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我去地良过侗年

发布时间: 2020-12-22   作者: 蒋映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0年12月15日,侗年节如期而至。

  这天,雪凝天气,却不期而遇。

  昨天,我们已在侗年节活动地——天柱县地高酿镇地良村宰了四头过年猪,准备了千斤米酒和几车木炭。试想,这样的侗年,邀朋结友,载歌载舞,再围着火炉对歌诉请,喝酒吃肉,那得有多爽!

  由于道路结冰,从凌晨五点开始,公路应急组已在撒盐融冰。

  九点起,各个QQ群、微信群、抖音和快手上满屏都是正走在去地良过侗年的有趣场景。有的车子打滑横路中央了,有的车子停了车内的人却徒步赶往地良了。这些赶路的人,一步三滑,溜冰似的往前冲去,有的屁股摔痛了,有的双手冻僵了,有的嘴唇紫鼻涕淌,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手里拄着拐杖,脚底捆着麻绳,嘴里哼着小曲儿,满心欢喜,继续往地良赶去。

  地良村位于天柱县最南端,是天柱的南大门。距天柱县城27公里,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由14个自然村寨558户2338人组成。地良村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典型的侗族古宅依山而建,傍水而立,所有的民宅都是侗族古代的开口屋,青瓦橘色板壁,靓丽而古朴。寨前的溪流犹如一条玉带,让整个地良顿时有了灵气。寨子中间的山腰上有一天宽敞的国道顺着山脉蜿蜒而上,接近360度大拐弯的七彩公路犹如哪吒的浑天绫让地良熠熠生辉。寨子门前是阡陌交错的良田,田野中是一条宽数米的腾龙大道,大道上有极具侗族风格的寨门、长廊和祠堂,所有的一切都是浓浓的“侗”味,难怪地良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魅力侗寨等荣誉称号。

  都说地良的村民,从会走路开始就会跳舞,从会说话开始就会唱歌。“无事上山吹木叶,客来必唱地良歌”是地良人民几百年来的生活习惯,或许,除了地良的美之外,这也是为何天柱首届侗年节活动要选择到地良的主要原因吧。

  接近中午时分,来自黔湘几十支文艺队上千名的演员和数万群众聚集到高酿地良欢度侗年节。此时的地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乐鼓震天,热闹非凡。

  听,“铛--铛”“咚--咚”“且-且”如雷贯耳的坪地镇当当鼓敲起来了,一曲《鼓乐震天闹侗年》在牛角声和长号声的呼唤下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网红!中间打鼓的那个男孩是网红!”群众中的一声尖叫引得观众一阵阵欢呼声。

  这边乐鼓声渐渐退去,那边侗歌声又起。听,那婉转悠扬的歌声、高山流水似的曲调、错落有致的高低声部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国泰民安的盛世桃源。观众不断点头微笑、或拍照或竖大拇指,还有的网红在搞现场直播,那满脸的笑容是对歌手们美妙歌喉的最好嘉奖。

  曲毕,掌声轰鸣。

  此时,姑妈团队来了,姑爷帮姑妈撑着红红的油纸伞,挑着箩,箩里装着米酒、糍粑、腊肉、田鱼、土鸡、土鸭等等拜年的礼品来了。他们一对一对地款款深情走来,或含情脉脉,或浅吟低唱,或男女对唱,一切都是那么浪漫与诗意。听说这个姑妈团队有的姑妈姑爷是从江苏、广州、浙江和省内外各个县市赶回家来过年的,这份浓浓的家乡情怀真是醉人。

  当观众还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中时,突然,台上画风一转,几个花脸侗戏大师走上台来,他们一边唱,一边舞,极具有浓郁的侗族特色。四个侗戏师演唱的《闹侗年》,声情并茂,歌舞结合,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再看,这边一群漂亮的村姑和侗家小伙又唱上了,他们戴着斗笠,男的牵着牛,女的背着娃,男耕女织,哦,原来这是山丹丹艺术团在表演情景剧《庆丰收》。听说他们这个团队有100多人,曾参加过CCTV央视节目录制基地举办的“中国美·夕阳红”全国民族歌舞大赛,还获得了金奖,真是不简单啊。他们这个节目也再次证实了侗族儿女因歌而生,因歌而乐的传言,只要有侗族人的地方,就会有歌,哪怕是上山砍柴,下地犁田。

  这一个个节目可谓精彩纷呈,抢人眼球,难怪观众的欢呼声和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一首首歌,一曲曲舞,一出出戏剧,真是让人看得全神贯注,目不暇接。

  这时,同伴不断提醒我说,活动的分会场地良寨门前那还有踩堂、舞龙、打糍粑、骑高脚马、八仙桌等等民俗民风体验活动,我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半月湾主会场。

  来到寨门前,只见寨门前的正中央伫立着高高的两根木头,木头中间插满了一排排锋利的柴刀,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刀梯了。这时,只见刀梯队的师傅头捆红布,脱去了衣服和裤子,只剩一个裤衩,赤着脚吖,围着刀梯转了三圈,然后一步步往刀梯上爬去,爬到梯子顶部,再吹吹牛角,然后下来。大家屏息静气,唯恐那锋利的刀口会割出血来,师傅下到地面上了,抬起脚吖给大家看,一点事都没有。接着,另一个刀梯师傅又如初覆辙地演绎了一番。

  我佩服的不仅是他们赤手赤脚爬刀梯的功夫,我还惊叹在这零下5度的寒风刺骨的天气他们居然可以光着身子进行表演。从刀梯下来后,刀梯师傅又从滚烫的炭火中夹出烧红了的犁耙头,口咬火红的犁耙头又转了三圈。接着,师傅又从烧开了的油锅中赤手空拳地挥舞一阵,然后再捞出几个糍粑来……

  这功夫可真了得啊!这个表演看得大家是胆战心惊,欢呼连连。懂行的观众说这是傩戏的一种,叫傩堂秘技。真是高手在民间。

  其他的舞龙、打糍粑、骑高脚马、八仙同桌宴等民俗民风体验活动,也是让大家感受到了满满的侗家年味。

  雪凝天气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上万群众的激情已似火,点燃了冬季所有的冷静。

  是夜,所有在地良的人们都醉了,醉在那一片浓浓的侗家深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