”苗语即山岭,“都”苗语是树木,文斗意思是“树木葱茏的山岭”。

  据文斗寨子的老人说古时的文斗是一片茫茫林海,文斗山上全都是参天大树,因此得名。现在,由于三板溪电站建设,文斗正处于三板溪水电站库区内,库区蓄水后,形成一个美丽的湖泊——仰阿莎湖。一汪湖水淹没了清水江两岸部分山川形迹,原先处于山腰上的文斗,现在形成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寨子。若把仰阿莎湖比作一面镜子,那么文斗就是对镜梳妆的美少女,山水相依,楚楚动人。青山碧水,山、水、树木、村庄相互辉映,自然形成一幅生动的乡村水墨画卷。

  走进文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依山而建的苗家吊脚楼,点缀在碧山绿水间。一条幽雅斑驳的石板路延伸进寨子,古老的寨门,十几眼古水井和寨里古石碾,让你觉得寨子历史文化的厚重。层层叠叠的吊脚楼自然散落在山间,掩映在树林之中,吊脚楼宇或两层,或三层,以三层居多,木楼经历岁月风雨洗礼颜色泛着斑驳的土木色,朴素典雅,自然、厚重。当然,村中引人注目的是那几幢保存完整的“举人宅院”,“举人宅院”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它们既不同于江南富贵人家的四合院,又有别于普通的乡间民宅,似乎融合了苗汉建筑文化的精髓,其间的石刻、雕画、宅门、楹联无不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斑驳褪色的古匾依然悬挂不动,显现着造屋主人的地位与雅趣。那错落有致的天井,雕梁画栋的回廊,玉柱花窗,诉说着山寨人家曾有的辉煌。如今虽岁月已逝,当年那些人已不知何处去,但当你注目或轻抚这些遗迹或古物,仿佛石碾辘辘的吊水声,轧轧的磨面声隐隐从历史岁月中穿破时空而来,如一缕春风抚摸着你,柔柔、暖暖的。

  走在寨中古朴的石板路上,踏着古人走过的足迹,驻足在村中文斗书院的道德讲台遗址前,穿越历史时空,与古人作一次心的交流。在寨子里,我看到儒家思想文化从遥远的中原地区传入苗寨,悄悄在这里生根发芽,让我感慨文化影响力的强大。我想如果文斗这片土地没有中原文化道德的滋润,就不会开出这样独特灿烂的文化之花。从清朝到民国时期,文斗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名人:乾隆时姜文襄考中生员,开清水江一带科举之先河;嘉庆时期姜仕朝从事木材贸易,“黄白冠千家”,与河口姚百万、瑶光姜志远并称“清江三富”;朱洪章在曾国藩麾下效力,曾岀计并首攻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官至一品;姜含英捐家产创办中营;清末姜登泮赞襄辛亥革命,力主地方自治,与黎平府“分庭抗礼”;民国初年,姜德相两度岀任广西陆川县知县;姜周昶曾任国民革命军中校团长等等。

  文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而真正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是文斗独特的石碑文化和林业契约文书文化。寨上现存较有价值的石碑31块,其中,村规民约2块,婚俗改革碑2块,修路碑有10块,修桥碑2块,修杨公庙碑4块,建渡碑2块,“诰封”碑7块,中营亡阵名录碑1块,酹田碑1块。诸碑中,最有名的是刻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以保护村寨环境为目的的“六禁碑”,是地方史上最早的一部村规民约。文斗“六禁碑”被专家称为“民族环保第一碑”,碑文规定:“不拘远近杉木,吾等依靠,不许大人小孩砍削,如违罚银十两。各甲之街日后分落、颓坏者自己修补,不遵禁者罚银五两,兴众修补,留传后世子孙遵照。四至油山,不许乱伐乱捡,如违罚银五两。后龙之街,不许放六畜践踏,如违罚银三两修补。不许赶瘟猪牛进寨,恐有不法之徒宰杀,不遵禁者送官治罪。禁逐年放鸭,不许妇女挖前后左右锄虫蟮,如违罚银三两。”碑文内容为保护山林、保护村寨人居环境,禁止乱砍滥伐,规范林业市场秩序等,成为当地影响久远的自治“法典”之一,是目前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刊立最早的环保古碑。

  除了这些古石碑文化外,林业契约文书是文斗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这是一道隐秘的风景,藏在每家每户的箱子或柜子里。只有你说明来意,主人家才小心翼翼地从柜子或箱底翻出,透过泛黄的纸面文字,让我们看到文斗先辈买卖交易的情景。至今文斗还保存有三万多份契约文书。文斗这种独特的契约文化是怎样形成的?这与文斗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们思想视野有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文斗人就是充分利用山水的资源优势,开创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文明。在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清水江是贵州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之一。特别是明清时期,朝廷对贵州实施“改土归流”后,加强对贵州的统治与开发。当时贵州虽然交通闭塞,各种产业滞后,但是贵州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木材。贵州陆路交通不发达,水路就成了贵州木材往外输出的捷径。据史料记载,单雍正到乾隆年间,朝廷就对清水江河道进行过两次大的疏浚。处于清水江下游河畔的文斗自然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文斗四周山上到处是葱茏的森林,离清水江又近,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木材资源,给文斗木材交易创造了便利条件。与木商打交道中,文斗人接触并学习到了外面的契约文化。文斗人知道,利用木材资源可以发家致富,而文斗人也明白,山上树木再多,如果不加以制约的砍伐,木材总有枯竭的时候。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文斗人即已习惯了“开坎砌田挖山栽杉”的山田互补、林粮间作的农林结合生产方式。为了预防山林纷争及买卖纠纷,文斗人学习并借鉴运用了汉族商品交易中的契约文书。 契约是买卖的凭证文书,有了交易的凭证,可以避免许多矛盾纠纷。文斗的契约文书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岁月了去无痕,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纵观苗族历史,苗族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很显然,契约文书是文斗苗族人学习运用了外来文化的结果。从笔者对清水江流域村寨的考察情况来看,清水江沿岸苗族村寨并没有买卖要立契约文书的习惯,留存有契约文书的村寨很少,唯独契约文化在文斗生根发芽,这是文斗独有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要有与外界交流或买卖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清水江木材的交易。显然,地处清水江下游河畔的文斗是具备的,文斗不仅森林资源丰富,而且地处清水江畔;二、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契约文书是把商品交易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记载下来,写契约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来支撑。很显然,文斗也具备这个条件。据史料记载,清代中期,文斗两寨十分重视教育,都兴办有私学,从黎平府城和天柱县城延师授教。清代中期至民国,文斗被誉为“人才之乡”。清水江木材贸易的平台,文斗丰富的森林资源,文斗重视教育的社会基础,加上文斗人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开放思想,构筑了文斗独特的契约社会环境,造就了文斗独有的林业契约文书文化。

  在文斗,几乎每户村民家中都保存有这样的林业契约文书。文斗在过去的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契约社会,这些契约在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推动了文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认为,每一棵树木就是一条生命,都有各自的灵魂。因而,文斗人自古爱树护树,从不乱砍滥伐,体现了文斗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的优良观念。走在文斗寨子里,眼前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之间和谐、默契共存的优美画卷。难怪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科大卫博士说:“文斗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