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黔东南苗族牛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3-08   作者: 蒋映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水牯牛

  敬牛

  在黔东南苗族的人的心目中,牛是神圣的吉祥物,对人有大恩,是人的一种庇护神,可以保佑家庭发财致富,人丁兴旺,万事如意,所以,人们对牛充满了敬仰和崇拜之情。比如,在丹寨、雷山、凯里一带苗族人居住的地区,到处可以看见牛崇拜的图标。人们把牛头带角形象雕刻在寨门、宅门、木柱等显眼的地方;在体育馆门前广场上雕塑奋蹄扬角的斗牛形象;把牛角的形象做成银冠,戴在妇女的头上等等,都是牛崇拜的最明显的表达。此外,苗族的鼓藏节,杀牛祭祖;客人进寨,用牛角杯敬拦门酒等等,也是牛崇拜的表现。因为,在苗族的历史上,被驱赶进深山老林的苗族人,世代与牛相依为命,生存环境的恶劣,对耕牛的依赖性很大,牛在耕田拉车的劳作中,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很大,有很深的养育之恩,所以,苗族人视牛为神物很自然,对牛的这种“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奉献精神,充满了感恩戴德之情。以牛为自己本民族的吉祥物和庇护神,用它来祭祀祖先,盛酒敬献客人,都是为了表达对祖先和客人的敬重。在天柱、锦屏县一带的苗族人,在过年的时候,还要到关牛的牛圈前祭祀牛王菩萨,焚香烧纸,摆放酒和刀头,一如祭祀其它神灵一样。这是把牛神圣化的直接表现。

  崇牛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对牛除了敬仰的感情以外,还有崇尚的感情。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普遍喜爱斗牛运动。在天柱、黎平、台江、剑河、雷山、凯里一带的苗族人,都普遍喜爱斗牛运动。不仅私人蓄养斗牛,而且还集体集资蓄养斗牛。往往要花费几万到几十万的代价,精心饲养,给牛以超牛的待遇,把牛喂得膘肥体壮,威武勇猛,然后去参加斗牛比赛,为自己和本地方赢得名誉和奖金。在牛的激烈角逐争斗中,呼喊声,加油声,声嘶力竭,震天动地,排山倒海,很是狂热,如同惊涛骇浪、波涛汹涌的大海,场面十分壮观,声势十分浩大。因为牛的健壮身躯,鼓凸的肌肉,粗壮的腿脚,奔跑的速度,是力量的象征,而牛的结实尖锐的弯角(斗牛一般用的水牛),乒乓冲撞的巨响,挑刺盘顶的技巧,顽强坚韧的角逐,是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的象征。苗族人在历史上,饱经战乱和民族压迫,加之生存环境的恶劣,所以,形成了一种崇尚粗犷、剽悍和力量,轻视生死的尚武好勇精神。而从牛的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精神。人们以牛来观照自身,对这种精神加以肯定和赞美。这就是苗族人爱牛和喜欢斗牛运动的文化奥秘。许多文人诗客,都描写赞颂过斗牛的场景。比如,这首来自网络的诗歌《苗族斗牛》(作者唐孟直):“西人逞勇斗蛮牛,岂似苗家技巧优。决胜雄兵披彩带,开场响炮震环丘。四犄相抵无遗力,八腿交横对怒眸。赛出头名全寨喜,芦笙围火醉方休。”就是对黔东南苗族斗牛场景和斗牛爱好的生动描述。苗族人尚武好勇的精神,通过爱好斗牛运动,得以生动地表现出来。

  爱牛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对牛充满了爱护和体恤之情,把牛当成了自己的家庭成员,当成了自己劳动的老伙计和好伙伴,平日对牛爱护有加,充满了体恤之情。除了每天要割牛草来喂养牛,放牛到塘里河里去洗澡,平日定期清扫牛栏,给牛垫干稻草,为牛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外,在特殊的日子,对牛还有特殊的关照措施。比如,在笔者熟悉的天柱、锦屏一带的苗族人,在母牛生产的日子里,要精心地服侍牛生产。为牛安全地接生,清除胞衣,为刚生下的小牛犊用热水清洗身子,采取措施防寒保暖,为母牛喂稀饭、甜酒糟等等。在过年的时候,要喂牛吃年庚饭,慰劳牛的辛劳。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牛的生日那天,要为牛放假休息,不让它耕种,还为它精心打扫圈舍,添加草料,用稀饭犒劳它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苗族人对牛的爱护和体恤精神。苗族人爱牛和护牛的精神,还体现在平日不轻易鞭打牛,小孩子打牛会受到大人的怒斥等方面。平日不轻易杀牛,一般都是让牛老死,病死,享其寿终。有的甚至,在牛死的时候,为牛举行葬礼,以人的待遇礼遇之。比如,网络上有一则消息说,2013年5月17日,雷山县望丰乡乌响村李正书、李应军两家饲养的斗牛不幸病逝,享年27岁。两家人伤心不已,为牛出殡,举行隆重的葬礼。全村500多人参加葬礼。妇女们盛装为牛送葬。

  其爱牛若此。

  在苗族人的心目中,牛是勤劳,勇敢,坚韧,顽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牺牲奉献精神和战斗精神的神圣物和吉祥物,是苗家人的庇护神,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和崇拜。在牛年了解一点牛的文化,有助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开创我们的崭新事业,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