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感受斗笠文化 体味石桥古韵

发布时间: 2021-02-23   作者: 刘三隆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游瓦寨斗街感斗笠文化,过独拱石桥叹名桥古迹。”

  今年春节,恰逢早春的温暖,为实地探访三穗县瓦寨镇的历史文化,我和朋友特意跑了一趟瓦寨,游了一下斗街,拍拍斗街的美景,听听斗笠的故事,观看瓦寨独拱石桥,探寻三民桥之古迹。

  走进瓦寨斗街,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张灯吉彩,笑语欢声,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喜庆。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下,一栋栋白墙砖房,户与户之间干净平整的水泥路,与调洞大坝子绿色产业园区形成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图美景。相机镜头下,玩龙的、放烟花的、唱山歌的、编斗笠的、敲锣打鼓的……一个个精美的画面层出不穷。

  斗街,顾名思义是一条专门生产斗笠的街道或与斗笠有关的村居。在拍摄中,通过与当地人访谈得知,瓦寨斗街就是因此而得名。瓦寨作为中国民间斗笠之乡,其斗笠生产在计划经济时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以斗笠生产为主的竹编产品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以瓦寨斗笠为代表的三穗县竹编文化开始于明末清初,瓦寨晓隘黄姓人从思南习艺传入,至今已有400余年的编制历史,汇集竹编簸箕,竹编筛子,竹编椅子,竹编果盘,竹编收纳筐等竹编艺术品。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早些年曾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竹编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据说,1972年和1984年,瓦寨斗笠曾以“国礼”分别赠送美国尼克松总统和里根总统。清光绪年间瓦寨斗笠就畅销湖南,湖南洪江成为著名的斗笠中转站。民国二十七年(1938),贵州省政府饬令三穗县呈送斗笠、细篾篮参加手工艺品博览会展出。1959年,瓦寨斗笠新精制的24匹蔑小斗笠被选送北京向国庆10周年献礼。1974年,三穗斗笠、细篾篮作为贵州民族工艺品参加广交会,引起外商兴致,当场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外商达成订货交易。

  据当地人介绍,瓦寨斗笠的编制,开始编织用泥巴做模型,瓦寨晓隘黄姓人从思南习艺传入后改用竹条模型。瓦寨斗笠以细篾、棕丝、光油为原料,编成网格、圆形、尖顶、斜檐,美观耐用,轻巧方便,能遮风避雨,是广大农村和城镇人民必备的雨具。据《三穗县志》记载,解放初期,三穗斗笠生产发展较快,1951年全县生产斗笠8万顶,总产值4.7万元。1958年建设合作社办工业瓦寨斗笠厂,斗笠合作社统收附近一百多个村寨农民出售的细篾、胎篾、斗笠架子和棕片,进行加工生产。1978年,瓦寨斗笠厂年产斗笠60万顶,总产值72万元,利润1.9万元。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体斗笠编织业兴起,1990年有斗笠纺织个体户395家。

  20世纪70年代,瓦寨斗笠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得到高度赞誉,之后名声远扬,产品远销泰国、法国、美国等地。

  带着满脑的思绪与对斗笠历史文化的感叹,走出了瓦寨斗街,来到了横跨邛水河通往调洞大坝的瓦寨独拱石桥。桥中过往行人断断续续,桥下河里一群三穗麻鸭正在畅游嬉戏,上游河旁是保持完好的瓦寨古镇民居。作为摄影爱好者,这无疑又是一个极佳的拍摄点。站在桥的下游沙滩上架起了三脚架,镜头里,蓝天上朵朵白云,形状各异;穿过桥拱,悠悠的邛水河中,数不清的鸭群在河面上悠闲自得,自由自在;不远处是古色古香的古镇民房。

  据介绍,瓦寨独拱大桥建设于1972年,建设结构与赵州桥相似。整座桥只有一个拱,桥的跨度约80米,高约15米,以石头为建设材料。从下游放眼望去,瓦寨大桥也是十分独特、雄伟、壮观。

  站在瓦寨独拱大桥上眺望,民国时期无不让人叹为观止的瓦寨三民桥古遗址就在前方,遗憾的是三民桥早于1958年被拆除。据老人说,三民桥是民国时期贵州省及西南地区最著名、工艺最精湛的侗族风雨桥,因此当时还被誉为“侗族第一风雨桥”。

  据《三穗县志》记载,三民桥的前身不叫三民桥,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被洪水冲圯。民国四年(1915年)地方人士集资重修,护国战争时停工。民国十六年(1927)春,街人张均振、宋启傩等1764人再次募捐建造。共历时二年半,耗资大洋1.4万元,于民国十九年(1930)建成。桥长100米,宽4米,高6米,为花桥式木梁结构建筑,桥下置石墩8个,上建长廊33间,桥上建有桥楼3座,八角重檐,桥中、桥南、桥北各1座,桥中一座称“逸仙楼”,桥南一座称“回澜阁”,桥北一座称“三余精舍”。桥头各建牌坊一座,系四柱三间四楼式,三层檐庑殿顶,砖石结构。南北牌坊拱门上分别横题“津梁大观”和“气壮河岳”,上各竖书“三民桥”三字。牌坊上雕塑珍奇异兽和人物掌故,桥墩雕有石龙、石牛。三民桥规模宏大,工艺精湛。

  据当地老人介绍,三民桥的两座牌坊蔚为壮观,为三民桥之绝景,立面美轮美奂,为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与天柱县三门塘刘氏宗祠相似。

  从瓦寨斗笠编制工艺的发展史到瓦寨三民桥的建设史看,这是以瓦寨为代表的三穗民众大智慧和大团结的结晶。瓦寨斗笠的编制,从习艺传入到传承提升,再到发扬光大。甚至斗笠产品发展到巅峰时期,既作为地方经济优厚的龙头企业(瓦寨斗笠厂)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又曾经先后两次作为“国礼”赠送美国总统。如此高规格的精美产品,正因为当地民众有勇有谋,敢于创新,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既讲政治又顾大局,艰苦卓绝所取得的成果。

  三民桥的竣工与命名,同样也体现了当地民众的大团结、大智慧和敢拼搏的精神。桥的建成是靠当地民众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结果。规模如此浩大的三民桥主要是靠当地民众自发集资为主,建筑总经费共费铜元五万数千缗,纯由地方父老农工商学热忱捐助及省外军政长官远道商人各大慈善家乐捐。正是当地民众的团结拼搏,感动了县外一些军政人士及商人等,大家也纷纷资助。三民桥建成后,当地还为该桥专门写了一部桥志,命名为《瓦寨三民桥志》,该书记载有三民桥的具体内容,书中还收集了所有的题词和序。其中,有原天柱县知事王铁似在“三民桥祝词并序”中所云:“瓦寨仅数百户尚能集赀建此宏大伟壮之三民桥,安可无词以庆祝耶。”桥的建成,感动了省府,同时也得到了贵州省上下军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题词祝贺。当时有省主席毛光翔题词“功成步渡”;第二十五军副军长(后继任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题词“永庆安澜”……

  1930年三民桥建成之际,正逢由军事时期转入训政时期,即民国政府按“三民主义”的要求实施训政之期,时感民生有望,故名曰“三民桥”。

  三民桥,气势蔚为壮观,工艺精美绝伦,雕塑丰富多彩、栩栩如生,虽然现已不复存在,众人为之叹惜。但从斗笠的发展史和三民桥的建设史看,以瓦寨人为代表的“三穗精神”依然存在。团结、创新、拼搏,紧紧跟上新时期发展的步伐,围绕“四个自信”,既讲政治又顾大局,按照全省“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十四五”规划要求,继续努力奋斗,今后的五年,三穗全县将会呈现出一片“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