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下司:一座“繁杂”的小镇

发布时间: 2022-04-19   作者: 杨育泽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历史上,下司乃是一座水运繁忙、四方荟萃、“繁杂”的小镇,它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大河从不拒细流,高山从不择土石。

  至今,它的文化积淀,依然五彩缤纷地呈现在下司河的两岸,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

  不信?请听,光是在交流口语上——

  一有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分别有29个、19个和8个,且声母竟莫名其妙地比周边苗族多出一个“hl”音的下司镇铜鼓村“下司苗话”。

  二有属于西南官话川贵话系统中的黔南话,在语音上与普通话和中古音系统对应得极为整齐,且在语法词汇上也与北方方言相似,共有21个声母的“下司客话”。

  三有在音节、性质和结构的分类上与汉语相同,但在语法和语义上却有一些差异,其语音中有闭塞音、塞擦音和塞边音等,尤其是声母中的介音极多的“下司畲话”。

  四有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接近的,共有声母26个、韵母22个、声调5个,且声母没有一点儿卷舌音,而摩擦音的使用却极为广泛的今天早已消失殆尽,但一些老人还在使用的“下司仫佬话”。

  这就是“十里不同音”!

  不信?请看,光是在民居建筑上——

  苗族和仫佬族吊脚楼。它们大多修建在斜坡之上,分有吊脚式、亮柱式和齐脚式,且在地势上越是陡险,“吊脚”的程度就越具有难度,整栋木楼均为穿斗式结构,木工不用一颗铁钉便可以将木楼修建完成。底层圈养猪、牛,二层供人居住,顶层则存放谷物。整个寨子的吊脚楼鳞次栉比,极为美观。

  汉族窨子房。多以砖、木和石为原料修建,以长条木料作桩和梁,以泥土和石块搭建,内部采光很好,整栋楼房显得四四方方、中规中矩,类似方正的官印,富裕人家还建有四合院和马头墙,放置得有木雕和石雕等,整座房子整齐有序,极为雅观。

  畲族民居。多为“三开间”或“长五间”木质平房,大多建在较为开阔的地块上,既有前院又有后院,且通风性能极好,整体功能与苗族吊脚楼相近。

  多元文化民居。苗族、仫佬族和汉族等建筑风格荟萃于一镇,其中苗族吊脚楼重檐青瓦,多为“三间两进”或“五间两进”,门窗雕刻精美,沿街的铺面都设有货柜。汉族徽派楼房则飞檐翘角、宅高院深、雕柱镂砖,临街也设有货柜。

  这就是“十里不同房”!

  不信?又看,光是在宗教信仰上——

  一有苗族、仫佬族和畲族自远古沿袭而来,至今依然认为树、水井、石头、木桥和水牛等有灵,涵盖植物、动物、天体、图腾和祖先的原始崇拜。

  二有自明清以来由汉民带来,即给许真君举行开朝,给大禹举办膜拜,给妈祖举行祭祀,给天官、地官和水官举办敬拜,给观音、玉皇和鲁班举行庙会的佛教和道教。虽后来它们均随水运衰退而没落,但观音庙会至今依然会如期举行。

  这就是“十里不同俗”!

  就是到了今天,下司古镇上各方文化多声部合奏的现象仍是家常便饭。

  比如,仍有人将当地人所称的“伯妈”“叔妈”叫成“大婶”“婶婶”,这是北方人的后裔,虽历经几百年,仍顽固遗留下来的口语。

  又如,仍有人将当地所称的“船家”或“船工”叫成“大副”这是江浙人的后裔,几百年了仍顽强保留下来的口语。

  再如,仍有人将“下司厘金局”叫成“下司泥跟脚”,这是苗话咬不准汉话发音而形成的另类叫法。

  还有,小镇内至今仍生活得有26个民族,其中居然有在黔东南非常罕见的哈尼族,这应该是当年来自云南的马帮所留下的后裔。

  说白了,下司古镇就像一个小型的人文超市,百货俱全、靓货云集,各种文化杂糅在这个方寸之地上,各族文化、水上文化、古迹文化、龙舟文化、宗教文化、斗牛文化、农民绘画文化、苗绣文化、田园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千姿百态,各展魅力。

  于此,针对今天下司古镇日益升温的旅游业,特书一联——“百货俱全供需要,一尘不染为人民。”