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乌东苗寨:雷公山麓的世外桃源

发布时间: 2020-09-29   作者: 张希才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image.png

  群山环抱的乌东苗寨

  白露时节,走进雷公山半山腰的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看到该寨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农家风貌吊脚楼,绿树成荫的田间寨旁风光, 金黄 的田园水稻丰收在望,整齐有序的寨内硬化步道延伸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

  在面朝西北方向的雷公山腰峡谷之上,3条山泉溪流穿寨而过汇于寨口落入山间形成激流飞瀑。苗寨似悬于山间胡泊之上的世外桃源。在小河的两旁,一幢幢木房依山而建,分布成3个寨子,四周群山环绕着村寨,这就是乌东苗寨。这里原是一片原始森林,野兽很多。乌东村是雷山县境内为数不少的因“避难”而发展起来的苗寨,1729年(即雍正七年),清朝派张广泗征扩苗疆,杀戮苗民,于是一些民众从各村寨跑到这个山凹中避难,在生存繁衍中形成这个大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先人们看到这里是难得的一方平地,并且溪水不断,土质良好,虽野兽成群,但比起清兵的烧杀肆虐来,算安全多了。于是就砍伐林木,建造房屋,放火烧荒,开凿农田,在乌东这块土地上定居下来。

  乌东村位于雷山县城的东北面,坐落于雷公山中段,距县城19.6公里,海拔1306米,在寨中翘首可见矗立于云遮雾绕中的雷公山顶峰。寨子四面环山,绿竹翠拥,山上青松翠柏、古木参天、林荫绿郁,站在高处望乌东苗寨,山清水秀,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错落有序,清晨几丝阳光照射下,炊烟袅袅,美似仙境,真所谓锦绣山河,风光这边独好。小桥流水,河畔绿树,连接一幢幢吊脚楼的鹅卵石小径在雨雾里泛着莹莹水光。这里是雷(山)毛(坪)公路通过寨旁而去;凯(里)雷(山)高速公路黄里收费站,转车黄里至雷公山旅游公路穿寨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乌东村现有122户,504人,均为苗族。主要有杨、潘、李、万、姜、陆、侯、赵、金等九个姓氏,不同姓氏可通婚。因此,乌东寨同姓氏是宗族,不同姓氏之间便变成了亲戚,人与人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融洽。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成了乌东人热情好客,不惧陌生的良好品德。谁家来了客人,你的客就是我的客,于是邀到家里,倾家里好酒菜招待;有时生怕客人轮不到来自己家做客,也炒菜端酒,去跟别人凑合待客,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2018年8月2日至5日,乌东村举办“2018首届乡村旅游发展暨吃新节”文化活动期间,笔者看该村各家各户每天早上杀鸡宰羊,备好晚餐佳肴,活动一散,各家主人都到现场“抢客”到家款待。由此可见,乌东人真是热情好客啊!

  据乌东村党支部书记杨昌忠介绍, 乌东村现有耕地面积518亩,其中田310亩,土208亩,林地面积26252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201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授予该村“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目前,建有风雨桥3座、鹅卵石芦笙场1个、碾米房2栋均保存完好,2017年3月,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06年,作为贵州省的农村建设“百村试点”之一的乌东苗寨,在村“两委”的组织带领下,以“一户一技能”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产业革命。现在 该村建有538亩的茶园,年收入40多万元,23亩天麻,年收入近20万元;有10户农家乐,年收入7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小香羊和土鸡为主创办养殖场,年均收入达2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2019年,全村总收入437.47万元,人均纯收入8680多元。

  如今,乌东村 自然生态完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山水田园风光。2008年,乌东苗寨被中国国土经济协会列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1年和2013年,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2014年被省、州、县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世外桃源”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